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網評精粹

不能在“原則”上打圈圈

林偉

2017年11月15日14: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則”這個詞,按辭書上的解釋,是“指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的准則”。“原”是根本的意思,“則”是准則,那麼“原則”又可理解為“根本的准則”。既為“根本的准則”,那就是不可違背的,不可改變的,所以,才有了“堅持原則”一說。

然而,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在公文用語中,“原則”后面多了一個“上”,成為“原則上”。比如,下級請示工作,“原則上不准”、“原則上同意”等等。為什麼要在原則后面多加一個“上”字呢?細細揣摩,“原則上不准”,很大程度上是不准的,但又有“准”的可能性﹔“原則上同意”,絕大部分是同意的,但又有些不同意。至於哪種情況准,哪些方面不同意,就留待你慢慢思量吧,給人的感覺是模棱兩可、“隨行就市”,如同給“原則”加了軟彈簧,使原則變成了“彈性原則”。它的作用真是“妙不可言”。加上“原則上”,一來對上對下面子上都可交待得過去,可以振振有詞,不能說我不抓廉政,不辦實事,你瞧,白紙黑字寫著“原則上”﹔二來執行起來又有足夠的“彈性”,可以繞開原則。如此“妙用”,自然讓一些人樂此不疲。

事實上,原則就是原則,一是一、二是二,一切按“規定”和“要求” 辦,這才叫“講原則”。如果動不動就講“原則上”,表面上看嚴肅堅定,實際上容易給把握原則留下空當和漏洞,給那些原則性不強、遵章守紀不嚴者留下鑽空子的機會,為那些喜歡打“擦邊球”的人打開方便之門。有的人就是借口“原則上”,對自己有利的就執行,不利的就變通,以致不該辦的事辦了,能做好的工作卻沒做好﹔如果動不動就給原則加個“上”,原則就有了隨意性,這個原則往往就成了一些領導干部變相“同意”或“默許”的潛台詞,就成了可以伸縮、變通的“彈性原則”,講白了,就是失去原則的“原則”。現實生活中,很多違紀、違規的事都是從“原則上”突破禁令,都是“原則上”惹得禍。

“同意”就是同意,“不准”就是不准,“禁止”就是禁止,“嚴禁”就是嚴禁,在政策或紀律面前不能有“原則上”,更不能在“原則”上打圈圈。否則,就會導致剛性的“原則”被“原則上”撕開口子,這實際上就是為滋生不正之風找借口,是為催生腐敗問題做酵母。因此,無論哪一級領導干部,都必須把無原則的“原則上”,從思想上、措施上、行動上徹底剔除掉,自覺維護“原則”的嚴肅性,使“原則”回歸本位,讓“原則”強硬起來,固若金湯,沒有一絲一毫伸縮的空間、周旋的余地、搪塞的理由和辯解的借口。隻有這樣,才能正風肅紀,鏟除特權的“毒瘤”,清除腐敗滋生的土壤。

(責編:謝磊、趙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