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受權發布:《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九)

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2017年07月04日09:09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形成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框架,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引領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習近平同志圍繞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全面回答了我國經濟發展怎麼看、怎麼干的重大問題,對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為幫助廣大干部群眾學習、理解、掌握習近平同志關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論述,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了《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該書內容摘自習近平同志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〇一七年三月十二日期間的講話、報告、指示等一百二十多篇重要文獻,分十個專題,共計四百九十四段論述。其中許多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表。該書授權人民網獨家連載,如需請聯系出版單位。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過去十年,中國全面履行入世承諾,商業環境更加開放和規范。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中國的大門將繼續對各國投資者開放,希望外國的大門也對中國投資者進一步敞開。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願通過協商妥善解決同有關國家的經貿分歧,積極推動建立均衡、共贏、關注發展的多邊經貿體制。

——在同出席博鰲亞洲論壇二〇一三年年會的中外企業家代表座談時的講話(2013年4月8日),《人民日報》2013年4月9日

我們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促進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優勢互補,形成引領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開放區域,培育帶動區域發展的開放高地。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推動對外貿易平衡發展﹔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提高國際投資合作水平﹔深化投資、貿易體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規,為各國在華企業創造公平經營的法治環境。我們將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推動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

——《深化改革開放,共創美好亞太》(2013年10月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438頁

做好經濟外交工作,要突出發揮比較優勢這個重點,善於在國際競爭中揚長補短。我們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廣闊的市場空間,還有三萬多億美元外匯儲備,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用的牌。同時,我國人多地少、能源資源緊缺、生態環境惡化,這些因素決定了我們需要更多利用國際資源。我國產能過剩的現實矛盾也需要向國外轉移和依靠國際市場消化。關鍵是要把我們的優勢和劣勢搞清楚,在此基礎上,完善布局,定好政策,搭建有利於發揮優勢的經貿合作平台,以我之優勢對他人之劣勢,以他人之優勢補我之劣勢。在全面對外開放的條件下,發揮優勢也好,彌補劣勢也好,都不是我們關起門來說了算的。要推動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深度參與新的國際經貿談判和規則制定,推動投資和貿易自由化制度安排,使我國人民巧於制造、善於通商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2月10日)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為推進新形勢下改革開放提出的一項重大舉措。要牢牢把握國際通行規則,加快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盡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制度,加快在促進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等方面先試出首批管用、有效的成果。要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引進國際先進經驗,提高服務業能級和水平。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要做點壓力測試,把各方面可能發生的風險控制好,切實防范系統性風險特別是金融風險。

——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014年3月5日),《人民日報》2014年3月6日

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優秀文明成果。中國要永遠做一個學習大國,不論發展到什麼水平都虛心向世界各國人民學習,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容、互鑒、互通,不斷把對外開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同外國專家座談時的講話(2014年5月22日),《人民日報》2014年5月24日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社會化所帶來的商品流、信息流、技術流、人才流、文化流,如長江之水,擋也擋不住。一個國家對外開放,必須首先推進人的對外開放,特別是人才的對外開放。如果人思想禁錮、心胸封閉,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對外開放。因此,對外開放要著眼於人、著力於人,推動人們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識上、技術上走向開放,通過學習和應用世界先進知識和技術,進而不斷把整個對外開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同外國專家座談時的講話(2014年5月22日),《人民日報》2014年5月24日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正在實行從引進來到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的重大轉變,已經出現了市場、資源能源、投資“三頭”對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隻有堅持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1月4日),《人民日報》2014年11月7日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准確判斷國際形勢新變化、深刻把握國內改革發展新要求,以更加積極有為的行動,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4年12月5日),《人民日報》2014年12月7日

要准確把握經濟全球化新趨勢和我國對外開放新要求。改革開放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這已為世界和我國發展實踐所証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乘勢而上,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更高水平的開放格局正在形成。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4年12月5日),《人民日報》2014年12月7日

多邊貿易體制和區域貿易安排一直是驅動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的兩個輪子。現在,全球貿易體系正經歷自一九九四年烏拉圭回合談判以來最大的一輪重構。我國是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和堅定支持者,也是重要建設者和主要受益者。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妥善應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更加需要擴大對外開放。“機者如神,難遇易失。”我們必須審時度勢,努力在經濟全球化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4年12月5日),《人民日報》2014年12月7日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的客觀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積極運籌對外關系、實現對外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我們要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發揮自由貿易區對貿易投資的促進作用,更好幫助我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4年12月5日),《人民日報》2014年12月7日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爭取全球經濟治理制度性權力的重要平台,我們不能當旁觀者、跟隨者,而是要做參與者、引領者,善於通過自由貿易區建設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注入更多中國元素,維護和拓展我國發展利益。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4年12月5日),《人民日報》2014年12月7日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加強頂層設計、謀劃大棋局,既要謀子更要謀勢,逐步構筑起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區網絡,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商建自由貿易區,使我國與沿線國家合作更加緊密、往來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要努力擴大數量、更要講質量,大膽探索、與時俱進,積極擴大服務業開放,加快新議題談判。要堅持底線思維、注重防風險,做好風險評估,努力排除風險因素,加強先行先試、科學求証,加快建立健全綜合監管體系,提高監管能力,筑牢安全網。要繼續練好內功、辦好自己事,加快市場化改革,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4年12月5日),《人民日報》2014年12月7日

要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提高我國服務業國際競爭力。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完善對外投資體制和政策,激發企業對外投資潛力,勇於並善於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開拓市場。要加快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鞏固外貿傳統優勢,培育競爭新優勢,拓展外貿發展空間,積極擴大進口。要樹立戰略思維和全球視野,站在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相互聯系的高度,審視我國和世界的發展,把我國對外開放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4年12月5日),《人民日報》2014年12月7日

要抓住時機進行全球布局。充分利用我國市場潛力、建設能力、資本實力,在全球范圍內爭取能源資源和基礎設施項目,收購優質企業、營銷渠道、核心技術、關鍵設備,吸引一批高端人才,加快產業、企業、裝備走出去步伐,轉移國內部分過剩產能。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2月9日)

現在,我國對外開放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過去是招商引資為主,現在是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過去主要是擴大出口換取外匯,現在是市場、資源能源、投資都離不開國際市場﹔過去只是被動適應國際經貿規則,現在則要主動參與和影響全球經濟治理。在這種條件下,我們必須更加積極地促進內需和外需平衡、進口和出口平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平衡,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2月9日)

要抓住制度創新這個核心,著眼國際高標准貿易和投資規則,在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對國家層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仍需試驗探索的事項,率先探索,充分試驗,為我國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爭取全球經濟治理話語權提供經驗。

——《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015年3月5日)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要堅定不移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堅定不移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定不移引進外資和外來技術,堅定不移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9月15日),《人民日報》2015年9月16日

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障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中國尊重非歧視性規則的國際營商慣例,遵守國民待遇等世貿組織原則,公平公正對待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在內的所有市場主體,歡迎跨國公司同中國企業開展各種形式合作。我們將及時解決外國投資者合理關切,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努力營造公開透明的法律政策環境、高效的行政環境、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尤其是保護好知識產權,為我們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開展合作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

——《在華盛頓州當地政府和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的演講》(2015年9月22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686頁

對外投資遇到一些摩擦屬於正常的營商范疇。任何企業隻要開展經營活動,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在商言商,不能把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矛盾政治化,不要帶著偏見看待中國企業。企業發展當然要競爭,沒有人會把市場拱手讓給競爭對手。我們希望這種競爭是良性的、符合市場規律的,而不要設置一些非經濟、非市場的“彈簧門”、“玻璃門”。同世界上老牌的大公司對比,中國企業走出去還缺乏經驗,在適應各國法律制度、技術標准、市場營銷、人員管理、當地文化等方面的能力需要不斷提高。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中國企業會學到很多,會越做越好。

——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的答問(2015年10月18日),《人民日報》2015年10月19日

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必將回饋國際大家庭。中國一直是國際合作的倡導者和國際多邊主義的積極參與者,將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隨著中國實力上升,我們將逐步承擔更多力所能及的責任,努力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和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的發展不會犧牲別國利益,隻會增進共同利益。中國將同各國一道,逢山開路、遇河架橋。世界上的路,隻有走的人多了,才會越來越寬廣。

——《共倡開放包容,共促和平發展》(2015年10月21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9頁

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人類社會最終將從各民族的歷史走向世界歷史。現在,我國同世界的聯系空前緊密,我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世界經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都是前所未有的。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條件下,我們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建設,而是要善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同時,我們要堅決維護我國發展利益,積極防范各種風險,確保國家經濟安全。這其中有很多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5年11月23日)

重視海外安全,維護好海外利益。我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形成的資產規模迅速擴大,我國公民出境人數迅速增加。我國海外資產總量已達六萬四千億美元,在境外設立企業約二萬九千七百家,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八千八百二十六億四千萬美元,我國公民年出境旅游人數達一億人次左右。國際安全形勢很復雜,而我們在國際上基本是不設防的,也沒有什麼有效手段。遇到重大風險可以集中撤僑,但對活動在全球各地的我國公民和法人,我們的安保能力十分有限。要說短板,這也是我們的一個突出短板。我們要加緊研究、加大投入、加強防范,逐步提高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保護海外我國公民和法人安全,保護我國海外金融、石油、礦產、海運和其他商業利益。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2月18日)

要堅持全球化戰略思維,這次結構性改革必須有國際視野,更堅定地擴大對外開放。我多次強調,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一旦打開,就不可能關上,開放程度會越來越大,開放水平會越來越高,介入全球化能力會越來越強。

——《圍繞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做好當前經濟工作》(2015年12月18日)

對外開放方面,要繼續抓好優化對外開放區域布局、推進外貿優進優出、積極利用外資、加強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開展國際並購、加快自貿區及投資協定談判、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等工作。

——《圍繞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做好當前經濟工作》(2015年12月18日)

要改善國內投資環境。我國保持了利用外資增長好勢頭,同時一些外資卻在撤離,對這個問題要高度重視。比較優勢轉化是引起外資退出的一個原因,但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有的同志認為,我國綜合國力強了,外資沒用了。這個認識不符合我國長遠發展利益。對外開放是我們的基本國策,不僅要堅持,而且要更好堅持。我這裡講的是一個大道理,有的部門有些小道理,可能都有理,但小道理必須服從大道理。要創新和改善利用外資環境,高度重視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高度重視保護知識產權,對內外資企業要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努力保持我國利用外資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圍繞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做好當前經濟工作》(2015年12月18日)

二十年前甚至十五年前,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今天反而是我們被認為是世界上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積極主動同西方國家形形色色的保護主義作斗爭。這說明,隻要主動順應世界發展潮流,不但能發展壯大自己,而且可以引領世界發展潮流。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22頁

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是制度創新。要對照國際最高標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貿易區,深化完善基本體系,突破瓶頸、疏通堵點、激活全盤,聚焦商事制度、貿易監管制度、金融開放創新制度、事中事后監管制度等,加快建立同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率先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加快形成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

——《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016年3月5日)

要增強我們引領商品、資本、信息等全球流動的能力,推動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增強參與全球經濟、金融、貿易規則制訂的實力和能力,在更高水平上開展國際經濟和科技創新合作,在更廣泛的利益共同體范圍內參與全球治理,實現共同發展。

——《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2016年5月3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2-13頁

中國人民深知,中國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願意以自己的發展為國際發展作出貢獻。中國對外開放,不是要一家唱獨角戲,而是要歡迎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謀求勢力范圍,而是要支持各國共同發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后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21頁

一個國家強盛才能充滿信心開放,而開放促進一個國家強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就充分証明,對外開放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們要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樹立全球視野,更加自覺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全面謀劃全方位對外開放大戰略,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8月17日)

我們將繼續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我們將加大放寬外商投資准入,提高便利化程度,促進公平開放競爭,全力營造優良營商環境。同時,我們將加快同有關國家商簽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推進國內高標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在有序開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開放國內資本市場的同時,我們將繼續推動人民幣走出去,提高金融業國際化水平。

——《中國發展新起點,全球增長新藍圖》(2016年9月3日),《人民日報》2016年9月4日

共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常言說,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面對世界經濟形勢的發展演變,全球經濟治理需要與時俱進、因時而變。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平等為基礎,更好反映世界經濟格局新現實,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確保各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

——《中國發展新起點,全球增長新藍圖》(2016年9月3日),《人民日報》2016年9月4日

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開放為導向,堅持理念、政策、機制開放,適應形勢變化,廣納良言,充分聽取社會各界建議和訴求,鼓勵各方積極參與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機制封閉化和規則碎片化。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合作為動力,全球性挑戰需要全球性應對,合作是必然選擇,各國要加強溝通和協調,照顧彼此利益關切,共商規則,共建機制,共迎挑戰。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共享為目標,提倡所有人參與,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獨大或者贏者通吃,而是尋求利益共享,實現共贏目標。

——《中國發展新起點,全球增長新藍圖》(2016年9月3日),《人民日報》2016年9月4日

當前形勢下,全球經濟治理特別要抓住以下重點:共同構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維護世界經濟穩定大局﹔共同構建開放透明的全球貿易和投資治理格局,鞏固多邊貿易體制,釋放全球經貿投資合作潛力﹔共同構建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動全球綠色發展合作﹔共同構建包容聯動的全球發展治理格局,以落實聯合國二〇三〇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目標,共同增進全人類福祉!

——《中國發展新起點,全球增長新藍圖》(2016年9月3日),《人民日報》2016年9月4日

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保護主義政策如飲鴆止渴,看似短期內能緩解一國內部壓力,但從長期看將給自身和世界經濟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二十國集團應該堅決避免以鄰為壑,做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倡導者和推動者,恪守不採取新的保護主義措施的承諾,加強投資政策協調合作,採取切實行動促進貿易增長。我們應該發揮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輻射效應和帶動作用,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深入參與全球價值鏈,推動全球經濟進一步開放、交流、融合。

——《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2016年9月4日),《人民日報》2016年9月5日

開放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出路。我們要遵循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順應當今時代發展潮流,推進結構性改革,創新增長方式,構建開放型經濟,旗幟鮮明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我們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以推進經貿大市場、金融大流通、基礎設施大聯通、人文大交流為抓手,走向國際開放合作最前沿,在國際舞台上積極發揮引領作用。

——《堅定信心,共謀發展》(2016年10月16日),《人民日報》2016年10月17日

著力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堅持互利共贏。我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隻會越開越大。我們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創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我們將加大放寬外商投資准入,推進國內高水平高標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完善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促進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我相信,隨著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的持續推進,中國投資軟環境將更開放、更寬鬆、更透明,為外資企業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我們將鼓勵更多企業走出去,擴大對外投資,搭建互利共贏合作新平台。我們將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盡早結束談判。

——《深化伙伴關系,增強發展動力》(2016年11月19日),《人民日報》2016年11月21日

中國將堅持走共同發展道路,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踐行正確義利觀,將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一起實現共同發展。中國將繼續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堅定支持增加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治理體系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同舟共濟、揚帆遠航,共創中拉關系美好未來》(2016年11月21日),《人民日報》2016年11月23日

全球市場已經形成一個整體,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實體經濟振興要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努力在國際分工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要正確處理原始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關系,抓住和用好海外並購重組機會,推動價值鏈從低端向中高端延伸,更深更廣融入全球供給體系。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2月14日)

要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增強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要改善貿易結構,提高一般貿易水平和加工貿易質量,完善鼓勵出口政策,妥善應對各種貿易摩擦。要建設法治化的市場營商環境,加強引進外資工作,堅持引資引技引智並舉,更好發揮外資企業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2月14日)

歷史地看,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國家人為造出來的。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

當然,我們也要承認,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當世界經濟處於下行期的時候,全球經濟“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變小了,增長和分配、資本和勞動、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會更加突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會感受到壓力和沖擊。反全球化的呼聲,反映了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足,值得我們重視和深思。

——《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2017年1月17日),《人民日報》2017年1月18日

當年,中國對經濟全球化也有過疑慮,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也有過忐忑。但是,我們認為,融入世界經濟是歷史大方向,中國經濟要發展,就要敢於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遠不敢到大海中去經風雨、見世面,總有一天會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國勇敢邁向了世界市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嗆過水,遇到過漩渦,遇到過風浪,但我們在游泳中學會了游泳。這是正確的戰略抉擇。

——《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2017年1月17日),《人民日報》2017年1月18日

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

——《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2017年1月17日),《人民日報》2017年1月18日

堅持協同聯動,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每個國家都有發展權利,同時都應該在更加廣闊的層面考慮自身利益,不能以損害其他國家利益為代價。

我們要堅定不移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在開放中分享機會和利益、實現互利共贏。不能一遇到風浪就退回到港灣中去,那是永遠不能到達彼岸的。我們要下大氣力發展全球互聯互通,讓世界各國實現聯動增長,走向共同繁榮。我們要堅定不移發展全球自由貿易和投資,在開放中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打貿易戰的結果隻能是兩敗俱傷。

——《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2017年1月17日),《人民日報》2017年1月18日

中國將積極營造寬鬆有序的投資環境,放寬外商投資准入,建設高標准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強產權保護,促進公平競爭,讓中國市場更加透明、更加規范。預計未來五年,中國將進口八萬億美元的商品、吸收六千億美元的外來投資,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七千五百億美元,出境旅游將達到七億人次。這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市場、更充足資本、更豐富產品、更寶貴合作契機。對各國工商界而言,中國發展仍然是大家的機遇。中國的大門對世界始終是打開的,不會關上。開著門,世界能夠進入中國,中國也才能走向世界。我們希望,各國的大門也對中國投資者公平敞開。

——《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2017年1月17日),《人民日報》2017年1月18日

中國將大力建設共同發展的對外開放格局,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構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區網絡。中國一貫主張建設開放透明、互利共贏的區域自由貿易安排,而不是搞排他性、碎片化的小圈子。中國無意通過人民幣貶值提升貿易競爭力,更不會主動打貨幣戰。

——《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2017年1月17日),《人民日報》2017年1月18日

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發展是第一要務,適用於各國。各國要同舟共濟,而不是以鄰為壑。各國特別是主要經濟體要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兼顧當前和長遠,著力解決深層次問題。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創新驅動,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力、釋放社會創造力。要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支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性的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如果搞貿易保護主義、畫地為牢,損人不利己。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7年1月18日),《人民日報》2017年1月20日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要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上海要解放思想、勇於突破、當好標杆,對照最高標准、查找短板弱項,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進一步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亮明我國向世界全方位開放的鮮明態度。

——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017年3月5日),《人民日報》2017年3月6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分享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學習路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