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恆
2018年01月15日09:3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與提升公民素質之間,具有根本的、不可忽視的內在邏輯關系。同時,構建被社會和公民廣泛接受的認同感和價值觀,可以大大提高國家治理水平。因此,文化建設的內容不僅僅在於文化設施、載體和活動開展,更重要的是人的教化和道德培養,最終支撐國家治理。因此,我國當前的文化建設必須發揮文化在培育弘揚主流價值、提升國民素質、推動社會發展、提升國家軟實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對於人的價值塑造和對於國家治理的支撐。
一、對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的形勢判斷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旺盛,文化建設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位置更加凸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中將承擔更加重要的歷史使命。當前文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要在以標准化、均等化為手段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時,更加注重以多樣化、特色化的文化產品,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第二,要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時,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促進文化融入群眾生活,培育人民群眾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提升國民整體素質。
第三,要跳出文化建設看文化建設,站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高度來看待文化建設在國家發展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真正讓文化成為“推動國家和民族發展中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第四,要以國際視角和全局視野看待文化建設,在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更加注重中華文化的全球交流和展現,共塑包容並茂的世界文化格局,助推全球范圍內的民心相通,使中華文化日益成為中國參與國際事務和全球治理的重要支撐力量。
二、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使命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文化與提升公民素質之間,具有根本的、不可忽視的內在邏輯關系。同時,構建被社會和公民廣泛接受的認同感和價值觀,可以大大提高國家治理水平。因此,文化建設的內容不僅僅在於文化設施、載體和活動開展,更重要的是人的教化和道德培養,最終支撐國家治理。因此,我國當前的文化建設必須發揮文化在培育弘揚主流價值、提升國民素質、推動社會發展、提升國家軟實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對於人的價值塑造和對於國家治理的支撐。
文化對人的價值塑造主要體現在:
一是提升人文素養。人文素養是一個人所具備的最基本素養,影響個人的發展方向和價值觀的確立,主要包括審美觀、文化品質和自我創造能力、創新精神等。通過培養個人對於各種藝術形式的愛好和欣賞能力,提升國民的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是文化建設的歸宿和價值性成果。
二是提高文明素質。文明素質主要包括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強的意志力和文明的行為習慣,其核心是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質,對公民人格塑造、社會文明發展和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促進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公民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精神資源和物質基礎。提升文化產品的思想品格和藝術品位,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作品,傳遞積極人生觀和價值觀,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促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發展,尤其是那些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關鍵時期的青少年。
此外,文化不僅僅是對個人價值觀的塑造,更多的是形成規范社會的制度。文化作為社會基本制度,其所體現的信念和價值觀代表著社會的根本立場,深深融合到了慣例、習俗和傳統等各種主要社會制度中,並且通過調適和社會化過程植根於個體價值,規范和約束著個體的行為,決定著個體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模式。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優秀的價值觀,如仁、義、禮、智、信,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所應遵從的規范。文化對國家治理的主要作用機制在於樹立全社會普遍認同和遵守的價值觀,對內能夠提升國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對外能夠獲得其他文化的認同和尊重。一個良性的國家治理體系的構建必須充分考慮文化因素,使制度體系的構建與其習俗、傳統、慣例等文化因素相匹適。
三、當前我國文化建設中的關鍵挑戰
(一)文化建設中的“工具理性”大於“價值理性”
部分地方政府缺乏正確的文化政績觀,文化建設“重手段、輕目標”“重短期、輕長期”“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的現象尚未根本改變,沒有真正認識到文化工作背后的深刻要義﹔注重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忽視了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和文化活動開展,難以促進文化真正融入群眾生活,也難以真正達到教化人民、傳播主流價值觀的目的。還有一些地方過分看重文化的經濟屬性,更多關注文化產業的發展,不能正確地處理好文化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沒有實現社會效益優先。
(二)文化建設中的主觀傾向較為明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在文化建設領域也比較明顯。當前,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的供給中存在較為明顯的部門意志和主觀傾向,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的公共文化服務意識不強,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與群眾文化需求還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難以充分調動群眾的文化參與熱情,也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三)文化建設領域的政府和市場關系尚未厘清
作為政府基本責任的公共文化領域投入相對不足,發展相對滯后,效能難以有效發揮。在本應由市場發揮作用的文化產業領域,政府干預過多。很多地方缺乏對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的認識,甚至仍然以發展工業的思路發展文化產業,建園區、上項目,有些淪為圈地項目、文化房地產、政績工程,造成資源浪費,給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埋下了嚴重的隱患。
(四)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建設的良好格局尚未形成
一是由於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建設的政策力度不夠、實施細則不完善、稅收減免的程序和手續過分繁雜等原因,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建設的渠道不夠暢通,參與積極性不高,參與程度非常有限。二是文化社會化發展的環境和氛圍不成熟,缺乏真正具有公共價值和公益情懷的文化類社會組織。當前很多文化類社會組織,盡管是按照“民辦非企業”登記注冊,但實際上仍然以營利為導向,其對利潤的過度追求可能會犧牲公共文化的公益性和社會效益。
(五)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十分薄弱,難以發揮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
當前優質的公共文化資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東部,集中在相對少數的大型文化設施和機構,基層文化資源總量不足與結構失衡並存,既有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又有重復建設和閑置浪費,導致城鄉間、區域間和群體間差距仍然較大。對於廣大人民群眾而言,越是基層、越是貼近生活的文化設施,才是滿足日常精神文化需要的設施,才是真正能促進文化融入生活的設施。也隻有能融入生活的文化設施和服務,才能真正發揮“以文化人”的作用。
(六)對外文化交流形式較為單一,形式和內容亟待提升
我們過去習慣從自己的角度來選擇內容,希望傳播某種理念、表達某種聲音,而不太顧及國外受眾的接受習慣、審美需求,最終因缺少互動和共鳴,收效不大。從交流內容上看,傳統內容多,當代內容少,思想性不強、內涵不足,既代表中國特色,又符合國外民眾審美取向的項目和作品比較少﹔從交流形式看,多以舞台藝術和展覽為主,深層次交流較少﹔從交流途徑看,政府舉辦多,市場推動少﹔從交流主體看,政府出面組織多,民間力量參與少﹔從受眾看,華人華僑參與多,融入主流社會還不夠。
四、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的關鍵任務
新時代我們到底需要建設什麼樣的文化?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考慮:從個人層面,文化建設應滿足提升人民素質、融入群眾生活的目標﹔從國家層面,文化要能夠體現民族精神、促進國家發展和治理﹔從世界層面,中華文化應該是鼓勵包容並茂、能夠屹立國際舞台的文化。為更好推進文化建設,提出以下建議:
(一)樹立正確的文化使命觀
一是從“工具理性”回歸“價值理性”,避免因過分關注文化工作手段而忽略文化建設目標。要從提升國民素質、弘揚主流價值和傳承中華文化的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支撐現代國家治理和參與全球治理。二是要扭轉文化建設的主觀傾向,切實以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和培育社會核心價值為出發點,建立群眾文化意見的反饋機制,根據群眾需要有針對性地提供文化產品、文化服務。三是厘清文化領域的政府職能,重點引領積極健康的文化方向,創造良好的文化市場環境,提供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二)鼓勵和發展具有公共價值和公益責任的文化類社會組織
要激發文化建設的活力,必須鼓勵和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文化建設的良好格局。但是,從當前我國文化領域的實踐來看,缺乏真正追求社會價值的文化類社會組織,導致公共文化社會化發展面臨著價值扭曲,也給政府帶來了極大的監管壓力。文化服務是社會效益優先、凸顯公共價值的公共產品和服務,雖然不排斥社會力量的營利訴求,但隻有真正把公共價值和公益責任放在首位的文化類社會組織,才能真正保証文化建設的價值方向。
(三)加強基層文化建設,促進文化融入人民生活
要真正實現文化建設的價值和目標,必須高度重視基層文化建設。要切實推進資源下移、重心下移,按照統籌整合和共建共享的思路,加強基層文化建設,補齊公共文化建設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裡”,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文化需求,促進文化真正融入群眾生活。隻有融入群眾生活的文化,才能承載“以文化人”的功能,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四)加強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第一,要保持文化清醒,樹立文化自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支撐,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開展對外文化交流,要努力建立自身的話語體系提升國際話語權,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注重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
第二,要優化傳播方式,注重潛移默化。文化的傳播,美在潛移默化。要構建現代傳播體系,重視非專業性的傳播媒體、新興媒體及其他人際傳播和跨文化傳播渠道,尤其是要找到中外共通的文化表達方式,使承載著我國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與外國民眾的文化消費偏好相契合,實現文化傳播的潛移默化。
第三,要加強統籌整合,強化民間交流。針對當前對外文化交流中出現的主體多元、活動分散、缺乏統籌的問題,建議加強統籌政府各部門對外文化交流活動,重點鼓勵並調動社會民間團體廣泛參與。文化交流活動並非事事都由政府出面,除了代表國家形象的重大活動外,很多可以交由各種社會組織、研究機構、文化團體等來完成。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1期
相關專題 |
· 《行政管理改革》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