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思想縱橫)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肖凌之

2017年03月14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思想縱橫)

  治國之要,惟在得才。習近平同志在今年兩會上強調,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廣開進賢之路,把各方面知識分子凝聚起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這番情真意切的話語,既是一股春風,給我國廣大知識分子以極大的鼓勵和溫暖﹔又是一盞航標燈,為全黨全社會如何正確對待人才指明了方向。

  人才,通俗地理解,就是能科學運用知識與技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人。那些用出類拔萃的聰明才智為人民、為國家、為民族謀福祉,具有濃厚家國情懷和強烈社會責任感,重道義、勇擔當的人,還可稱之為英才、雄才和偉才。他們是社會的精英、人民的驕傲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也是地方發展和企業壯大的第一資源、核心要素。人才薈萃、人盡其才,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根本。我們黨歷來重視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之所以能順利推進,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培養和造就了大批人才。

  在人才問題上,最理想的局面是人才輩出、人才濟濟,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形成這一喜人局面,關鍵是落實好習近平同志關於人才工作的一系列要求,真正做到識才、愛才、用才、容才、聚才。在具體實踐中,需要我們像園丁一樣對待人才的“園林”,精心栽培、精心施肥、精心修剪、精心呵護,讓其中的“樹木”茁壯成長、成材,讓人才的“園林”郁郁蔥蔥、充滿生機和活力。

  以長遠的眼光育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需待七年期。”人才培養是長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必須克服隻用不育、竭澤而漁等短視行為,用長遠眼光和戰略思維對待人才培養,從娃娃抓起,從教育抓起,從培訓抓起,從實踐鍛煉抓起,從探索各行各業的人才成長規律抓起,做到該投入的不吝嗇、該保証的不缺失。惟有如此,才能確保人才不斷、事業永新。

  以欣賞的眼光識才。人才並不等於全才。絕大多數人才只是某一領域或某個方面的行家裡手,而且往往具有自己的個性,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缺點或缺陷。如果用求全責備或一成不變的眼光來看待人才,那這個世界上可能就沒有幾個人才。隻有根據事業發展的需要,看長處、看亮點、看未來、看是否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才能看得見人才、用得好人才,人才也才樂於一展身手、奉獻自己的才華。

  以寬廣的胸襟容才。人才大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有真知灼見、獨到之處。我們要充分信任人才,重要工作和重大決策廣泛征求人才的意見和建議。即便是批評,隻要出發點是好的,就熱忱歡迎,對的就積極採納﹔即使其觀點是片面甚至是錯誤的,也要在包容的基礎上加強溝通。以寬廣的胸襟對待人才,做人才的摯友、諍友,做到集思廣益、從善如流,就能把更多的人才凝聚在黨的旗幟下。

  以過人的膽識用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是我國古人在用人問題上的經驗之談。一旦看准了人才,就應排除流言蜚語的干擾、摒棄狐疑猶豫的心態,大膽為人才搭設舞台、提供平台,為其創造大顯身手的機會,讓人才充分施展抱負,並為有擔當的人才擔當、為敢負責的人才負責,消除人才干事創業的后顧之憂。

  以科學的機制聚才。聚才用才需要“伯樂”,更需要科學的制度與機制。從根本上說,隻有建立健全識才、選才、用才的科學制度,為人才在工作上提供強大支持、在生活上提供有效保障,營造公平、公正和風清氣正的選人用人環境,才能形成見賢思齊、群賢畢至的良好局面。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