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陳吉寧

2018年01月11日08: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將建設美麗中國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目標,提出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充分認識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環境治理力度明顯加大,環境狀況得到改善。但總體上看,長期快速發展中累積的資源環境約束問題日益突出,生態環境保護仍然任重道遠。必須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我國環境保護仍滯后於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環境污染重、生態受損大、環境風險高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黨的十九大報告把污染防治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必須堅決打贏這一攻堅戰,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環境目標,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內在要求。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明顯提高和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其中,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生態環境成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短板。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的增長點。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和消費模式問題。以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契機,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城鄉發展水平、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中的重要抓手作用,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推動各地下決心解決產業結構、能源體系、空間布局等問題,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實現發展與保護的協同共進,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

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的戰略舉措。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環境危機已成為全球挑戰。當前,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國際社會希望我國能夠為解決事關人類發展與安全的重大問題發揮更大作用。必須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合理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與世界各國共同應對全球環境挑戰,增強我國在全球環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使我國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重點任務和舉措

黨的十九大報告緊盯環境保護重點領域、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出加強大氣、水、土壤等污染治理的重點任務和舉措。要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加快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產業體系、激勵和約束並舉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綠色行動體系,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

打贏藍天保衛戰。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力度和措施強度前所未有,大氣環境質量總體向好,但某些特征污染物和部分時段、部分地區惡化,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較大影響。大氣污染表現在天上,根子在地上。究其主要原因,是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出了問題。要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格執行環保等標准,推動“散亂污”企業整治、重點行業污染源治理,加快不達標產能依法關停退出﹔抓好北方地區清潔供暖,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減少重點區域煤炭消費﹔加強機動車尾氣治理,提高鐵路貨運量,降低公路貨運量。深化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讓群眾享有更多藍天白雲。

加快水污染防治。當前,我國大江大河干流水質穩步改善,但部分重點流域的支流污染嚴重,重點湖庫和部分海域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黑臭水體大量存在,飲用水安全保障有待加強。要系統推進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管理和水災害防治,抓好重點流域、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大力整治不達標水體、黑臭水體和納污坑塘,嚴格保護良好水體和飲用水水源,加強地下水污染綜合防治。實施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和管理。流域是由山水林田湖草等構成的生命共同體,要將流域作為管理單元,統籌上下游、左右岸、陸地水域,進行系統保護、宏觀管控、綜合治理。推進按流域設置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機構試點,調整現行以行政區為主的管理體制,增強流域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的獨立性、統一性、有效性、權威性。加強近岸海域污染治理。按照從山頂到海洋、海陸一盤棋的理念,堅持河海兼顧、區域聯動,開展入海河流綜合整治,加強沿海城市污染源治理,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逐步減少陸源污染排放。嚴控圍填海和佔用自然岸線的開發建設活動,推進海洋生態整治修復,增強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系統性、協同性。

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我國土壤污染總體狀況不容樂觀,如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企業及其周邊土壤環境問題突出,污染地塊和農用地環境風險日益凸顯。要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提高危險廢物處置水平,夯實化學品風險防控基礎,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實施農用地土壤環境分類管理和建設用地准入管理,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我國農村地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化肥、農藥等不合理使用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量大面廣。要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進農業清潔生產,深入開展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加大畜禽養殖廢棄物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力度。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飲用水源地保護專項工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強村域規劃管理,開展農房及院落風貌整治和村庄綠化美化。推進農村地區分散布局的工業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

構建環境治理體系。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需要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匯聚各種力量,形成最大合力。要建立健全職責明晰、分工合理的環境保護責任體系,持續開展環境保護督察,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實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快環境治理市場主體培育,落實企業環境治理主體責任。引導環境保護領域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倡導文明、節約、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把公民環境意識轉化為保護環境的行動,讓人人成為保護環境的參與者、建設者、監督者。

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我國已批准加入30多項與生態環境有關的多邊公約或議定書,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要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規則構建,承擔並履行好同發展中大國相適應的國際責任。加強與世界各國在環境治理領域的對話交流與務實合作,引進先進技術裝備和管理經驗。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參與國的環保合作。堅持減緩與適應並重,主動控制碳排放,落實減排承諾,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強化排污者責任

排污者是污染治理的責任主體,強化其環保責任有助於改善環境質量,推動形成規范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在這方面,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的戰略部署。

提高污染排放標准。我國現行有效的國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標准達160余項,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執行更加嚴格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在促進技術創新和推動企業升級改造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要對現行國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標准實施情況開展評估,根據改善環境質量需要和經濟、技術條件加嚴污染物排放要求。同時,鼓勵各地制定實施嚴於國家標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以污染源達標排放為底線,對超標排放的排污者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對長期超標排放、無治理能力且無治理意願、達標無望的企業,依法予以關停淘汰。

健全環保信用評價制度。環保信用評價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立環境保護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督促排污者持續改進環境行為、推動其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重要抓手。要健全信用評價制度,將環境違法企業列入“黑名單”,將違法信息記入社會誠信檔案,並向社會公開。分級建立企業環保信用評價體系,將企業環保信用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動有關部門和機構在行政許可、公共採購、評先創優、金融支持等工作中,根據企業環保信用狀況予以支持或限制。

健全信息強制性披露制度。信息公開是公眾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建立環保信息強制性披露制度,讓排污者自我公開環境信息,有利於促使其自覺履行環保社會責任,也有利於環保部門監管和社會輿論監督。要建立完善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對屬於環境保護部門公布的重點排污單位的上市公司,通過定期報告披露環境信息﹔對所有上市公司,通過臨時報告披露重大環境行政處罰、環境污染刑事犯罪等重大信息。對未按規定披露的,依法責令整改、予以處罰或者紀律處分。

健全嚴懲重罰制度。完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強化排污者法律責任,大幅提高違法成本。嚴格環境執法監管,充實基層執法監管力量,完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推進聯合執法、區域執法、交叉執法,保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高壓態勢。健全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嚴懲違法排污者及責任人。抓住破壞生態環境的典型案例嚴肅查處、公開曝光,讓破壞生態環境者付出相應代價。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11日 07 版)

(責編:孫爽、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