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的成功嘗試

——簡評“三新”進校園電視理論片《社會主義“有點潮”》

楊勝群

2017年10月16日15:1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講好中國故事,當前最重要的是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而要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必須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拓展、深化內容,創新形式、手段。最近,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人民網、湖南教育電視台聯合推出的6集電視理論片《社會主義“有點潮”》,在這方面作了成功的嘗試,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明確的問題導向。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最關鍵的是要堅定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發展,使廣大青年學生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社會主義“有點潮”(意即新鮮和美好),但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出現的挫折、曲折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臨的種種挑戰,又使他們對社會主義繼續發展的前途命運不那麼自信。為什麼?主要是對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及其歷史必然性不夠了解,對社會主義根本的科學性和先進性認識不夠。該片以問題為導向,從“烏托邦是座什麼島?”“《共產黨宣言》是本什麼書?”“阿芙樂爾號為什麼開炮?”“南湖紅船為什麼能破浪前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在哪?”“中國夢是什麼夢?”等6個形象設問切入,以社會主義發展各個階段的標志性事件為線索,對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發展的歷史進程作了梳理,努力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理論與實踐發展的大視野中,從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比較中,說明社會主義在人類發展歷史上,始終是最科學的、最先進的。並且,總結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曲折發展的經驗教訓,努力闡明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長久的生命活力,根源在於它不斷吸收社會主義實踐的新鮮經驗和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有益的思想文明成果﹔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之所以出現挫折、曲折,並不是因為社會主義思想和原則不行了,而恰恰是因為人們由於思想停滯僵化等脫離了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和原則所造成的。片中闡發的這些,正是當代青年消除種種困惑,夯實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所需要解決的一些具體的思想認識問題。

二是面對面的對話交流。該片一改過去不少理論片居高臨下、我說你聽的說教架勢,完全採取主持人與主談嘉賓和主持人、主談嘉賓與現場觀眾之間平等、面對面提問答問的對話形式。擔任主談嘉賓的,有長期活躍在群眾中間的老理論工作者,有從事有關理論教學研究的大學教授,還有從學校畢業不久的博士生。他們在對一些理論問題的闡述中,很好地結合了自己的工作、生活經歷與感受,往往讓聽眾、觀眾感同身受。主談嘉賓的談話,大都是採用講故事的方式,用形象生動的故事勾勒歷史,說明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運動發展的脈絡。為了講好故事,片中很多地方運用現代全息投影技術,模擬再現歷史場景,比如當年馬克思與恩格斯一起探討問題、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演說等,讓人可感可觸。為了進一步拉近與青年聽眾、觀眾的距離,主持人和主談嘉賓使用了不少網絡流行詞匯,從而使這場“社會主義有點潮”的對話,不僅有了共同的感興趣的話題,而且有了不少“共同語言”。

三是有理論深度和力度。理論片終歸是理論片,好的理論片必須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理論闡釋力度。該片將史與論較好地結合起來,史論縱橫,在對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發展歷程的系統描述中,對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從單一模式到多種模式發展的標志性理論成果,作了梳理和闡發。特別是對中國共產黨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領導人民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取得的思想成果,和在新的歷史時期領導人民探索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取得的新的理論成果,作了梳理和闡發。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有點潮”,主要“潮”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上。當代青年光有“社會主義有點潮”的感覺是永遠不夠的,而是要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真諦。該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究竟“特”在哪裡,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要義主要在哪裡的問題,從理論、制度、文化等多維角度,集中重點地作了闡述,清楚地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該片鮮活的理論闡釋,對青年學生提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性認識,增強“四個自信”,無疑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啟示。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常務副主任)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綜合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