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華
2018年02月27日09:49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摘 要] 黨的十九大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戰略提到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並對具體的振興鄉村行動明確了目標任務,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中國過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中國社會是一個鄉土社會,中國文化的本質是鄉土文化,故而,振興鄉村顯得尤為重要。對於中國走出“中等發達國家陷阱”,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黨的十九大是我黨歷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重要會議,會議的一項重要成果便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共列為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創新成果,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的最科學闡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承前啟后的偉大理論貢獻,是今后較長時期黨的政治綱領和各族人民的行動指南,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武器。新的思想,閃爍著全黨智慧的結晶,必然有豐富的創新理論支撐和科學嚴謹的思想體系﹔新的思想,必然提出解決中國現實和未來的宏觀性、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的總體戰略,而鄉村振興戰略正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內容。
一、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背景
“振興”與“衰落”是一對反義詞。人類文明史上,鄉村的“興”和“衰”是一對矛盾,有興則有衰,“衰”與“興”有時又互為轉化。城市化和工業化是鄉村衰落的誘因,如何吸取和借鑒人類文明史上的經驗教訓,使城鄉發展能夠優勢互補、互為促進,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鄉村社會的“興”與“衰”,基本可以這樣界定,中國鄉土社會的興盛應為“唐宋時期”。唐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進入黃金時代,以鄉村農民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特征的經濟生活穩定富足﹔以血緣紐帶為基礎的鄉紳治理結構日趨完善﹔以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為核心價值的社會思想深入人心。這就從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概括了中國鄉土社會在這一時期達到了鼎盛時期。而中國鄉土社會的“衰落”則是在元明清時期。元朝統治者用游牧軍事統治方式來治理被征服的農耕社會的極不協調,導致中國傳統鄉土社會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殘﹔明朝的專制集權,窒息了中國鄉土社會復蘇的生命活力﹔清朝的黑暗統治,徹底使中國鄉土社會走向衰落。特別是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列強入侵,在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雙重壓迫下,進一步加劇了中國鄉土社會衰落的步伐。誠如魯迅在《故鄉》裡所描寫的:“……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這正是中國近代鄉村衰落景象的真實寫照。
從人類文明史上來看,鄉村衰落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是城市化和工業化驅動的必然結果。鄉村衰落主要有“英國羊吃人式”和“拉美超前城市化式”兩種形式。英國工業革命,推動了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也帶來了英國自身的高速發展,但同時卻是以犧牲廣大農民利益為代價的。英國在17世紀進入了世界強國之列,成為“日不落帝國”,殖民地的迅猛擴大,使英國的羊毛生產和紡織品生產獲得了巨大市場空間,殖民統治者為滿足新市場需要而強迫廣大農民破產,農田變成牧場,農民被迫轉化為工人。這便是被史學家們稱為“羊吃人”的英國工業發展之路,同時也是英國農村衰落的根本動因。拉丁美洲式的鄉村衰落——過度城市化和超前城市化方式。拉丁美洲國家獨立后城市化速度明顯超過工業化速度,甚至有的國家還走上了無工業化的城市化之路。政府放棄了鄉村建設,農民自己也拋棄了鄉村家園,大量農民涌入城市,導致城市人口過度增長,城市建設步伐滯后於人口增長速度,不能為居民提供充分就業機會和必要生活條件,使得農村人口遷移到城市之后,沒有實現相應的實質性轉換,帶來嚴重的“城市病”。除殖民時代建筑的城市中心區域為富人所擁有外,大量貧民則居住在城市周邊的“貧民窟”。這些貧民窟成了臟亂差和“犯罪”的代名詞。政府和農民自己都拋棄了鄉村,致使鄉村嚴重衰落破敗。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農村經歷了一場激烈的變化,尤其是西部地區,鄉村衰落是一個不爭的客觀事實。改革開放使我們獲得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創造了人間奇跡,同時也改變了中國的社會結構和自然風貌。2.6億農民工進城,使城鄉人口流動帶來了許多變化,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建設市場的轉穩,改變著中國社會結構,由是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兒童村和貧困村……已成為當下中國(尤其是西部)廣大農村不爭的客觀事實,留給人們的不是鄉愁而是實實在在的“鄉衰”。據住建部《全國村庄調查報告》數據顯示:1978—2012年,中國行政村總數從69萬個減少到58.8萬個,自然村總數從1984年的420萬個減少到2012年的267個,年均減少5.5萬個。
二、作為國家戰略的鄉村振興戰略
黨的十九大報告(下文簡稱報告)把鄉村振興戰略與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並列為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七大戰略”,足見對其的高度重視。作為國家戰略,它是關系全局性、長遠性、前瞻性的國家總布局,它是國家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問題。鄉村振興正是關系到我國是否能從根本上解決城鄉差別、鄉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關系到中國整體發展是否均衡,是否能實現城鄉統籌、農業一體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為此報告對於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思路、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
報告再次重申我黨農業農村工作的指導方針,特別強調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始終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來,中央一以貫之地堅持“三農”優先,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基本都是有關“三農”問題的內容,這基本成為一種慣例。堅持“三農”優先,在許多政策傾斜、支持力度方面自十八大以來顯得更加突出。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鄉村,關注“三農”,心系人民,把農村精准扶貧作為“三農”工作的核心來抓,特別是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更是關愛有加。2016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庄嚴承諾。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的志向,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總體要求,就是堅持農村優先發展,按照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城鄉一體、融合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的發展必然要有興旺發達的產業支撐,隻有在鄉村實現因地制宜、突出特點、發揮優勢,形成居於市場競爭力又能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鄉村才能有活力,經濟才能大發展﹔要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充分科學合理利用自然山水資源,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祛除鄉村生活陋習,治理美化鄉村生活環境,真正使鄉村成為山清水秀、天高雲淡、風景如畫的充滿希望的田野和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要弘揚鄉土氣息的優秀傳統文化,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風尚,使整個鄉村社會更加互助發展,鄉鄰和睦,鄉風文明。鄉村治理是社會治理的最基礎,要堅持法治、德治、村民自治相結合的治理結構,讓村民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要弘揚和傳承優良的傳統道德觀,把尊老愛幼、濟貧扶弱、維護公益作為道德標准去衡量。每一個村民的言行舉止,要把鄉規民約、村民自治整合起來,在保障憲法和法律實施的基礎上,把鄉村治理結構中的切合當地實際的村民自治與法治、德治結合起來,形成治理有序的規范體系。隻有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每個人有尊嚴地生活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大家庭裡,這才是實施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歸宿。
為了有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制度和體制機制上切實保証政策的延續性,真正保障廣大村民的利益,報告對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進行了明確規定。報告指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我們一般界定土地承包制第一輪大致以1978年開始到1998年結束,第二輪為1998—2028年,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那就是2058年,到那時中國可預見地是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階段。這項改革政策規定讓農民吃了定心丸,能夠真正成為土地的主人,從而解除政策多變的后顧之憂。同時在體制機制上創新,強調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以增強農村黨的建設的實力與活力。在生產方式上強調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進而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從根本上將傳統農業納入現代農業的體系之中,變自給自足的小農業向市場化商品化的大農業轉化。
為了切實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報告特別強調了要培育和造就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懂農業就是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深刻理解和把握現代農業的發展規律,真正理解和有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敢為農業發展的開路先鋒而不是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空想主義和保守主義的代言人,到農村瞎指揮、亂決策、禍害農民。愛農村,就是要讓我們廣大涉農機構和基層干部,真正從思想上、行動上去關注農村,深刻認識中國本質是一個農業大國,認識農業興則國家穩,農業旺則國家強的道理,把農業這個國民經濟的基礎打牢,是相關涉農機關工作人員的基本職責,增強事業心和責任心。愛農民,就是要求我們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農村基層干部,要真正培育對農民兄長的濃濃情感,要真心實意地關心關愛農民的生產生活,要發自內心地尊重農民,拜農民為師。隻有建立起這樣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黨和國家制定的鄉村振興戰略才可能得到有效實施,才能達到和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
三、近年來黨和國家為振興鄉村採取的措施
當前,中國正處於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中。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的統計公報,中國城市化水平已達到54.77%,預計到2020年城鎮化率將達到60%。如何處理好城鄉一體,避免其他國家城市化進程中所走過的彎路,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城鎮化之路?近年來,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如提出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特色小鎮建設等。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正是這一系列探索的集大成。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飽含了“鄉村振興”的諸多思想。簡單梳理大致有以下主要思想:
一是“兩山理論”的提出。2005年8月15日,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安吉縣余村調研時提出:“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其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便是如何正確處理生態保護與發展經濟相互關系的著名的“兩山理論”。
二是“記住鄉愁”的呼喚。2013年12月12—13日,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到會並作重要講話,他指出:“要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他還指出:“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
三是明確“新農村建設原則”。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時提出:“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
四是尋找脫貧攻堅的新路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2017年10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貴州省代表團審議報告討論時說:“脫貧攻堅,發展鄉村旅游是一個重要渠道。要抓住鄉村旅游興起的時機,把資源變資本,實踐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同時,要對鄉村旅游做分析和預測。如果趨於飽和,要提前採取措施,推動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
五是要把廁所革命這項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2017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系統推進“廁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兩年多來,旅游系統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體現了真抓實干、努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態度和作風……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區、城市要抓,農村也要抓,要把這項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努力補齊這塊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豐富的過程。在國家行政管理和具體執行層面,採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
一是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提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具體要求。
二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提出“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下,2008年浙江安吉縣正式提出“中國美麗鄉村”計劃,出台《建設“中國美麗鄉村”行動綱要》。中央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考察安吉后說:安吉進行的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是中國新農村建設的鮮活標本。
三是特色小鎮建設。2016年2月,《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8號)明確提出: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推動小城鎮發展與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區功能相結合、與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與服務“三農”相結合。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民俗文化傳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鎮。此后,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中央部委出台系列文件對特色小鎮建設提出了許多指導性意見和工作要求。
四是大力推進“田園綜合體”試點工作。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中指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業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2017年6月5日,財政部下發《關於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河北、山西、內蒙古、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雲南、陝西、甘肅18個省份開展試點工作。每個試點省份安排1個試點項目,按3年規劃,共安排中央財政資金1.5億元,地方財政資金按50%投入,3年共投入2.25億元,最終實現“村庄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的目的。
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意義
第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本質是回歸並超越鄉土中國。中國本質上是一個鄉土性的農業國,農業國其文化的根基就在於鄉土,而村落則是鄉土文化的重要載體。振興鄉村的本質,便是回歸鄉土中國,同時在現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超越鄉土中國。
第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本身是對近代以來充滿愛國情懷仁人志士們理想的再實踐、再創造。20世紀30年代,興起了由晏陽初、梁漱溟、盧作孚等人為代表發起的“鄉村建設運動”。誠如梁漱溟所言,鄉村建設運動,是由於近些年來的鄉村破壞而激起來的救濟鄉村運動。梁漱溟的鄉村建設方案是:把鄉村組織起來,建立鄉農學校作為政教合一的機關﹔向農民進行安分守法的倫理道德教育,達到社會安定的目的﹔組織鄉村自衛團體,以維護治安﹔在經濟上組織農業合作社,以謀取鄉村的發達,即“鄉村文明”、“鄉村都市化”,並達到全國鄉村運動的大聯合,以期改造中國。晏陽初是另一位“鄉村建設”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倡導者。晏陽初發起並組織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識分子率領他們進行“博士下鄉”,到河北定縣農村安家落戶,在鄉村推行平民教育,以啟發民智來實現他的“鄉村建設”理想。他提出以文藝教育治愚,以生計教育治窮,以衛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亂,以此達到政治、經濟、文化、自衛、衛生、禮俗“六大建設”。再一位鄉村建設運動的倡導者便是盧作孚,他是一個實業家,他認為中國鄉村衰敗的根本在於鄉村缺乏實業做支撐,於是他在重慶北碚開展了一系列的實業救鄉村的活動,在那裡修建鐵路、治理河灘、疏浚河道、開發礦業、興建工廠、發展貿易、組織科技服務,進而探索以經濟發展來推動鄉村建設。
雖然他們的實踐在抗戰烽火中被中斷,即使不被中斷,實踐也必然會失敗。因為不從根本上改造中國社會,沒有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人民共和國,愛國知識分子們的滿腔熱血最終隻會化為一盆冰水。但是他們提出的發展鄉村教育以開民智,發展實業以振興鄉村經濟,弘揚傳統文化以建立鄉村治理體系等思想,無疑是十分有益的嘗試,對於我們今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仍然有著啟示作用。
第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核心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中央制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要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我國農業不發達、農村不興旺、農民不富裕的“三農”問題。通過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達到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協調,促進農業、加工業、現代服務業的“三業”融合發展,真正實現農業發展、農村變樣、農民受惠,最終建成“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人的美麗鄉村、美麗中國。
第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利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文化本質上是鄉土文化,中華文化的根脈在鄉村,我們常說鄉土、鄉景、鄉情、鄉音、鄉鄰、鄉德等等,構成中國鄉土文化,也使其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核。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就是重構中國鄉土文化的重大舉措,也就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戰略。
第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有力抓手。中國是個人口大國,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歷來是國家安全的根本。習近平總書記說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讓糧食生產這一農業生產的核心成為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使農業大發展、糧食大豐收。要強化科技農業、生態農業、智慧農業,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不被突破,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糧食安全問題,而不會受國際糧食市場的左右和支配,從而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這是基於我國社會現階段發展的實際需要而確定的,是符合我國全面實現小康,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需要而明確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的客觀要求。鄉村不發展,中國就不可能真正發展﹔鄉村社會不實現小康,中國社會就不可能全面實現小康﹔鄉土文化得不到重構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弘揚。所以振興鄉村對於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2期
相關專題 |
· 《行政管理改革》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