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不是此消彼長  而是相輔相成

熱點辨析:促進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共同發展

殷  鵬

2018年01月26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良性競爭、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為我國“富起來”構筑了堅實支撐。黨的十九大報告重申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並強調要“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這將為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為我國“強起來”注入不竭動力。然而,近段時間有人再次炒作“國進民退”。這一說法既沒有事實依據,也沒有政策依據和理論依據,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有企業實力壯大,民營企業活力迸發。具體來看,全國國資監管系統企業資產總額到2016年底達到144.1萬億元,比2012年底增長101.8%,其中中央企業2012—2016年實現利潤總額6.4萬億元﹔2016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的國有企業達到83家,比2012年增加29家,反映出國有經濟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與此同時,民間投資比較活躍,2013—2016年累計完成投資132萬億元,佔全部投資的平均比重超過60%﹔年均增速為16%,比全部投資高1.2個百分點,比國有控股投資高約4個百分點。近兩年,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影響,民間投資增速雖有所下降,但結構正在優化,不但開始進入石油、天然氣開採等行業和教育、衛生等公共事業領域,還積極進軍計算機、通信等高新技術行業。此外,民營企業近年來還提供了約80%的城鎮就業崗位,容納了約90%的新增就業。這些數據表明,“國有”“民營”在各自領域充分發揮優勢,協調發展、共領風騷,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增強了綜合國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上述成就與我國實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密不可分。近5年來,我國持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鼓勵其做強做優做大﹔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也給民營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與此同時,黨中央、國務院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進一步為市場“騰位”、為企業“鬆綁”,投資便利化程度明顯提高﹔進一步放開基礎設施、服務業等行業的市場准入,打破各種“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公平市場環境﹔《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等文件的出台和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等新思想的提出,讓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激發了民間投資熱情。

更深入一步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強調“兩個毫不動搖”的基礎上,明確提出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和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兩個不可侵犯”。習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國政協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上重申“兩個毫不動搖”,並強調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國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三個沒有變”﹔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兩個毫不動搖”,表明了我們黨的一貫立場,及時回應了社會重大關切。

因此,炒作所謂“國進民退”是無視現實的做法。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我們黨促進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共同發展的決心都是毫不動搖的。在我國,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不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長、相互對立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關系,二者共同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26日 07 版)

(責編:孫爽、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