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煜偉
2017年03月27日15:0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同事是一位精致利己主義者,他總能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問心無愧”的托詞,每次挂在嘴邊的口頭禪是,“心理學上有句話叫‘所有向外求的愛,都不牢靠。’所以,我要學會愛自己。”於是,愛自己,就成了同事精致利己的擋箭牌,平時工作,別人幫她可以,她幫別人不行﹔崗位辛苦,就申請調換崗位,美其名曰“在哪都是奉獻”……一切精致利己的事情,在她看來,都是理所當然。
精致的利己主義這個說法,起初來自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教授。后來,這個概念的外延擴大了。顧名思義,就是一切活動都以利己主義為核心的人。而我們所倡導的愛自己,實際上是成為更好的自己,是學會自愛,懂得自信,明白利他,但在某些人眼裡,卻將它產生誤讀,與利己劃上了等號。生活中,他們總以“愛自己”名義,做著一切精致利己的事,在面臨利益取舍時,總有人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視作真理﹔工作中,總有人覺得,隻有“高調做事”領導才會賞識﹔婚姻中,擇偶對象一定要找以后能幫到自己的,哪怕沒有真愛,哪怕婚姻畸形﹔就是路上偶有摔倒的老人,扶不扶都成了路人愛惜自己羽毛的良心拷問……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的背后,其實是價值觀的扭曲和道德的沒落,這並不是真正的“愛自己”,而是實實在在的“害自己”。
試想,倘若人人都以“愛己”的名義去做損人利己之事,那麼,“愛己”之人是否也會有一天被他人所利用,成為他人利己的墊腳石?再或者,有的人因為太“愛己”,做出違法亂紀之事,豈不是會落得身陷囹圄的下場?欒慶偉、袁衛華等等貪官的落馬,不就是現實的教訓嗎?
愛自己和精致利己歸根結底是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因為,愛自己中,是有利他主義存在的,實際上,無論個人利益還是公共利益都與具體的個人利益相聯系,二者本並不沖突,追求個人利益是自我價值的要素之一,而要實現這一自我價值,與利他主義的存在不無關系,甚至利他主義的實現有助於個人利益的實現,因此利己主義是有條件、有限度的,當突破這一限度,愛自己就會成為精致利己的托詞。
有句話說得好,“愛他人如同愛自己。”真正的愛是內在創造力的表現,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初心,無論是焦裕祿、楊善洲等優秀黨員,還是孫家棟、李萬君、潘建偉等感動中國人物,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愛自己所展現出來的自信、自尊和自我努力,是讓自己變得更好,讓他人變得更好的偉大實踐,所以,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就應該學習這樣的愛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將它視作精致利己、推避求全的“盾牌”,如此,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陽光,獲得幸福。
相關專題 |
· 網評精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