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以高質量工業化進程促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黃群慧

2018年01月15日09:20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摘 要] 黨的十九大提出: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工業化進程也是形成經濟體系的過程,與過去追求高速增長的工業化道路不同,新時代要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推進高質量的工業化進程,實現從高速度工業化向高質量工業化的轉變。

中國要從一個貧窮落后的農業國發展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要積極推進工業化進程。1949年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積極探索自己的工業化道路,先后提出了工業化、“四個現代化”、新型工業化、“四化同步”等相聯系又有區別的發展戰略。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中國推動了快速的工業化進程,創造了人類工業化史的奇跡,利用了不到40年的時間使中國這個十幾億人口大國從工業化初期步入工業化后期,在一個積貧積弱的大國基礎上總體建成了小康社會。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部署,提出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而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推進高質量的工業化進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則是新時代戰略目標的必然要求。

一、實現工業化是建成現代化強國的經濟驅動力

雖然從傳統意義上看,工業化一般被理解為工業驅動的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收入的提高和產業結構從農業主導向工業主導的演進過程,但從發展經濟學看,工業化實質是國民經濟中一系列重要的生產要素組合方式連續發生由低級到高級的突破性變化,進而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也正是這個原因,雖然現代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從數量比例看早已經是服務業主導,但仍被認為是工業化國家,而且當今世界又處於新一輪工業革命過程中。從現代化視角看,工業化可以認為就是經濟現代化。現代化一個比較普遍的解釋就是人類社會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歷史過程,而社會變遷的動力是經濟增長和結構變革,這也就是工業化。這意味著現代化的實質就是由工業化驅動的現代社會變遷的過程,那麼從時間進程看,工業化應該先於或者至少與現代化同步實現。因此,中國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國,就需要積極推進工業化進程、實現工業化,構建現代化的經濟動力。因此,黨的十八大在黨的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代化目標基礎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代化戰略目標時,就把基本實現工業化和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的重要標准。黨的十九大指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這也就意味著,基本實現工業化也就成為今后三年經濟建設決勝的關鍵要求。

那麼,中國工業化現階段處於什麼工業化水平,到2020年能否基本實現工業化呢?按照工業化理論,我們把工業化劃分為前工業化、初期、中期、后期和后工業化階段,利用人均GDP、三次產業產值比例、制造業增加值佔總商品增加值比例、人口城市化率、第一產業就業佔總體就業比重五個指標並賦予不同權重,取工業化國家這五個指標在不同工業化階段的經驗數值范圍作為標准值,構造了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基於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到2015年,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已經到了工業化后期后半階段。這意味著中國離基本實現工業化已經很近,而且我們從來沒有離實現工業化如此之近。進一步按照正常情境推算,考慮到中國進入經濟新常態后所具有的增速下降、結構趨優、動力轉換的特征,到2020年中國總體也將基本實現工業化。這意味著從經濟建設標准看,中國將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快速地推進了自己的工業化進程,具有低成本、出口導向的特征,近些年更是呈現出信息化融合、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優勢、關注可持續發展等新型工業化特征。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保持了30多年經濟高速增長,經濟總量、人均國民收入得到了巨大的提高,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產業結構逐步升級,高精尖制造業復雜性生產能力不斷取得突破,成為世界第一的制造業產出和進出口貨物貿易量大國,短短的幾十年將工業化進程從初期推進到后期,這是人類工業化史前所未有的奇跡。隨著2020年以后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也將進一步深化,從基本實現工業化向全面實現工業化推進。基於我們構造的評價指標體系,從人均GDP、三次產業結構、制造業佔比、人口城鎮化率、非農就業佔比等指標看,到2030年以后,中國這些指標值都會處於后工業化階段,從各個省級區域看,絕大多數省份都會步入后工業化階段,而且,基於《中國制造2025》規劃, 2035年中國將達到世界制造強國的中等水平,基於這幾方面分析,我們判斷中國在2030年以后將全面實現工業化。黨的十九大確定了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而2030年能夠全面實現工業化,就為實現這個目標提供了經濟基礎和保証。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國家,是近代以來多少仁人志士想實現而沒有實現的夢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這個偉大的夢想即將實現。

二、中國工業化進程面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在認識到中國工業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相對於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國工業化進程還存在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問題。具體而言,這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工業化進程的區域發展不平衡,一些區域工業化水平不充分。由於梯度發展戰略,以及各個區域資源稟賦、工業發展基礎差異等原因,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在不同地區發展極不平衡,總體上呈現出東部、中部和西部逐步降低的梯度差距。到2015年,上海、北京、天津已經步入后工業化階段,其他大部分東部省份處於工業化后期,而大部分中西部省份基本還處於工業化中期。

二是產業發展的結構不平衡,創新能力和高端產業發展不充分。由於長期的低成本出口導向工業化戰略主導,中國自主創新能力還有待提升,這造成我國產業結構高端化水平不夠。一方面,鋼鐵、石化、建材等行業的低水平產能過剩問題突出並長期存在,存在大量的“僵尸企業”﹔另一方面,高端產業不夠和產業價值鏈高端環節佔有不足,關鍵裝備、核心零部件和基礎軟件等嚴重依賴進口和外資企業,例如,2015年芯片進口額高達2307億美元,是原油進口額的1.7倍。全球企業2000強名單,美國有14家芯片和14家軟件公司,中國尚無一家以軟件為主要產業的公司,全球集成電路企業前20名沒有一家中國公司。

三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不平衡,高質量實體經濟供給不充分。隨著中國工業化步入后期階段,近些年中國經濟開始呈現“脫實向虛”的傾向,實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佔比日益降低,2011年到2016年作為實體經濟核心的制造業增加值佔GDP比例下降了將近2個百分點,而同期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例迅速提高了2.1個百分點,該比例2015年和2016年連續兩年佔比都達到8.4%,這已經超過了美國金融危機時的歷史最高點。實體經濟不僅增速下降,而且整體供給質量也亟待提升。雖然快速的工業化進程積累了大量的中國制造產品,但是,產品檔次偏低,標准水平和可靠性不高,高品質、個性化、高復雜性、高附加值的產品的供給不足,制造產品總體處於價值鏈的中低端,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實體經濟的這種供給質量無法有效滿足城市化主導的消費轉型升級,造成實體經濟供需失衡,這又進一步加大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四是工業化速度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不平衡,綠色經濟發展不充分。快速工業化進程,給資源環境的承載提出了極大挑戰。雖然我國一直倡導實施環境友好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但客觀上資源環境還是難以承受如此快速的大國工業化進程,環境污染問題比較突出,資源約束日趨緊張。為了解決工業化帶來的環境資源問題,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是必然的選擇。綠色經濟的本質是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強調從社會及其生態條件出發,將環保技術、清潔生產工藝等眾多有益於環境的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是一種環境可承受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在綠色經濟發展方面,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產業規模,都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三、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推動高質量工業化進程

黨的十九大提出: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一個國家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具有現代性的經濟系統,當今時代現代性標准應該體現為是以創新作為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具有集聚高水平要素和高效配置要素的體制機制,產業、區域、城鄉各經濟子系統相互協調,經濟系統動態開放,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經濟發展目標等幾個方面。推動工業化進程也是形成經濟體系的過程,與過去追求高速增長的工業化道路不同,新時代要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推進高質量的工業化進程,實現從高速度工業化向高質量工業化的轉變,這要求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一是實現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工業化動力轉變。中國的工業化進程總體已經步入工業化后期,產業結構正面臨著從資本密集型主導向技術密集型主導轉變,再加之新一輪工業革命的背景下,世界各國正在加速競爭高端產業的主導權,無論是中國自身現代化進程還是大的國際環境,都要求中國轉變經濟增長動力和經濟發展方式。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立工業化的創新驅動機制,促進中國產業高端化,進而形成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現代化經濟體系。

二是圍繞實體經濟供給質量提升推動高質量工業化進程。快速的工業化進程,使我國成為一個世界性實體經濟大國,但我國還不是實體經濟強國,從企業、產業和產品各個層面我國實體經濟供給質量都有待提高,這還加重了近年來我國經濟 “去實向虛”傾向。從快速的工業化進程向高質量工業化進程轉變,核心就是提高實體經濟供給質量,這也正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而現代化經濟體系所要求的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也是以高質量實體經濟為基礎的。

三是實現新型工業化與信息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協同發展。所謂高質量的工業化進程,實質是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促進農業現代化水平實現、與城市化協調發展的新型工業化。推進高質量工業化,當務之急是通過《中國制造2025戰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鄉村振興戰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大工業化對農業現代化支撐力度,處理好城市化與工業化的關系,讓城市化進程真正發揮對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引導作用。

四是以大力發展綠色制造業為先導推進可持續工業化。綠色制造將綠色設計、綠色技術和工藝、綠色生產、綠色管理、綠色供應鏈、綠色就業貫穿於產品全生命周期中,實現環境影響最小、資源能源利用率最高,獲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優化。綠色制造對於綠色經濟發展和可持續工業化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是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支撐部門,因此要通過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壯大綠色企業、強化綠色監管等措施構建綠色制造體系。

五是通過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工業化進程的包容性。協調各區域生產要素配置,促進生產要素跨區域的有效流動,化解資源配置在地區間不平衡、不協調的結構性矛盾,是工業化進程包容性的基本要求,也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區域布局的基本內容,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區域協調發展中首先就強調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這無疑對提高中國工業化進程包容性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保護發展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有效推進,資源要素在各區域配置更為合理,區域要素供給質量不斷提升,現代化經濟體系區域布局將逐步形成。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1期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行政管理改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