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聚焦大都市安全體系 構建網信軍民融合新高地

天津警備區司令員  姚小旋

2018年04月23日13:5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本質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與安全的關系問題。天津作為首都聯合防空反導作戰的屏障和支撐,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一環,應對傳統威脅,面臨非傳統安全的嚴峻挑戰,適應網信領域革命性發展變化,迫切需要我們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聚焦關節點,尋求新的突破。

一、堅持現實問題牽引,樹立都市大安全觀

貫徹習總書記大安全觀,要求軍隊和黨政機關既要做好主要戰略方向軍事斗爭准備,又要嚴密防范和及時應對恐怖襲擊、網絡毀癱、重大事故等非傳統威脅,著力解決特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安全防護、信息共享和軍地聯合指揮能力不足的現實問題,構建黨政軍一體、平戰一體、虛實一體、攻防一體的大都市安全體系。

(一)統籌應戰應急和城市管控

天津位於環渤海中心地帶,處於東北亞腹地,是首都面向黃渤海的重要屏障,面臨網絡化、智能化、體系化遠程精確打擊的威脅客觀存在且日益增加。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不僅讓安全變得更加重要,也更加脆弱。產業連片雲集,重大民生設施缺少防護,基礎設施建設缺少戰備功能等,既為公共安全帶來嚴重隱患,也給國防安全帶來巨大威脅。大都市安全體系構建,必須綜合考慮首都聯合防空反導、國防動員、經濟目標防護等應戰行動和維穩處突、搶險救災、核生化救援、網絡空間管控等應急行動,也要兼具對城市運行過程中氣候、環保、交通、能源、安全等領域進行動態監測、診斷、決策和處置功能,實現應急應戰准備和管理服務的高度統一。

(二)統籌物理空間和網絡空間

未來戰爭表現為“基於失能而非殲滅、基於效果而非消耗”的全新制勝機理。網絡空間作為新的作戰模式和常態化對抗樣式,具有基礎支撐和輻射滲透特征,敵方可以通過侵入電力、能源等實體空間的網絡信息系統,造成電力中斷、核設施破壞,使國家和城市陷入恐慌。天津作為國家一類人防重點城市,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生命線工程等目標眾多,防空反導能力不足。天河超算中心、國家電網指揮調度中心等核心網絡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和容災備份水平不高,政務信息系統對國外核心產品依賴較大,必須統籌考慮黨政軍和重要行業領域重要目標以及網絡信息系統、數據安全。

(三)統籌感知預警和處置應對

2015年8月12日天津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暴露出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安全風險評估能力不足,對重要經濟目標和水電氣、交通、信息等重大民生設施底數不清,運行態勢不明,以及應急救援力量不足等問題。構建城市安全體系,必須持續對城市網絡空間和電力、能源、交通、電信等生命線工程的運行情況進行全域、全時、實時的監控,構建城市運行指標體系,對可能發生的風險、漏洞、災難及早發現,提前預警,同時建強應戰應急指揮體系和力量隊伍,有效應對戰爭和特重大災難性事件。

(四)統籌安全防護和實施指揮

從天津戰爭准備、應急救援和演習訓練實際來看,黨政軍指揮場所老化、信息化手段不足等問題非常突出,存在聯合指揮制度機制不健全,系統平台不兼容,信息共享不到位等問題。在戰爭和重特大事故發生時,城市時刻暴露在內外部直接打擊和次生災害威脅中,既需要確保重要經濟目標安全和人民財產安全,也需要確保黨政軍主要領導指揮機構場所安全,更需要搭建抗毀頑存的軍地聯合指揮信息系統,實時掌握敵我態勢,實施有效指揮,組織協調救援防護力量採取科學措施,推動城市快速恢復到正常狀態運行。

二、以網信融合為核心,構建黨政軍分布式防護指揮體系

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戰爭演變,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成為主要作戰樣式。站在都市大安全的角度,必須突出網信領域的基礎支撐、輻射滲透、橋梁紐帶作用,整體提升黨委、政府和軍隊的總體風險感知能力、危機處置能力和自身防護能力。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構建分布式指揮場所體系

為防范戰時來自海洋方向的空天打擊威脅和應對8.12特大爆炸等重大事故,確保黨政軍主要領導自身安全並實施不間斷指揮,以人防指揮工程為主體,廣泛融合國防、地鐵、高大樓宇地下空間等地下固定防護工程設施和地鐵車輛等機動平台,在整個城域選擇幾十上百個點位,並配套光纜等基礎信息化設施,讓指揮所插上信息的翅膀,解開地理位置的羈絆,構建“物理分散、網絡互聯,地上地下相結合、機動固定相結合”的分布式指揮場所體系,為戰時急時將重要人員、物資、信息基礎設施轉入地下提供基礎承載。

(二)建設黨政軍一體化信息系統

直接服務黨政軍領導和機關,全面掌握城市運行態勢和實施應急應戰指揮需求,構建平戰結合、軍民融合、廣泛互聯、數據支撐、攻防兼備的網絡信息系統。著重建設“一張網、三中心、一平台”。結合城市地鐵線路敷設軍地共用的地鐵沿線光纜網,拓展軍地共用信息傳輸網絡,推動短波、超短波應急無線通信系統軍民共享共用,構建一張綜合信息網。建設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負責城市運行體征指標監控、預警﹔建設軍隊作戰指揮中心,負責軍事力量指揮調度﹔建設網絡輿情管控中心,負責網絡空間安全防護和輿情引導。三中心廣泛互聯,實現數據情報共享、風險聯防聯控、行動協同指揮。遵循統一標准體制、技術架構和通信協議,搭建黨政軍應急應戰聯合指揮平台,逐步構建軍地綜合態勢“一張圖”,研發覆蓋黨政軍機關、大型國企和重要行業的視頻會商系統,完善應急應戰、反恐維穩和國防動員輔助決策系統,整體提升城市安全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三)構建城市安全指揮體系

借鑒俄羅斯“大國防”指揮體系理念,在省市構建黨政軍一體化指揮體制,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領導下,接受國務院應急指揮中心和戰區聯指中心指揮,實現對天津轄區軍隊、武警,地方網信、政法、應急、公安等黨政機關和電力、交通、水務、石油、燃氣等重要行業領域的統一領導指揮,遂行作戰、應急和平時城市安全管理、危機處置任務。

(四)整合共享軍地數據資源

天津構建城市“一朵雲”,有機構建子雲集群(媒體雲、政務雲、軍事雲、民生雲等),統一承載智慧城市運行中心、軍隊作戰指揮中心、網絡輿情管控中心和城市各類便民服務平台,逐步匯聚融合轄區部隊、政府各委辦局、大型國有企業的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結合國家統籌推動的省市電子政務中心建設,構建統一的軍地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台,充分利用行政、市場、法律手段實現數據的順暢按需交換和安全可控使用。

三、拓展黨政軍聯合指揮系統輻射功能,催生網信軍民融合新領域

天津市著眼應對戰爭最復雜最惡劣情況,在城市安全體系構建中,以“黨政軍領導機關應急應戰指揮信息系統小核心”帶動“城市管理、政府服務和產業發展大外圍”,在數據資源融合共享、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自主可控核心技術創新、信息產業融合培育、人才隊伍建設等多個方面持續發力,構建網信軍民融合天津模式。

(一)形成破除融合壁壘巨大沖力

黨政軍聯合指揮系統是黨政軍領導和機關遂行作戰和應急事件處置任務的依托,建設好壞直接影響黨政軍領導的決策科學化水平,城市安危甚至戰爭勝負。在我國現行體制中,黨政機關居於公共權力機構頂端,便於調度各方資源力量破解難題頑疾。優先構建聯合指揮系統達成需求主體同權力主體的高度統一,要求黨政軍主要領導親力親為,能夠借助我國政治體制的優越性催生“自上而下”強大融合動力,加速打破軍民融合的體制、機制、政策和利益壁壘,有效解決軍地“兩張皮”和信息孤島問題。

(二)推動“互聯網+政務”智慧服務

同時滿足應急應戰指揮、城市安全管理的信息體系建設,促成了軍隊、地方政府、大型國企和相關私有企業的網絡互聯、信息整合和數據共享,為“互聯網+政務”服務平台建設提供了網絡、數據、平台基礎,暢通了黨政軍民溝通渠道,為異地証件辦理、信用征集驗証、一鍵通關、一網審計等跨領域、跨行業、跨平台、跨系統的便民服務開通提供便利,直接支撐政府“放管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不斷提高城市治理和便民服務效能。

(三)確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

為確保戰時指揮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需要外圍軍事、能源、交通、水利、金融等重要指揮調度中心、信息系統及核心設備安全。黨政軍分布式指揮場所體系建設開創了利用城市地下空間保護人員和關鍵設施安全的新思路,通過列入城市建設規劃整體推動,提供了豐富的具有一定防護等級且水、電、網資源可用的地下空間資源,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轉入地下或者建立地下備份設施,實行重點保護,確保戰時和重大災難性事件發生時依舊存活可用提供了條件。

(四)提升信息產品自主可控能力

習主席指出“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黨政軍指揮系統涉密等級高,必須建立在我國自主裝備體系之上。結合建設著力推進核心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強化“飛騰+麒麟”通用CPU和操作系統組合的吸附作用,運作好軍地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引帶動國產數據庫、辦公軟件、外部設備、行業應用、試驗與驗証服務公司,構建國產自主可控信息產業生態系統,形成規模和聯動反應,筑牢我國信息安全的核心堡壘。

(五)開創軍地網信人才融合新局面

發揮人民戰爭優勢,結合國防動員系統的新職能新使命,推動建立完善網信動員體制機制,以中國移動、聯通、電信等國有企業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大型軍工企業為核心,各類中小高科技企業為補充,編組新型預備役和民兵力量,加強專業培訓和常態化演練,配合軍地在編人員完成系統運維、網絡防護等任務,構建軍民融合的網絡空間新長城。

(六)構建融合示范產業群

推動指揮信息系統建設同民用系統相融合,帶動軍用技術“軍轉民”,推動衛星導航產業發展,促進北斗導航核心元器件研發和產品在危險品運輸車輛監控、航空起降引導、導航定位地基增強等領域應用﹔推動衛星通信應用,加強衛星通信信號處理、相控陣天線等核心技術研發和關鍵設備研制,提升衛星通信服務水平﹔推動衛星遙感應用,推進遙感信息產品開發、大型信息系統集成和雲服務體系建設,促進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等遙感影像數據在智慧天津、國土資源勘查、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應用﹔加快發展具有自主可控知識產權的TD-LTE集群通信系統、安全防護激光打印機、超寬帶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為我國產業安全提供整體支撐能力。

十九大吹響了建設軍事強國、網絡強國、現代化強國的號角,我們一定要強化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協調經濟發展和城市安全,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為網信繁榮貢獻天津智慧、提供天津模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偉大目標保駕護航。

(來源:《網信軍民融合》2017年10月刊)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網信軍民融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