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中國發展觀察》

智庫合作是中海經貿發展重要支撐

本刊記者 張 倪 高妍蕊

2017年02月10日14:25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如今,海灣六國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石油進口來源地、全球第二大承包工程勞務市場和第二大工程建設市場,中國則是海灣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近年來,雙方在經濟、文化、外交、能源、科技等領域的交往愈來愈密切。但相較於其他領域而言,雙方智庫的交流與合作仍相對有限。

在2016年12月17日召開的“中國—海灣國家經濟合作智庫峰會”上,來自中央政府部門、知名智庫機構、企業界以及外方代表們,重點圍繞“中國—海灣國家經濟合作戰略對話與智庫作用”這一主題,就當前中海經貿關系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著力加強中海雙方智庫深入合作等問題,展開了交流對話。

中海經貿合作已打下堅實基礎

“誠如外交部副部長張明在致辭中所說,阿拉伯國家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天然和重要合作伙伴。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下稱海合會)更是‘一帶一路’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國家發改委西部司“一帶一路”協調推進處處長孫雪珍在發言中表示,無論是從橫跨亞歐非大陸的獨特地理位置層面,還是從能源資源合作層面,抑或是從雙方一向良好的政治互信及經貿往來基礎層面看,海合會國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都是不言而喻的。其中,中海共建“一帶一路”更是成為當前及今后雙方經貿合作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當前,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我國已經與海合會國家打下了堅固的合作基礎。

孫雪珍表示,從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至今,設在國家發改委的“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始終致力於將海合會國家作為重要的發展方向,目前已形成非常堅實的合作基礎。“作為海灣地區最主要的政治經濟組織,海合會成員國包括阿聯酋、阿曼、巴林、卡塔爾、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六國。其中,科威特與卡塔爾都已與國家發改委簽署了部門間協議﹔習主席訪問沙特期間,兩國已簽署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和開展產能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阿聯酋與中國建立了中國—阿聯酋共同投資基金,這也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產業投資領域的重要項目。”

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李光輝進一步介紹了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海經貿合作已取得的積極進展與成果。李光輝說,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與海合會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不斷加強。2010年至2013年,中海雙邊貿易額從432.2億美元增加到1653億美元,三年間增長了3.8倍。2016年1至10月,中海雙邊貿易額已達914.8億美元。在海合會國家整體對外貿易當中,中海貿易佔比從2010年的6.8%提高到2013年的10.5%,再到2015年的25%左右。“這樣大的提升意味著中國在海合會國家經貿合作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顯。”

在投資領域,近年來中國對於海合會六國直接投資呈現出較快增長態勢。2010年至2015年,投資流量從4.3億美元上升至19.7億美元,年均增速達到35.6%。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在海合會投資存量達到82.4億美元,是2010年的近5倍。與此同時,海合會各成員國對中國的投資也在不斷增加,雙方相互投資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

海合會六國是中東地區重要的工程承包市場。李光輝介紹,近年來,中國在基礎設施領域與之展開了諸多勞務合作項目,在阿聯酋、沙特等國的工程承包市場開拓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2015年,中國在海合會國家完成工程承包營業額總計116.5億美元,佔當年中國海外工程承包營業額的7.56%﹔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118.7億美元,佔新簽工程對外承包合同總額的5.65%。

沙特國王石油研究中心總裁薩馬爾•阿爾什干在發言中重點談及了近年來中沙兩國以及海合會國家與中國的經貿往來的進展與成果。

薩馬爾•阿爾什干介紹,近年來,海合會與中國的貿易關系成為當前全球增長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雙邊貿易關系。以沙特為例,在過去25年中,中國與沙特之間的貿易增長超過50倍。2015年,中國已經成為沙特最大的出口目的國,也是沙特最大的進口來源國。

同時,截至2014年,中國已經成為海合會國家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也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總計超過1000億美元。到2020年,中海貿易總額將會超過2750億美元。值得關注的是,這樣的貿易關系非常平衡,中國對海灣地區的出口以及海灣對中國的出口基本持平。“對於海灣國家來說,中國既是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也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這樣的關系當然是基於兩個地區非常明顯的比較優勢,我們從中國進口的主要是工業制成品,向中國出口的是石化燃料和相關能源產品。目前,這樣的貿易關系仍在不斷深化與擴展之中。”

薩馬爾•阿爾什干認為,中沙之間、中海之間的貿易關系今后仍有進一步拓展的潛力,包括在能源領域和非能源領域。“我國提出的宏大轉型計劃——‘沙特2030願景’已經公開向大家宣告了我們的轉型目標。”

中聯部三局副局長張建衛在發言中指出,盡管中海關系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正處在發展機遇期,但仍有很多現實問題與挑戰有待今后重點解決。

張建衛建議,首先,今后中國與海灣國家之間的政治互信基礎仍須進一步夯實。中國與海灣國家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海灣國家展現了很高的積極性及參與度,已有三個國家與中方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但在接觸過程中也發現,一些海灣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仍存有疑慮。有觀點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僅僅體現了中方在經濟合作領域的重視,對中海政治對話與安全合作的重視程度還遠不夠。還有觀點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受牽制於西方,海灣國家面臨選擇站隊、左右為難等。究其原因還是受中海雙方政治體制、意識形態、社會文化、傳統所限,導致雙方深層次的認識仍顯不足,相互了解、理解、信任的基礎還有待加強。

第二,民意溝通仍須進一步加強。海灣國家民眾對中國的認知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的認識仍相對有限,很多人還存在一定疑慮。有人認為,中國是打著互利共贏的旗號在實行經濟擴張,還有人擔心中國的人員、商品、管理模式等會沖擊本國的社會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究其原因,一是海灣國家的民眾跟西方交往比較多,特別是大量年輕人有西方留學或工作經歷,思想觀念受西方影響較大。二是西方媒體依然是海灣國家社會各界獲取信息的總渠道,中國媒體在海灣國家的覆蓋面、影響力皆有限,從而使海灣地區民眾對中國了解甚少。三是雙方的思維模式、文化傳統、話語體系、認知習慣等存在一定差異,中海文化、教育等領域交流規模和深度皆有限。

第三,經貿合作質量與效益仍須進一步提升。如今,中國已成為海灣國家最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但由於雙方經濟結構、貿易基礎等因素限制,使得能源在中海貿易中所佔比重偏大,雙方貿易水平仍相對較低,中國對海方出口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的產品較少,雙方合作的標志性大項目並不多。加之我國一些低質商品沖擊當地市場,在海灣民眾中的口碑並不樂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產品形象。另外,海合會國家長期與歐美等發達國家企業打交道,在規劃設計、生產經營、質量監管等方面更認可西方的標准。而且海灣市場相對開放,各國企業之間競爭激烈,中資企業比較優勢和競爭力相對不足,仍未能在海灣國家產生明顯的規模示范效益。

第四,在資金流動方面仍待進一步加強。如今,中海金融合作進展順利,中國人民銀行已與卡塔爾中央銀行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中卡還簽署了在多哈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中海雙方今后合作潛力很大,但也面臨一些問題,特別是海方的主權基金獨立性比較強,管理層面大多是西方人士或受西方經濟學影響的海外精英,對華認知存在一些疑慮或偏差,其更加熟悉和認同西方的運作手段方式,今后可能會對雙方金融合作產生一定負面影響。另外,海灣國家資源稟賦不盡相同,今后推進“一帶一路”過程中需要妥善處理好整體與個體的關系。

中海合作將以能源、工業、金融為主攻方向

“作為長期研究海灣國家的智庫代表,我們認為,未來中國與海灣國家的經濟合作潛力巨大,仍有非常廣闊的前景。”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楊光在發言中提出了今后中國與海灣國家經貿合作的四點原則及建議:

第一,以對外開放求發展是中海雙方的共識。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如何為經濟增長尋找新的發展動力,世界各國有不同的看法。西方國家曾經以市場經濟的導師自居,如今卻紛紛轉向貿易保護主義,出現了反全球化的傾向。中國和海灣國家則堅持主張通過擴大對外開放,為自身和世界的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中國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主張亞歐大陸國家擴大相互開放,加強互聯互通,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海灣國家是中東地區經濟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沙特阿拉伯2016年提出“沙特2030願景”以及一系列經濟調整的重大舉措,經濟調整的基本方針,就是通過進一步提高經濟市場化和對外開放的程度,為經濟多元化發展,開辟更加廣闊的道路。其他海灣國家的發展規劃,也無不體現出以開放合作求發展的明顯特征。因此,中海雙方都主張以開放合作求發展,雙方的經濟合作有堅實的共同認識基礎。

第二,加強能源合作是雙方的安全需要。中國是海灣國家石油出口的主要市場,海灣國家是中國石油進口的主要來源。中國的石油進口安全與海灣國家的石油出口安全就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實際上處在同一個能源安全共同體之中。這種能源安全的戰略性相互依賴關系,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難以改變。相反,還有可能獲得進一步加強。首先,如果中國擴大從海灣地區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這個能源安全共同體還會增加重要的新內容。其次,中國石油天然氣下游領域發展的需要,為海灣國家通過在中國投資於油氣下游領域建設,鞏固其未來油氣出口市場,提供了重要的機遇。最后,為了維護共同的能源安全,中海雙方合作開辟連接海灣油氣產地和中國市場之間的新的運輸通道,也應當納入雙方能源合作的視野。

第三,擴大產能合作具有十分廣闊的空間。中國與海合會國家的經濟互補性很強,雙方的發展規劃對接的空間也相當廣闊。就當前而言,產能合作是雙方發展規劃的重要對接點。中國有大量的工業制造業產能處於國內市場飽和的狀態,或者是由於國內比較優勢的變化而不再適合在國內發展,可以向條件更為合適的國外市場轉移﹔政府也通過推行企業“走出去”戰略和產能合作戰略,為技術轉移提供必要的支持。其中,中國在建筑材料、新能源、礦產品加工、高鐵、核能等方面的工業技術,對於海灣國家優先發展的產業,都具有適用性。中國是國際建筑工程承包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擁有強大的工程設計、設備供應和建筑施工能力,可以在海灣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園區建設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中海之間擴大產能合作的規模,可以滿足中國的產能轉移需要,也可以為海灣國家的經濟多樣化和工業化發展做出貢獻。

第四,開展金融合作是中海合作的獨到優勢。中國和海灣國家都是國際上的強大金融力量,約佔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總額的近70%。海灣國家的私人海外資產數額相當龐大,人民幣正在加快國際化步伐,從2016年10月起已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的組成貨幣。良好的資金實力為雙方開展金融合作創造了其他發展中國家難以比擬的獨特優勢。在此基礎上,雙方可以通過創建共同的投資基金銀行和投資基金、開展本幣互換、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和金融結算、發行債券等方式開展金融合作,不僅為雙方的能源合作和產能合作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務,也可以發揮金融合作的優勢,共同開展與第三方的合作,把中海合作延伸到更多的阿拉伯國家,以及亞非地區的其他發展中國家。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研究院院長李紹先也在發言中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補充強調,今后中海雙方除進一步擴大產能合作以及加強金融合作之外,高科技也是尤其需要加強的領域。“加強雙邊高科技領域的合作,亦可有助於海灣國家經濟實現‘彎道超車’。”

對於今后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如何進一步推進中海之間的深化合作,李光輝也給出四點建議:首先,深化全方位能源合作。包括完善中國與沙特之間的對話交流機制,增強雙方參與能源合作的主動性﹔深化油氣領域全產業鏈合作﹔加強能源領域全方位務實合作,支持核能、太陽能、風能、水電等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

其次,加快推進貿易便利化合作。一是加強中國和海合會六國的港口合作,特別是在港口物流服務、信息共享和國際海運便利化等方面,務實推進通關便利化。二是盡快建立和完善中國與海合會國家的質檢機構在認証、衛生檢驗、動植物檢驗、食品安全等領域合作。三是積極推動與重點國家的質檢標准和結果互認,建立檢測結果互認的條件和機制,推動相互承認認証和結果。

第三,推進雙方合作平台的搭建。比如,推進中海自貿協定談判進程,加強在園區方面的建設,加強“海外倉”和物流園區建設等。

最后,加強金融平台的建設。一是探索共同出資、共同受益、分擔風險的國際性融資平台和風險控制機制。二是進一步鼓勵金融機構在該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和服務網絡。三是促進金融市場穩步開放,推動海合會國家金融機構在我國設立分支機構。四是逐步擴大貨幣互換規模。五是加強國際金融治理以及金融監管合作。

智庫對話將為中海經貿合作提供智力支撐

“不得不承認,相較於政治、外交、經濟、文化、能源等領域的密切合作,目前中海雙方智庫的交流與合作非常有限,甚至是缺乏的。”中阿交流協會副會長秦勇在發言中表示,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絲綢之路的交匯點,海灣國家在“一帶一路”中的重要戰略地位不言而喻。“但在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當前中國與海合會成員國正面臨兩項挑戰:一是中國與海合會國家自貿區談判問題﹔二是中國與海灣國家合作轉型升級問題。這兩大問題需要雙方政府與智庫同時發力,共迎機遇、共對挑戰。”

“事實上,‘一帶一路’、亞投行、絲路基金都是中國為包括海灣國家在內的阿拉伯國家及世界各國提供的中國方案,為中國與海灣國家轉型升級創造了新的歷史性契機。”在秦勇看來,中海雙方智庫應珍視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盡快展開深度合作與研究,結合中國方案以及海灣國家的發展願景,進一步探討如何實現中國與海灣國家合作轉型升級。

2014年,中國與海合會進行第三輪戰略對話期間,雙方強調要加快中海自貿協定談判進程。2015年12月,海合會外長理事會決定單獨重啟與中國的自貿協定談判,中方對此表示歡迎並給予高度評價。2016年1月19日,習近平主席訪問沙特阿拉伯,雙方就談判提速達成共識,薩拉曼國王主動提出建立高級別經貿委員會,以推動雙方貿易發展。

“可見,中國與海合會成員高層都十分重視談判。這對中國與海合會自由貿易談判的達成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智庫在這其中更是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秦勇認為,尤其在中海自貿區談判和發展問題上,智庫與政府應合力推進。“今后,中海雙方智庫機構須更加緊密地加強交流合作,並且盡快在中國和海灣國家舉行高級別的中國海灣國家智庫合作論壇。通過舉辦此類智庫論壇,雙方專家與學者、相關研究人員可就中海自貿區合作中存在的問題與挑戰獻計獻策,提供不同角度和不同層次的解決方案,讓智庫成為政府決策的有力推手。在此,我們誠摯希望雙方政府高度重視和有效發揮智庫的作用,為早日達成中海自貿區談判貢獻智慧和力量。”

李紹先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在發言中指出,“一帶一路”倡議雖是由中國提出,但無疑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與合作,隻有不斷加強合作、不斷深化雙邊關系,才能使沿線各國能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今后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海雙方應重點加強智庫合作,做好頂層設計。特別是為深化中海經濟合作營造良好的政治、安全與民意環境,智庫將能夠發揮尤為關鍵的作用。”

張建衛認為,今后中海雙方智庫應在三大方面重點推進交流與合作:

第一,增進政治互信。中方智庫應該加大“走出去”和“請進來”的力度,積極與海灣國家智庫舉辦研討會等,更加深入、細致地介紹我國的政治制度、執政理念、發展道路以及文化價值,雙方可通過相互學習、借鑒,更好地促進合作。在推進“一帶一路”經濟合作方面,今后可以考慮建立諸如中海“一帶一路”智庫聯盟、中海“一帶一路”研究院等機構來調動雙方的力量,以更好地加深雙方的理解和認同感。

第二,維護地區穩定,為經濟合作構建安全的環境。中東地區近年來處於動蕩之中,特別是恐怖主義極端思想愈演愈烈,對海灣地區構成了威脅,也關系我們的安全穩定及切身利益。今后雙方智庫可在此領域就熱點問題、地區問題進行交流。如果沒有安全、穩定的經濟環境,經濟合作是進行不下去的。近期,隨著土耳其、埃及等地接連爆發恐怖暴力襲擊,也使得中國的企業家擔心“走出去”投資是否可以保障安全。今后雙方在智庫合作方面也應就此進一步深化交流,共同探討與應對安全問題等挑戰。

第三,推動民意友好,為經濟合作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智庫合作將會為海灣地區軟實力建設發揮更大的助力作用,特別是可以通過借助地區的一些知名智庫、民意領袖等發聲,積極宣傳雙方友好給各自帶來切實益處,糾正西方媒體對中海關系的影響與歪曲,引導海灣國家構建一個對話友好的民意基礎,也為雙方經濟合作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

在國家發改委西部司“一帶一路”協調推進處積累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孫雪珍坦言,“在多年來的實踐工作經驗中,我們深切地體會到,談合作容易,但要做實、做深卻並不容易。畢竟國家與國家之間相距萬裡,風俗、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水平千差萬別。‘戰略對接’這四個字,講出來容易,但如何做到精准對接,如何能夠達到順利合作的效果,著實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工作,需要我們付出更大努力。在此過程中,更加需要像本次峰會這樣的交流活動,給予國家智庫更多前瞻性的研究信息,也給政府機關提供更多在海灣國家合作中的信息支撐。”

“比如,我們‘一帶一路’協調推進處目前正在與著力推進與沙特的對接,但其中一項很大的困惑在於,我們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對對方國家的相關情況如數家珍。不得不承認,在此方面我們的工作仍比較落后。希望中國智庫今后在此領域重點著力完善,這也是政府機關所最需要的。對於合作國家全面深入的了解,對於我們今后的工作而言更是非常重要。中國智庫在此方面今后大有可為。我們希望,中國智庫有一天能夠發展強大到與美國那些知名智庫一樣,這也將是中國軟實力發展水平的重要呈現。”孫雪珍說。

作為地方智庫研究代表,李紹先也認為,目前中國與海灣國家智庫合作方面仍非常欠缺。

“以我們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為例,該研究院是2015年新成立的,旨在建立一個新興智庫來為推動中國和阿拉伯的合作提供智力支持。我們在2015年年底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和阿拉伯智庫論壇,隻邀請了少數阿拉伯國家的智庫代表來參加論壇。在此背景下,我們創立了賀蘭山論壇。2017年我們准備在第三屆中阿博覽會召開前后,在銀川舉辦第二屆賀蘭山論壇暨中國和阿拉伯智庫論壇。屆時,我們准備邀請更多的阿拉伯國家智庫出席,特別是希望邀請到海合會、海灣國家的智庫出席,進一步深入推進中國和阿拉伯國家、中國和海灣國家智庫間的交流與合作。”

李紹先介紹,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還專門確定了在2017年重點推進的兩項重要課題:一是如何推動中國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產能合作與產能對接,二是如何憑借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積累的治國理政經驗,與阿拉伯國家的發展理念進行深入交流。“圍繞這兩項課題,我們希望能邀請到阿拉伯國家、海灣國家的智庫共同參與聯合研究。我認為,智庫間的交流與合作將是今后中海合作的重要引領。無論對於經貿、能源,還是產業、金融等領域合作而言,智庫合作都是其未來發展的智力支撐。”

秦勇則介紹,過去十年,由其創設的中阿綜合門戶網站——中阿網,致力於同包括海灣國家在內的廣大阿拉伯國家發展民間友好關系,對於中海關系、中阿關系發展有著較全面深入的研究。中阿交流協會長期和中東地區開展會議活動、發展關系、加強交流合作,同沙特阿拉伯海灣研究中心、阿聯酋戰略研究中心、卡塔爾半島研究中心、巴林研究中心、科威特阿拉伯規劃研究所等海灣國家知名官方智庫及獨立智庫,分別建立了友好往來和合作關系。

目前,中阿網專題頻道正在籌劃制作中國—海灣國家自貿區談判以及中海戰略對話會兩大專題,中阿網智庫頻道正在編輯制作海灣國家智庫專題,介紹海灣國家智庫的相關情況。同時,中阿網智庫委員會正在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聘請一批優秀的專家學者,圍繞中海經濟合作、中阿能源合作展開研究。

“希望上述合作能為中海雙邊合作轉型升級貢獻出民間智慧與力量。希望借助本次峰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以及雙方智庫也能緊密加強交流合作,緊跟時代步伐,為達成中海自貿區協定以及中國與海灣國家合作轉型升級發揮建設性作用。”秦勇如是說。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中國發展觀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