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特別關注

學習路上

學者解讀習總書記談“三農”創新: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人民網記者 萬鵬

2017年03月09日08:2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編者按:昨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代表團,參加該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的審議,就“創新創造”、“新型職業農民”、“脫貧攻堅戰”等幾方面工作提出要求。就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等多位學者在接受人民網理論頻道記者專訪時認為,總書記再談創新發展,脫貧攻堅、農業發展“點睛”,以小見大,立意深遠,實則也是針對當前中國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提出的具體對策。

“創新”——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歷史機遇

“針對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目標、戰略、短板選准課題,形成更具激勵性的制度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時提出“扎實開展創新創造”,這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的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

抓住創新創造的機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主要標志和顯著特征,因此,創新發展的核心是推動科技創新。盡管我國科技事業突飛猛進,但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著很大差距。面對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習總書記指出,“要急起直追,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歷史機遇”。今天,隻有順應這一趨勢,才能抓住難得的機遇,才能在引進的基礎上實現我國科技事業的跨越式發展,這樣,才能增強我國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

選准創新創造的課題。除了基礎性研究之外,科技創新必須堅持現實問題導向的原則,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科技進步的社會功能。因此,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針對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目標、戰略、短板選准課題”的要求,圍繞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大需要開展科技攻關,這樣,才能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以更好地造福人民群眾。例如,圍繞綠色、有機、無公害的農產品供給開展科技攻關,才能為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同樣,圍繞軍民融合高科技產業開展科技攻關,能夠有效促進軍企和民企的協調發展,能夠有效提升我國的總體實力。

完善創新創造的環境。制度環境對於科技事業發展至關重要。隻有統籌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才能為科技創新提供適宜的制度環境。目前,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形成更具激勵性的制度環境”的要求,尊重科學、技術、工程各自運行規律,大力推動科技體制改革,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激發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創新科技投入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時,關鍵是要尊重科技人才的創新自主權,形成允許科技工作試驗失敗的環境和政策,同等關愛和平等使用各類人才,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廣大科技人才的創新創造的熱情和活力。

總之,扎實開展創新創造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多方面做出努力。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雲飛)

“轉變”——從“身份農民”轉變到“職業農民”

“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形成農業農村改革綜合效應,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要“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指出了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一條新思路、新舉措。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農村和農業發展靠的不是職業農民,而是“身份農民”,即在戶籍制度體系下,由於無法取得城鎮戶籍身份而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的農民,這樣一種“農民”不是自主擇業的結果。正因為如此,許多農民雖然身在農村、干在農業,孜孜以求的卻是“跳農門”。要他們安心農業尚且很難,要他們“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就更是勉為其難了。這樣一種農業體制雖然能夠利用農村人口的人數優勢在一定程度上保証農業產出的總量,但勞動生產率並不高,從長遠來講是不可持續的。特別是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大量農村人口移居城市,再依靠“身份農民”發展農村和農民顯然是難以為繼了。

“職業農民”概念的提出,意味著“農民”是一種自由選擇的職業,而不再是一種被賦予的身份。從經濟角度來說,它有利於勞動力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的優化配置,有利於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尤其是在當前人口紅利萎縮、勞動力資源供給持續下降的情況下,更是意義重大﹔從政治和社會角度來說,它更加尊重人的個性和選擇,更能激發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從當前來看,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一個突出的瓶頸是怎樣打破原來城鄉二元分割的戶籍體系,讓全體國民能夠真正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自主擇業。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馮仕政)

“改進”——脫貧攻堅動員和幫扶方式

“改進脫貧攻堅動員和幫扶方式,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習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就精准扶貧提出了明確指示和具體要求,構建“全過程都要精准”和“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更是高屋建瓴而又切中實質、科學可行。

精准扶貧作為實現國富民強、偉大民族復興的首要任務和核心系統工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把“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視為“我們黨立下的軍令狀”。同時,精准扶貧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更是關乎黨、國家和政府的公信力問題。為此,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切實有效政策出台,全國上下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也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贊譽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隨著精准扶貧工作的持續而深入進行,脫貧工作難度的不斷加大,則需要更加精細、更加精准、更加系統,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准”。所以,精准扶貧作為系統工程,不僅重視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還要重視全局和系統,應該是一個“全過程的精准扶貧”。

精准扶貧、精准脫貧、防止返貧的持續而深入進行需要構建長效機制。這不僅要充分考慮對口幫扶、派駐干部、績效激勵和人員交流等問題,也要考慮如何整合涉農資金,如何通過科技扶貧和產業扶貧等一系列問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而具體的提出了“增強‘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堅決制止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王叢虎)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