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書訊書評

學習大國呼喚“讓學習成為習慣”

——讀周文彰教授《讓學習成為習慣》有感

蔣元濤

2017年12月11日15:3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讓學習成為習慣》,周文彰著,南方出版社出版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要增強學習本領,在全黨營造善於學習、勇於實踐的濃厚氛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動建設學習大國。

如何建設學習大國?讓學習成為每一個人的習慣是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推動建設學習大國的筑基之舉。周文彰教授的新著《讓學習成為習慣》為解答這一時代命題,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方案。

《讓學習成為習慣》是一本小集子,書篇目不長,主要收錄了周文彰教授在月刊《金融博覽》為期一年的12篇專欄文章,另精心挑選、增加3篇相關文章。周教授以其中一文標題《讓學習成為習慣》作為書名。全書形散而神不散,所收錄文章貫穿著一條主線:為什麼要學習、怎樣學習、學習什麼、哪來時間學習?抓住了這條主線,就容易掌握全書精髓,也就清楚如何讓學習成為習慣。

為什麼要學習?

世界觀、思維方式、互聯網思維、價值觀,決定人的想法、行為和命運,必須設法端正。要想端正他們,就要學習、學習、再學習。隻有學習,才能保養好世界觀、價值觀﹔隻有學習,才能樹立科學的思維方式﹔隻有學習,才能形成正確的互聯網思維。書中收錄的文章《好好保養世界觀》、《思維方式決定成敗》、《何為互聯網思維》等文章很好地解答了學習的必要性。

認真研讀該書,就會得出這樣的認識和體會:如不學習,觀念就會陳舊,視野就會狹窄,知識就會老化,素質就會退化﹔唯有學習,觀念才會新穎,視野才會開闊,知識才會更新,素質才會提高。

怎樣學習?

大道為本,法術為用﹔無大道不立,無法術不成。怎樣學習,既要深諳學習的方法路徑,又要掌握學習的根本之道。

認真閱讀該書,我們就會掌握學習的根本之道是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讓學習成為習慣。

認真閱讀該書,我們就能深諳學習的方法路徑:善用時間,做時間的吝嗇鬼﹔刻苦學習,做書本的痴迷者﹔勤於思考,做思想的永動機﹔鐘情現實,做現實的有心人。

認真閱讀該書,我們就要力爭實現學習的五個轉變:變“不願學”為“酷愛學”﹔變“不勤學”為“經常學”﹔變“不真學”為“真正學”﹔ 變“不深學”為“深入學”﹔變“不善學”為“善於學”。

學習什麼?

學哲學。《好好保養世界觀》一文告訴我們,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我們要學習的主要是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即馬克思主義哲學。要把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內化為“大腦軟件”,外化為具體行動。

多讀書、讀好書。在《閱讀是一種國家底蘊》一文中,周教授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從全民閱讀的角度,首先要多讀文學類、大眾哲學類圖書,其次讀一些歷史類圖書,第三是科技類圖書,此外就是健康類的圖書,時政類圖書也是值得全民閱讀的。

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書中收錄的三篇探討實際工作的文章倡導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給我們深刻思考和啟迪。《從實際出發:功夫下在哪裡?》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帶著從實際出發的願望,為什麼不能收到從實際出發的效果?通過系統論述,最終落腳到要改造主觀世界、提高認識主體素質。《做工作就怕不落實》文中提出規劃、藍圖、方針政策和法律規章的實施,都取決於落實﹔對如何抓落實,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辦法。《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提出要堅持問題導向,聆聽時代聲音,致力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不能採取教條主義態度,不能採取實用主義態度。

哪來時間學習?

當今社會,工作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很多人慨嘆“時間都去哪了?”,嘆惜難有時間學習,果真如此?看完此書,我們就會找到學習的時間。

抓住點滴時間。改變,要從今天開始,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抓住一分一秒的時間學習。“飯前還有15分鐘,讀幾頁書﹔上班坐車路上,聽聽廣播,翻翻報紙,背背唐詩宋詞﹔會前還有點時間, 把學習思考的心得體會記上幾筆……” 堅持不懈,就會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善於安排時間。書中傳遞了這樣的觀點:“時間不是擠出來的,而是安排出來的”。上下班途中、晚上、周末和節假日擠點時間學習,實際上就是希望合理安排這些時間用來學習。安排要堅持,堅持成習慣,習慣成自然。

舍棄一些習慣。不管怎麼安排,一天的時間總是有限的。要養成學習的習慣,就要舍棄一些習慣,比如喝茶喝酒閑聊的習慣、電話“煲粥”的習慣、玩扑克打麻將的習慣、上網沖浪獵奇的習慣等等。這需要取舍,甚至需要忍痛割愛,以便給學習的習慣騰“地盤”。

提高對學習的認識。學習需要興趣愛好支撐,但不能僅依賴興趣愛好,不能因為一時,或者初始階段學習引發不了興趣就不思學習。這個時候就更要要求自己學習,因為對每一個人尤其對領導干部來說,學習是一種責任。有了這種責任意識,就會抓住點滴時間學習,就會善於安排時間學習,就會舍棄一些習慣學習。

學習體會有哪些?

《國學讓生活更豐富——我習書學詩的體會》是周教授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國學的切身體會。研習書法能夠再造生活,創作詩歌可記事抒情言志﹔對於業余學習者而言,學國學可以豐富生活或人生。

《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是周教授精心研讀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后的思考。理論工作者的職業敏感性,使作者當時就立刻意識到五大發展理念是全會最大的亮點,是發展理念的重大創新,是我國治國理政指導思想的重大突破。

《感觸最深的幾個問題》是周教授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后的心得。“增強核心意識、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要抓住‘根本’、絕不允許做官當老爺、為敢於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於負責的干部負責”等,緊緊抓住了會議精神的關鍵。

這些文章,既是談學習體會,也是一種學習方式,還是一種深層次的學習,更是一種好的學習習慣。我想周教授通過這些體會,既是與讀者交流心得,更是啟發學人:讀者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勤於動筆。動筆就能促進思考﹔動筆就能深入學習。認真讀書、深入思考、勤於動筆,是周教授對博士生的諄諄教導,他是這麼要求學生的,自己也是這麼踐行的。

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養成良好習慣對人一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每一個人都養成學習習慣的那一天,就是學習型社會、學習型政黨、學習大國變成現實的那一天。

(責編:趙晶、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