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
2017年11月02日14:2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關系人民福祉和中華民族未來的全局性、戰略性、根本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做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認識高度、推進力度、實踐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必須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下大力氣把生態環境建設好,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又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做出重要指示,強調全黨全社會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弘揚塞罕壩精神,持之以恆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為子孫后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李克強總理強調,要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發展生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新動能,建立保護生態環境的長效機制,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的現代化中國。下面,我就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全面准確看待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重大進展以及存在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人類永續發展的高度,把握我國經濟社會主義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生歷史性、轉折性重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是生態文明建設地位顯著提升,綠色發展理念日趨深入人心。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並明確寫入黨章,中央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又將“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下設的6個專項小組中,就有經濟體制改革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小組﹔在深改組總計38次會議審議的改革方案中,有近40項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直接相關。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重要文件,闡明了生態文明建設和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保障措施等。標志著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置於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在生態文明理念方面,明確提出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樹立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樹立空間均衡的理念,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在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方面,提出發展和保護相統一,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必須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優先選擇﹔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須堅持綠色惠民。在生態文明實現路徑方面,強調要轉變先污染后治理、重末端輕源頭的舊思維、老路子,形成“綠色”底線思維、法治思維、系統思維,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為人民提供干淨的水源、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等。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干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識明顯增強,企業依法排污治污、保護環境的主體意識正在形成,全社會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氛圍日漸濃厚,人人參與環保、貢獻環保的行動更加自覺。
二是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創新加快,相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保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四中全會要求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從空間開發保護、資源總量管理、生態補償、環境治理體系、績效考核等8個方面做出頂層設計。同時,還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具體舉措。在完善機制方面,制定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辦法,推進“多規合一”、耕地輪作休耕制度、國家公園體制改革等試點,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全面啟動“河長制”,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出台了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穩步推進。提出了綠色金融制度安排,引導和激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產業。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全國有16個省份開展生態省建設。在落實責任方面,出台了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開展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等改革試點,落實環保“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形成職責明確、追責嚴格的責任制度鏈條。在環保督察方面,出台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有序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開展按流域設置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機構、設置跨地區環保機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污染物排放許可制,推行環境信息公開。建立環保督察工作機制,中央環保督察實現31個省區市全覆蓋,2016年對16個省份6000多人進行了問責,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在法律保障方面,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稅法、核安全法等法律完成制定修訂,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已經進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程序。
三是生態環境保護初顯成效,可持續發展深入推進。經過5年來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長期以來困擾我國的資源消耗強度大、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局面得到有效遏制,有的得到初步扭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污染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果。發布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堅決向污染宣戰。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全面實施散煤綜合治理,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推行以電代煤、以氣代煤。累計關停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煤電機組約1500萬千瓦,完成5億千瓦煤電機組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佔全國煤電裝機容量的54%。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過去3年累計淘汰1620多萬輛。經過努力,2016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了78.8%﹔與2013年相比,PM2.5平均濃度京津冀地區下降33.3%、長三角下降31.3%、珠三角下降31.9%。堅持不懈治理水污染。推進重點流域、區域、海域水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全國2100個黑臭水體已開工整治1770個。2016年,全國酸雨面積已恢復到20世紀90年代水平,佔國土面積比例由歷史高點30%左右下降到7.2%。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1-3類水質比例不斷增加,劣5類水質比例不斷減少。推動土壤污染防治,實施建設用地准入管理,開展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嚴控新增土壤污染,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同時,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1億多人口直接受益。
自然生態發生積極變化。主體功能區制度逐步落實,12個省份初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天然林資源保護等重大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穩步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得到加強,各類自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得到提升。截至2016年年底,建成2750處自然保護區,設立東北虎豹、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面積約佔陸地國土面積的14.9%,高於世界平均水平。5年來,年均新增造林超過9000萬畝,全國森林面積和蓄積量連續保持增長,森林覆蓋率由21世紀初的16.6%上升到22%左右﹔累計治理沙化土地1.26億畝,荒漠化沙化呈現整體遏制、重點治理區明顯改善的態勢,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裡,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綠色發展步伐加快。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有力推動了生態環境保護,也促進了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去產能工作穩步推進,2013年至2015年,全國淘汰落后鋼鐵產能9000多萬噸、水泥2.3億噸、平板玻璃7600多萬重量箱、電解鋁100多萬噸,從2016年到2017年7月,全國又化解鋼鐵過剩產能1.2億噸、煤炭產能4.18億噸。同時,以節能環保為代表的綠色產業蓬勃發展,打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已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環保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已經成為走新興工業化道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綠色消費持續壯大,大家電節能產品總體市場佔有率高達52%。與5年前相比,2016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6.9%,能耗降低20.9%、用水量下降30%以上。能源消費結構也發生積極變化,全國煤炭消費總量持續下降,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降至62%,2017年上半年進一步降到59.8%﹔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佔比接近20%,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國。
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努力和成效,也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在解決自身環境與發展問題的同時,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2015年12月12日,《巴黎協定》在經過艱難博弈后終於誕生,成為全球環境治理的裡程碑文件。習近平主席專程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系統提出全球氣候治理中國方案。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潘基文,評價中國在推動《巴黎協定》達成上做出了歷史性的突出貢獻。我國已批准加入30多項與生態環境有關的多邊公約或議定書,率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向聯合國交存《巴黎協定》批准文書,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2016年,在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聯合國環境署發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報告,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與成效給予高度評價。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資源約束趨緊,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態退化嚴重,環境風險高,不少地區環境承載能力已達或接近上限,一些區域嚴重霧霾天氣頻發,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難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要,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制約。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再次強調,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堅持不懈把生態文明建設向前推進。
二、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抓好的重點任務
黨中央、國務院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藍圖已經繪就,路線圖、時間表已經明確,一定要認真抓好落實。
一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我國國土空間多樣、陸海兼備,各地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一。如何前瞻性地謀劃我國未來十幾億人口、上百萬億元GDP在國土空間的分布,並與有限的水資源、耕地以及其他資源相協調,把該開發的區域高效集約地開發好,從源頭上堵住生態環境先破壞后恢復的口子,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巨大挑戰。為此,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好各類空間規劃和開發建設,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城鎮是國土空間的重要形式。據統計,目前我國城鎮建成區面積約5萬平方公裡,雖然隻佔國土面積的千分之五左右,卻承載了全國近60%的人口和大部分的經濟活動,也是消耗能源資源、排放污染物的主體空間,因此必須實現綠色發展。要認真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同時,要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完善縣域村庄規劃,治理農村和農業污染。
陸地國土空間與海洋國土空間既有統一性,又有相對獨立性。隨著陸地空間資源的減少和土地紅線制度的實施,部分沿海地區過度向海洋要土地、要空間、要資源,帶來了海洋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等問題,自然岸線保有率已不足40%。當前最緊要的是突出陸海統籌,實施好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控制海洋開發強度,強化自然岸線保護管理,嚴格控制陸源污染物排海總量。
二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生態環境問題,是不合理的發展方式造成的。根本改善生態環境狀況,必須改變過多依賴增加物質資源消耗、過多依賴規模粗放擴張的發展模式。無論是改造提升傳統動能,還是培育壯大新動能,生態文明建設領域都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要著力建立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產業體系,大幅提高國民經濟的綠色化程度,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我國傳統產業比重大,資源利用水平低,單位產出的能源消耗較高,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的15%,但每年消耗的能源佔全球1/5以上,消耗的鋼鐵佔到近一半。要嚴格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環境、安全等標准,扎實推進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整治散亂污企業。運用先進適用的節能環保技術,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對傳統產業實施綠色改造。
節能環保產業是綠色發展的新引擎,既能減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壓力,也能創造產值,以更小的成本取得更大的環境和社會效益。我國有世界最大的節能環保市場,有良好的產業基礎。2016年,節能環保產業產值5.3萬億元,涌現出70余家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節能環保龍頭企業,發展勢頭良好。要順應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趨勢,結合“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支柱產業,使環境改善和經濟發展實現雙贏。
三是深化環境污染綜合治理。環境就是民生,藍天也是幸福。人民群眾期盼有更優美的環境,對清新空氣、清澈水質、清潔土地等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隻有繼續推進多污染物綜合防治和環境治理,進一步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水、土壤污染等突出問題,減少排污總量,守住環境門檻,使污染排放降下來,環境質量好起來,生態文明建設才能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我國大氣環境質量在全國范圍和平均水平上總體向好,但某些特征污染物在部分時段、部分地區局部惡化。特別是北方地區,秋冬季重污染天氣頻發,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較大影響。有關研究認為,今后幾年超大范圍、超高濃度、超長時間、超多影響人口的“四超”霧霾污染仍可能繼續。要持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全面深化京津冀等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對大氣重污染成因和治理開展集中攻關,逐步減少和消除重污染天氣,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我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資源量隻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不僅存在資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而且污染型缺水問題也很嚴重,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平亟須提升,湖庫富營養化問題依然突出,部分流域水體污染依然較重。要繼續加強水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重點流域、海域綜合治理,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實施從水源到水龍頭的全過程監管。
我國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不容樂觀,工礦企業及其周邊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化肥、農藥、農膜等投入品使用量多。要開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復,強化風險管控措施,著力解決土壤污染影響農產品安全和人居環境健康兩大突出問題。
四是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系統。目前資源過度開發利用導致的生態破壞問題仍然十分突出,生態空間不斷被蠶食侵佔,荒漠化和石漠化土地佔國土面積近20%,全國森林單位面積蓄積量隻有全球平均水平的78%,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積仍佔1/3以上。20世紀50年代以來,天然陸域濕地面積減少28%。要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系統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特別是實施關系國家生態安全的重點區域生態修復工程,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人類需求既包括對農產品、工業品和服務產品的需求,也包括對生態產品的需求。總體上看,我國工農產品提供能力迅速增強,生態產品提供能力卻在一定程度上減弱。要把提供生態產品作為發展的重要內容,遵循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自然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系統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陸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實施好國土綠化、荒漠化治理等重大工程,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構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長城”。
生物多樣性是寶貴的自然財富,也是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支撐。我國生物多樣性喪失的總體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900多種脊椎動物、3700多種高等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脅。要繼續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強化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積累更多生態財富,嚴防並治理外來物種入侵和遺傳資源喪失。
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發展綠色產業、促進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舉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把生態保護和修復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讓貧困人口通過參與生態保護、發展綠色產業等途徑,實現穩定脫貧。
五是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生態環境問題的背后,是資源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奢侈消費。我國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世界先進水平的2倍,水資源產出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2%。要把節約資源作為破解資源瓶頸約束、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在轉變資源利用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
資源消耗、污染排放是產業和能源結構、技術和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推進節能減排,就抓住了解決資源環境問題的關鍵,也就把握了經濟提質增效的核心。要實施全民節能行動計劃,全面推進工業、建筑、交通運輸、公共機構等領域節能。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強化結構、工程、管理減排,提高全社會資源產出率,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三、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需要重點抓好兩個問題
第一,完善機制。重點是在約束、激勵和問責機制上下功夫,完善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高效長效機制,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
一是強化標准和生態紅線的硬約束。完善的標准體系,是依法管理環境事務、保護生態環境、進行環保執法的基准和標尺。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環境標准發揮著“判定依據、行為規范、技術工具”的基礎性作用,對提高環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至關重要。比如在霧霾治理上,國際經驗表明,制定科學合理的空氣質量標准,是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前提。美國於1987年和1997年先后制定了PM10和PM2.5的國家空氣質量標准,對推動美國大氣環境改善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要加快制定修訂一批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環境質量等標准,實施能效和環保“領跑者”制度,加快標准升級步伐,鼓勵各地依法制定更加嚴格的地方標准,建立與國際接軌、適應我國國情的環境標准體系。
生態保護紅線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2017年年初,中辦、國辦出台了《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但有些地方和部門對生態保護紅線的概念、內涵及管理的嚴格程度,還缺乏足夠認識,有些地方即使劃定了生態紅線,也不嚴格遵守。調查發現,全國近3成的自然保護區正在遭受破壞。要嚴守資源利用上線、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將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健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資源消耗和環境容量超過或接近承載能力的地區,及時採取區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
制定了法規標准、劃定了生態紅線,就要嚴格執行。要強化執法監督,在完善排污許可制度、加強在線監控、建立黑名單、推進信息公開等方面下功夫,切實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和懲罰力度,對踩紅線、闖雷區、突破監管制度的責任主體嚴格追責,對各類環境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二是發揮市場機制的激勵和引導作用。自然資源是有價值的,保護自然、保護生態環境,就是自然資本保值增值的過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發揮經濟政策激勵效應,引導各類主體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動能。
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讓生態損害者賠償、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是調動各方積極性、保護好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像歐盟、美國、澳大利亞等,已經廣泛建立和實施了生態補償機制。這方面,近年來我國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一些地方探索流域生態補償有了積極成效。但總體看,生態保護補償的范圍仍然偏小、標准偏低,保護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動的機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態環境保護行動的成效。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中央深改組第38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要抓好貫徹落實,抓緊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在縱向上,要歸並和規范現有生態補償渠道,加大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在橫向上,建立地區間生態補償機制,引導生態受益地區與保護地區之間、流域上游與下游之間,通過資金補助、產業轉移、共建園區等方式實施補償。
經濟政策包括價格、財稅、金融等調節手段,可以將自然資源的價格扭曲、環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內化到市場主體的經營行為中,調動各方面節約資源、治理環境、保護生態的積極性。價格政策要發揮好“信號燈”作用,加大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實施力度,落實脫硫、脫硝和除塵電價,推行居民用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財政政策要發揮好“四兩撥千斤”的放大作用,中央和地方財政都應加大投入。稅收政策要進一步梳理完善,該加大優惠力度的要加大力度,該調整的要調整。當前,還要做好環境保護稅法的實施准備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決定,環境保護稅法將於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按照稅負平移的原則,實現排污費制度向環保稅制度的平穩轉移,有助於解決排污費征收標准低、執法剛性不嚴、存在行政干預等問題。綠色金融是有效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手段,可以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金融工具,提高綠色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和融資可獲得性。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成長潛力巨大,要加快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推動綠色經濟轉型升級。
構建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四權”交易市場,是激勵節能減排降碳的一項市場化機制安排。需要排放指標的地區和企業可以到市場上購買,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有多余排放指標的地區和企業可以到市場上去出售,獲得收入,這也是一種生態環境補償,有利於體現社會公平正義。目前,內蒙古等7省區水權交易流轉和水權制度建設試點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天津等11個省區市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正在推進,北京等7個省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積累了不少有益經驗,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擴大交易范圍。同時,要繼續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積極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更多社會力量投入生態文明建設。
三是著力加強績效考核和督察問責。由於生態系統具有與經濟系統不同的特點,外部性很強,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必須充分履行職責,更好發揮作用。一方面,通過完善政績考核,強化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指揮棒作用。有關研究表明,2014年因環境退化造成的損失約佔當年GDP的3.4%。但在政績考核體系中,生態環境保護指標所佔比重偏低,一些部門和地方單純以GDP為主導的發展觀仍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要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大幅增加考核權重,不唯經濟增長論英雄。同時,按照中辦、國辦印發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考核辦法》,對生態文明建設成績突出的地區、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獎勵。
另一方面,通過強化督察問責,推動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生態環境保護決不能說起來重要、喊起來響亮、做起來挂空擋。誰破壞了生態環境,誰在環保數據方面造假,就要拿誰是問。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負有責任的領導干部,必須進行嚴肅追責。前不久,中辦、國辦通報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處理情況,嚴肅問責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這是一個典型案例,表明中央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和意志是堅定不移的。同時也提醒我們,把生態環保的任務落到實處,各級黨委、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責無旁貸﹔在生態環保問題上,任何地方和部門都不要抱有任何的僥幸心理。
第二,形成合力。生態文明建設關系每個地區、各行各業、千家萬戶。要把藍圖變成現實,必須發揮制度優勢,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社會共治格局,匯聚起建設美麗中國的強大合力。
一要落實領導責任。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強調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並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對地方和部門來說,以實際行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就是落實和實踐“四個意識”的具體體現。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一把手”要親自抓,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
二要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中曾經闡述,“必須有中央的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同時,又必須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各地都有適合當地情況的特殊”。從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看,很大程度上依靠各地方“你追我趕”迸發出的積極性和競爭力。當前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同樣需要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這些年,很多地方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子,取得了明顯成效。比如,有的地方大力推進美麗省份、美好生活的“兩美”建設,努力將“生態資本”轉變成“富民資本”,培育綠色經濟增長點,取得很大成績。有的地方以休閑旅游撬動“綠色產業”,以特色農業鼓起“綠色錢袋”,以循環低碳打造“綠色園區”,走出了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綠色脫貧路子。
各地在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要干字當頭,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創造性地干,抓住制約本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瓶頸,在生態文明建設和創新中積極實踐,力爭取得更大成績。要及時總結地方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有效模式,加大推廣力度。
三要營造人人參與的社會氛圍。良好的生態環境,人人受益,也要人人參與。要深入持久地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積極培育生態文化、生態道德,使生態文明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把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要從娃娃和青少年抓起,從家庭、學校教育抓起,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意識。要培育綠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推動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要通過典型示范、展覽展示、崗位創建等形式,廣泛動員全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形成全社會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氛圍。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意義重大、任務艱巨。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扎實工作、合力攻堅,堅持不懈、務實求效,切實把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10期)
相關專題 |
· 《行政管理改革》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