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原主任 劉晉豫
2018年04月23日13:40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2017年12月18日到20日,中央經濟會議在北京舉行。在這次重要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的發展階段。2018年3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是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的必然選擇,要加強戰略引領,加強改革創新,加強軍地協同,加強任務落實,努力開創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局面,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強大動力和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大戰略思想告訴我們,新時代推動軍民融合發展,必須注重發展質量,必須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
一、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科學內涵
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復合的概念,指的是能夠更好地滿足戰斗力和生產力同步提升的發展,是更能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的發展理念的發展,是生產要素投入較少,資源配置效率較高,能夠實現一份投入、兩份產出的發展,是能夠更加有效地實現富國與強軍的統一的發展。具體說來,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含義:
(一)高質量軍民融合發展必須是實實在在的發展
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軍地雙方高度重視,軍民融合發展風生水起,形勢喜人。5年來,軍民融合發展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戰略指導和規劃引領進一步增強,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統籌決策、辦公室綜合協調,軍地有關部門和地方分工負責的領導及工作格局初步形成﹔軍民融合發展重點領域初見成效,內容不斷豐富、范圍不斷拓展,整體推進、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初步形成﹔重大工程建設加快推進,一批軍民聯合重大示范項目啟動實施,軍民融合發展龍頭工程、精品工程正在打造﹔制度環境不斷優化,政策措施不斷完善,資金渠道不斷拓展。但是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有的地方、有的部門把軍民融合作為一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在調研中,就曾發現,有的地方就把香煙過濾嘴等與國防軍隊建設相關性不強,關聯度不大的項目也引入了軍民融合示范區。再比如,有的省份建立的軍民融合發展基金,存在著財政投入部分精准到位,但是對於社會資本的撬動作用遠遠沒有發揮出來的問題。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所有這些都表明,目前軍民融合發展盡管聲勢浩大,但不實的問題仍舊存在。
(二)高質量軍民融合發展必須是結構合理的發展
經濟學意義上的結構是指在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各種要素之間的比例關系。軍民融合發展中的結構,則是指在軍民融合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要素投入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以及產品結構等等。目前,我國軍民融合發展過程中的結構性問題已經開始顯現。比如,軍民融合發展中存在的產業結構同質化問題。到目前為止,全國各省都已經制定出台了各省的軍民融合發展規劃,但從這些規劃來看,省與省之間的軍民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目前國家鼓勵通用航空的發展,因此,很多省份在本省軍民融合發展規劃中,都把推動通用航空發展作為重點任務之一,而不顧本省航空工業發展的基礎究竟如何。再比如,各省的軍民融合發展規劃,幾乎都把打造軍民融合示范區作為重點任務。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打造軍民融合示范區,其目的是要在推動軍民融合發展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找到一條科學的路徑。現在各省都在打造軍民融合示范區,那麼這些示范區是要成為誰的示范呢?這些現象表明,目前推進軍民融合發展過程當中,一些結構性矛盾和問題已經開始顯現,如果不注意及時解決,必將會對構造科學合理的軍民融合發展結構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高質量軍民融合發展必須是有強大創新能力的發展
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靈魂。軍民融合發展過程中的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發展路徑創新、發展策略創新、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等等。目前我國的軍民融合發展創新成績喜人,但是也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比如,在理論創新方面,目前存在著一般宣傳性研究多,對軍民融合發展特點規律研究少,理論創新亟待加強的問題。在技術創新方面,我國軍民融合協同創新體系尚在建設過程中,軍事需求對於科技創新的牽引作用發揮還不夠,軍民協同創新對於戰斗力的貢獻率有待進一步提高,軍民協同創新對於我軍建設的支撐作用尚待加強,在主動發現、培育、運用可服務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前沿尖端技術,捕捉軍事能力發展的潛在增長點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體制機制和政策法規創新方面,目前,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法規體系還亟待進一步完善,特別是“軍轉民”以及“民參軍”的相關政策和體制機制。在協同創新模式方面,目前軍民協同創新模式不夠豐富等問題依舊存在。實踐反復証明,抓軍民協同創新就是抓發展,謀軍民協同創新就是謀未來。靠軍民協同創新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是關系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前途命運的一個關鍵。因此,高質量軍民融合發展必須是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的發展。
(四)高質量軍民融合發展必須是具有高質量發展環境的發展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特定的環境,軍民融合發展同樣如此。這個環境是多要素組成的系統,包括法律環境、政策環境、體制機制環境、財政保障環境、信息支持環境等等。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環境不斷優化,但仍舊存在著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調研中曾遇到這樣一個事例,江南某省有一家生產碳纖維的大型企業,這家企業的高端產品從T800到T1000已經形成序列,其中T800已經量產,T1000處在試制的階段。在推動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投入了36個億。36個億的巨額投資基本是該企業從集團下屬的其他企業盈利中抽調而來的。企業領導講,高品質的碳纖維材料是國防軍隊建設和經濟建設所必須的材料,如果我們能夠得到更好的財政金融支持,我們的企業可能發展得更強。這個事例表明,目前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所需要的金融支持政策體系亟待進一步完善,同時也反映出,我國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所需要的高質量發展環境亟待進一步完善。
(五)高質量軍民融合發展必須是具有強大內生增長能力的發展
所謂內生增長,主要指的是投入和產出之間的比例關系。在發展的規模、發展的速度相同的情況下,投入的越少說明發展的質量越高,也說明內生的增長能力越強。在調研中我們發現,目前一些企業並不大注重內生增長能力的培育。比如,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有的企業的軍品和民品之間的比例關系存在著嚴重的不均衡、不協調問題。比如,有的企業在談到該企業的軍品和民品之間的比例關系時說,企業軍民比重佔到98%,基本沒有民品。更為重要的是,一些企業的領導甚至沒有意識到這種不均衡所隱藏的風險。軍品生產和軍品採購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這些特點和規律之一就是其波動性,包括軍費增長,同樣呈現出波動性的特征。當前一些投資機構也在講,從未來中國軍費增長來看,我國軍品市場將有多少萬億。這是一種不負責任並帶有誤導性的提法。作為行業和企業,在參與軍民融合發展實踐中,必須高度關注軍民生產和採購的特點規律,注意培育自身的內生增長動力。
二、制約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軍民融合發展成績斐然,但從高質量的角度考察,仍然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就有待進一步確立
目前,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都對軍民融合發展給予厚望,都希望抓住國家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培育自身的新增長點,以至於有的地方出現了把軍民融合作為一個筐,什麼都戴上軍民融合帽子的現象,全然不考慮與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相關性,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性。近期,看到一個報道,某地在舉辦半程馬拉鬆比賽時,竟然也冠以軍民融合名義。這是一種典型的貼標簽的做法。此外,諸如貫徹軍民融合國家戰略,推動軍犬養殖事業發展等提法也曾出現過。這些現象說明,一些地方對於軍民融合發展的科學內涵理解把握不准,更沒有樹立起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理念,與黨中央、習主席的要求相距甚遠。
(二)高質量發展目標有待進一步明確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要更加注重軍民融合,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關於軍民融合發展的目標,習總書記明確指出,“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逐步構建軍民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在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時,還沒有真正搞清楚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率的具體內涵,沒有搞清楚什麼是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是比較困難的。
(三)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更加科學合理的體制機制。目前我國軍民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在不斷完善,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比如,在宏觀管理模式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既要發揮國家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市場的作用。但是國家的主導作用如何發揮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市場作用都包括哪些,如何更好地發揮市場的作用更需要深化研究。再比如,在組織管理體系建設方面,目前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已經建立,各省也建立了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但是如何理順各省軍民融合領導機構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理順這些機構與當地駐軍之間的關系問題,構建起順暢的工作機制問題,就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再比如,目前我軍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體制已經建立,主戰與主建兩大板塊的軍民融合問題如何協調,工作機制應該如何構建等問題,也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破解。
(四)高質量發展平台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一批高質量的技術轉移平台、產權交易平台、成果轉化平台、供需對接平台以及誠信管理平台等等。當前,我國軍民融合平台體系建設初見成效,但還遠遠不能滿足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比如,在目前軍民融合熱潮高漲的情況下,參與軍民融合企業的誠信管理以及與之相關的誠信管理平台體系建設就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目前,社會上一些機構挂羊頭賣狗肉,有的人借軍民融合的名義,賺黑心錢。雖然《解放軍報》和民政部已經聯合開展打假活動,但是這個問題仍舊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產生這一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缺乏專門的軍民融合誠信管理平台體系以及相應的程序有效的管理機制。
(五)高質量發展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有待進一步完善
科學合理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証。目前在軍民融合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方面,還存在著一系列難題需要解決。比如,在軍民融合產業布局方面,我們必須解決的一個重大戰略問題就是如何與我軍現行的戰區布局相適應問題。再比如,在產業結構方面,我們必須解決如何使軍民融合產業結構與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確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力爭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目標相適應。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解決。
三、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要求我們,推動軍民融合發展,要加強戰略引領,加強改革創新,加強軍地協同,加強任務落實,努力開創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局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經濟調控的根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大戰略思想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我們指明了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當前,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擇其要者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牢固樹立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新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有什麼樣的行動。要實現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首先要樹立高質量發展的新理念。應牢固樹立“一盤棋”的理念,把推動軍民融合發展與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作為一個整體來統籌和謀劃,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圍繞實現富國與強軍的統一,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對軍民融合發展實施戰略指導。應牢固樹立優化發展的理念,按照調整優化結構、加大創新力度、理順重大比例關系、科學確定規模和結構,確保我國軍民融合發展成為質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的發展。應牢固樹立戰略管理理念,注重軍民融合管理體系建設,建立並不斷完善新型軍民融合管理體系,高度注重軍民融合戰略管理,找准目標、路徑、重點和突破口,堅持需求牽引、體系論証、運用先進方法、手段,發揮專家智庫體系作用,提高軍民融合戰略籌劃水平,建立並不斷完善按需求制定規劃,按規劃確定預算,按預算安排項目,用評估檢查執行的戰略管理鏈條。
(二)不斷完善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政策制度體系
應充分發揮政策制度的擇優汰劣作用,堅持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導向,不斷完善軍民融合發展政策制度體系。應不斷完善有利於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鼓勵引導財政資金流向符合國防軍隊建設需要的領域。應不斷完善有利於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稅收支持政策體系,對那些國防和軍隊建設急需的,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的行業、產品實施特殊優惠稅收政策,扶持他們的發展。應不斷完善有利於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金融支持政策體系,允許國家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照金融市場運行規律,對那些重大顛覆性、前沿性、原創性新產品和新技術給予金融支持。應不斷完善有利於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土地使用政策體系,對於那些能夠填補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空白、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的項目,實施寬鬆的土地使用政策。此外,在產業發展政策以及區域發展政策等方面,也都需要圍繞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重新思考和重新謀劃。
(三)不斷完善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標准體系
標准不統一問題一直是困擾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近年來,在軍地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軍民標准的統一有了巨大的進步,但距離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隨著軍民融合發展的推進,我們不能僅僅滿足在標准的統一方面,還必須統籌考慮軍民融合發展質的提升對標准建設的新的需求,形成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產業發展標准、企業發展標准、區域發展標准、示范區以及園區建設標准等一些列新標准。目前,一些企業在高質量發展標准建設已經開始起步。比如四川省一家從事電子產品生產的民營企業,就以一種胸懷和遠見,把在成都的同類企業組織起來,先搞企業標准,然后聯合起來,在成都地區推行產品的區域標准。他們的追求就是,適應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需要,搞出適應當前以及未來發展需要的國家標准,這種做法,體現了企業家們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博大胸懷,同時也告訴我們,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標准體系建設,政府義不容辭、專家義不容辭,企業同樣義不容辭,而且企業可以大有作為。
(四)構建並不斷完善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統計體系
在我國的統計體系中,目前圍繞軍民融合統計指標的設計和統計指標體系的構建才剛剛開始,目前還是個空白。填補這個空白,構建並不斷完善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統計指標體系,迫切需要解決以下重要問題。應構建軍民融合發展水平統計指標體系,用以衡量一個部門、一個行業或者一個地區的軍民融合發展整體水平。應構建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水平原始數據搜集列表,為數據搜集提供標准化的操作依據。應建立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統計指標命名及規范性解釋,用以准確闡釋各項統計指標的具體含義。應研究科學嚴謹的統計的程序,選擇科學的統計方法。統計指標體系的構建,表面上看是政府的事情,但實際上政府有責,企業同樣有責,因為每個企業的軍民融合發展都離不開統計,都需要統計。如果一個企業可以搞出一套好用、適用、管用的企業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則是有重大創新意義的工作。
(五)構建並不斷完善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體系
判斷軍民融合發展質量的高低,離不開客觀公正的績效評價。因此,要推動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必須建立並不斷完善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體系。目前,各省軍民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制定工作都已完成,2018年將進入到“十三五規劃”執行情況中期檢查評估階段。這是我們構建完善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戰略機遇期。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遇期,深入研究並准確回答軍民融合發展績效評價的的內涵是什麼?評價主體是誰?評價程序是什麼?評價方法是什麼?評價指標體系是什麼?評價基礎數據庫如何建設?績效評價的結果應該如何運用等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推進軍民融合發展績效評價做好前期准備。
(來源:《網信軍民融合》2018年3月刊)
相關專題 |
· 《網信軍民融合》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