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竹立家:思政工作要回應時代關切

2017年03月20日13:48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改革與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新階段,改革的目標、任務、基本價值、關鍵議題和面臨的現實問題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增強。在這種狀況下,要應對“改革與發展”的復雜局面,破解“改革與發展”的關鍵難題,形成全社會高度一致的價值共識、改革共識、發展共識,真正實現“以人民為主體的發展”和“發展是人民共享的發展”這一社會主義的發展理念,堅定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信仰”,切實有效的“思政工作”對推進和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思政工作要適應當代文明轉型要求

從人類文明發展史的語境來看,中國人的當代敘事非常精彩。通過近40年的努力,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的歷史時期,無論人們願意不願意,中國作為當代世界的核心國家,正在成為“世界新秩序”和“文明新形態”的重要塑造者,成為人類擺脫當代“文明困境”的重要推動者。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以科技進步為基本推動力,以全球化和信息化為主要特征的當代世界發展進入快車道,“文明轉型”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重要趨勢。世界利益格局的分化、重構、重組出現日新月異、令人眼花繚亂的快速變化,“中國融入世界”和“世界融入中國”的雙向交流、滲透、切入、流播速度也在加快。可以說,全球化和信息化所帶來的一個重要事實是, 中國作為一個1 3 億人口的大國的“現代性介入”,不但改變了我們自己,也在改變著世界,並深刻地影響著人類文明的未來走向。

毋庸置疑,全球化信息化所帶來的不同文明之間的物流、人員流動、信息流的相互流動,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改變了已有的世界圖景,“地球村”的概念日漸清晰,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康德式命題”具有了緊迫的現實意義,人們再也不可能抱著“犬儒主義”心態獨善其身,人類事務的相互聯系、影響、制約正在成為一種常態化趨勢,文明的“話語權”之爭會日益激烈,資本主義的“文化霸權”日漸式微,隨著社會主義道路給中國帶來的繁榮昌盛,所謂“意識形態終結”的神話不攻自破。過去30多年來在“新自由主義”倡導下的世界秩序,由於不公正、不平等和財富高度集中的加劇,在最近一段時間正在陷入破敗、衰退、力不從心的境況之中,對“新自由主義”的反思和“不信任”正在成為全球性現象。

這就是說,在按照新自由主義價值所塑造的一個“不公正的世界”上,人類“物質財富的增長”與“精神世界的空虛”相攜而來這一相映成趣的事實,使當代人類深深地陷入“文明的困境”之中。消費主義、虛無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的流行不僅在銷蝕人類理性,而且也在蠶食人類的心性,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正在把人類帶入一個“價值空白地帶”,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虛偽性”和“欺騙性”使人類文明面臨著越來越大的風險,也使這個世界處於越來越大的動蕩不安、前景難料之中。就當今世界的發展態勢來看,資本主義價值所主導的世界體系,正在把人類文明導向“死胡同”,文明處於艱難的抉擇之中。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成功實踐及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大國的迅速崛起,為人類文明前景提供了理念、制度、道路和發展模式的選擇,極大地強化了社會主義理念在當代文明中的地位,增強了中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在當前人類文明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段,思政工作要站在人類文明的高度“講好中國故事”,而要講好“中國故事”,就必須突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鮮明性特征,讓世界更了解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認同和支持中國為建立一個公正、合理、和諧、和平的“新世界”所做出的努力。同時,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思政工作也必須注重“話語方式”的研究,要用世界聽得懂、願意聽的方式發聲,這就要求思政工作還要重視人類文明所追求的“共同價值”研究。我們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從根本上體現和反映了人類的“共同價值” , 隻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和人類的“共同價值”融為一體,才能使“中國表述”具有世界意義,也才能真正確立中國在引領人類文明未來方向上的“話語權”。

思政工作要適應中國社會轉型要求

與人類“文明轉型”相一致,中國“社會結構性轉型”在過去近40年的改革開放進程中取得巨大的進步,不僅如此,隨著社會結構轉型的加快,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正在從傳統社會邁向一個“現代性社會”,這是目前中國社會狀況的總特征,也是未來發展的總趨勢。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現代性的增強,我們也出現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社會現代化進程中所必須面對的共同問題,即一方面是整個社會物質財富的大幅增加和人們富裕程度的提高,整個社會的“物質匱乏”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另一方面,伴隨社會物質財富增加而來的“利益分化”乃至固化現象強化了“社會分層”,加劇了社會的不公正性,這種狀況逐步淡化了人們的“改革與發展共識”,消解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前景預期,破壞了社會的良性運行。因此,行之有效的思政工作必須面對社會主義改革進程中所出現的“新現實”,加強思政工作中的社會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增強社會主義理論對現實的“解釋力”“穿透力”。隻有這樣,思政工作才會深入人心,社會才會形成穩定的價值共識和改革共識。

現代化過程中的利益分化和社會分層現象以及整個社會知識素質和信息傳播速度的大幅度提升,造成的一個基本事實是人們的需求多樣化和“價值的多元化”。必須清醒認識到,現代化帶來的一個必然結果不僅是社會財富的增加和人民生活的富裕,而且也帶來人們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的增加,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特性,人從傳統到現代的穿越,最顯著的變化是價值追求和精神面貌的變化。因此,面對當代中國“社會生態”的現實境況,思政工作在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同時,必須對當代中國人所面對的現實狀況進行認知、分析和研究,在當代人對安全感、認同感、歸屬感、權利感、尊重感的需求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應加強對淨化人的心靈及社會和諧穩定有益的一些“合理價值”進行宣傳和教化,如中國傳統價值中的合理成分、人類的一些“共同價值”等,隻有這樣,才能逐步舒緩當代人的社會焦慮感、浮躁感、價值虛無感等“現代性不適症”。

利益分化、社會分層、價值多元化等復雜多樣的社會現實,伴隨中國改革步入深水區和改革的難度增大的發展狀況,對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社會轉型期這一關鍵時期,如何實現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共享發展,思政工作承擔著重要責任。這就不僅要求思政工作在方式、方法和手段上面臨轉型,學會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服務,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深入人心,而且也要求在內容上進行創新,運用社會主義理論的解釋力和邏輯力量,發揮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開放性特征,利用好人類文明所創造的一切“合理價值”,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與穩定服務。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中國社會的快速轉型和信息流的急劇增加必然帶來人們的集體心理及集體意識發生重大變化,人們選擇、接受、相信一種價值觀念的渠道及平台呈現多元化趨勢,人們對現實的直接的、切身的感悟和思考成為形成確定價值觀、人生觀的基本推動力。因此,要提高思政工作的實效性,就必須既要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正確方向,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教育,弘揚社會主義社會的正能量﹔還要具有嚴肅的“社會批判能力”,從“問題意識”出發,對現實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與社會主義社會的原則和價值不相符合的現象進行“理性批判”,以疏導、舒緩、平息社會公眾心中的“價值疑惑”,營造“社會信任”的大環境。可以說,具有針對性的、具體的、差異化和個性化的思政工作,是回應時代要求和實現有效性的根本路徑。

思政工作要服務於“公平正義”社會建設

在“自由主義”發展模式面臨破局、難以為繼的境況下, 以意識形態為核心的理論之爭、價值之爭、制度之爭、道路之爭日趨激烈。強調“公平正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文明進步的重要選項,在這樣一個新時代的大格局、大背景下,思政工作必須突破以往的思想政治宣傳教育層面,放大視野、拓寬范圍、提升層次,既要深入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加強政治理論創新的力度,從理論上回應時代關切,破解文明困局,又要強化對中國發展現實的價值關切,加強問題意識和對策研究,形成對社會突出問題的理論解釋力,對公眾關心的重大改革事項的心理說服力,對整個社會政治理念及政治信仰的全面影響力,從而促使思政工作向“智庫型”方向轉變,成為推進社會主義公平正義建設和營造良好社會生態和政治生態的重要力量。

人是環境的產物,人的價值、信仰和社會態度、生活態度的形成,主要來源於人行為和活動其中的社會環境。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巨量信息流的泛濫和不同價值之間的“對沖效應”,極大地動搖了人們追求“生活意義”的精神和價值基礎,降低了人們對“有意義的生活”的認知和分辨能力,導致一些現代人的精神狀態隻能靠碎片化的“心靈雞湯”勉強維持。要消除這種狀況,思政工作就必須注重對人的穩定的價值和信仰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的生活環境、制度環境的研究,關注社會生態的變化,提升對改革進程中“公共政策”的價值評估能力,使“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成為夯實人們社會主義價值信仰的基礎和源泉。

在人類文明形態重塑的時代條件下和中國社會的重要轉型期,要使社會主義的價值和理念在實踐中得到落實,變成人們在公共生活領域中的行為規則和習慣,思政工作必須重點研究新時期“價值與制度”的相互關系問題,研究在社會主義社會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如何通過“價值植入”的制度和政策引導,以環境的熏陶逐步改善人的心靈,確立人的社會良心,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因此,面對時代關切和問題,在社會物質財富日益豐富和人民群眾“生活意識”逐漸增強的情況下,思政工作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從人民群眾的需求和願望出發,提供人民群眾迫切需求的“精神產品”,在制度和政策的“價值輸出”上下功夫,使思政工作朝著“智庫型”方向發展。

這就是說,未來的思政工作,不僅要繼續注重理論和思想教育方面的宣傳工作,而且要對制度建設過程中的“價值導向”問題進行研究,推進社會主義理想在制度和政策上的落實,並通過實實在在的制度強化和政策引導,讓人民群眾通過切身感悟,切實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並進而體驗、領悟、接受社會主義的理想與價值,心悅誠服追求社會主義信仰,形成全社會良好的政治文化、道德文化、審美文化環境和氛圍,隻有這樣,才能最終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

(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責編:楊文全、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