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姚桓:中國共產黨鞏固、擴展執政資源問題研究論要

2017年02月07日16:20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內容提要 本文對黨的執政資源問題做了初步解讀,從執政資源流失角度分析了蘇共失敗原因,對中國共產黨鞏固、擴展執政資源問題做了宏觀思考。

關鍵詞 執政資源 構成要素 變量性質 鞏固擴展措施

從詞源學意義上講,“資源”原指“生產資料或生活資料的天然來源”(1)。引入人文領域,“資源”不是指其天然屬性而是強調其社會屬性﹔在黨建研究的特定語境下,“執政資源”顯然有新的含義,我認為,“執政資源”的概念可以界定為:“政黨執政所必需的支撐系統,包括各種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也可以理解為“黨在實踐中形成的保証黨執政的各種條件、要素的總和”。對政黨而言,能夠取得主要的、基本的資源,就能夠執政﹔能夠保持資源,就能夠持續執政﹔能夠不斷擴展資源,就能長期執政、更好地完成執政使命。近年來,執政資源問題成為政黨政治研究的一個新領域。2004年6月29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科學地提出這一問題:“黨的執政理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執政理念、執政基礎、執政方略、執政體制、執政方式、執政資源等主要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的《七一講話》進一步中指出,“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喪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實際上以強烈的憂患意識提出了鞏固、擴展執政資源的重大任務。本文只是研究這個問題的粗淺綱要。

一、執政資源的一般解讀

執政資源的構成要素。執政資源是各種要素構成的完整系統。包括:政治資源。政黨是致力於完成政治使命的政治組織,政治資源在執政資源系統中處於首位,主要是指是執政黨在國家權力機構中的支配地位。經濟資源。即執政黨能直接掌控的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等經濟能量。 文化資源。執政黨意識形態在全社會的主導性、吸引力。 組織資源。即執政黨的組織系統、組織力量和對全社會的動員能力。

執政資源的積累、生成。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的歷史,實際上是積累、擴展各種執政資源的歷史。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推翻了反動統治,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國家的領導地位,這是政治資源的最初來源。黨依靠政權力量,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公有制,這是經濟資源的最初來源。黨在長期革命實踐中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贏得人民的信任,這是最初的文化資源。 黨成功地實現了自身建設偉大工程,成為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高度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很多社會基層單位建立了黨的基層組織,能夠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這是最初的組織資源。上述歷史可以概括為一句話:“黨的領導地位的確立是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執政后,黨又正確使用各種執政資源,取得建設和改革的巨大成就,在這一過程中,各種執政資源積累、擴大了,黨的執政地位空前鞏固。

各種執政資源的交互作用及核心要素。任何一種執政資源都不能單獨、孤立地存在並發揮作用,如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必須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做為基礎﹔反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又要以國家基本政治制度為保証。各種執政資源的綜合作用,產生了最核心的執政資源:即民心所向,人民對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的認同。“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可以看做是古今中外的“執政鐵律”。在革命實踐中,中國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發展過程中,人民通過實踐和歷史對比更加信任和擁護黨,這是中國共產黨最寶貴的執政資源!

執政資源的變量性質。執政資源不是“恆量”而是“變量”。實際上,執政資源的使用可能產生雙重效應。正確使用各種資源,能夠推動國家、社會進步,增加人民福利,會不斷擴展執政資源﹔反過來說,錯誤使用執政資源,如違背經濟社會發展客觀規律或者在國家發展戰略上出現重大失誤,導致經濟停滯、人民生活未能改善甚至下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優越性得不到充分發揮,會耗費執政資源,造成黨的執政基礎削弱。這種雙重效應告訴我們,執政資源的使用需慎之又慎,隻有科學、正確的決策並貫徹執行才能為執政資源注入正能量,發揮正面效應,防止負面效應。

執政資源的隱形流失與蘇共失敗。對於一個長期執政的大黨、老黨來說,最需要警惕的是一種情況:執政資源的隱形流失。實事求是講,蘇共領導人民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戰勝了德國法西斯,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取得彪炳千古的偉大成就,也在這一過程中積累了相當豐厚的執政資源。然而在取得成績的同時,由於一系列戰略和政策的失誤,也產生了許多問題和矛盾,長期的執政和巨大成就掩蓋了嚴重問題和社會矛盾,領導人自我感覺良好﹔過於集中的體制又造成信息傳遞失真,領導層對民意反映遲鈍,面對危機麻木不仁。社會矛盾逐步積累,社會發展停滯。發展到后來,公有制表面上佔據主導,但是完全喪失活力和效率﹔國家機器存在,卻與人民利益背離﹔黨的組織系統龐大健全,而黨員干部離心離德,在群眾中失去威信。很多民眾已經不認為蘇共代表自己的利益了,黨辜負了人民的信任,沒有兌現對人民的庄嚴承諾,喪失了最根本的執政資源。當黨的領導人意識到危機時,又在匆忙進行的“改革”中犯了方向性錯誤,照搬西方模式,終至失敗。蘇共失敗是各種因素逐步發展、矛盾激化造成的,是執政資源從隱形流失到完全喪失、耗盡的結果,最終到了“油干燈草盡”的地步。這個悲劇表明,黨的執政資源不是可以長期錯誤使用和無限透支的“支票”。執政資源的隱形流失可以比做“溫水煮青蛙”效應,是執政黨最需要警惕的。

二、中國共產黨鞏固、擴展執政資源的對策思考

蘇共失敗表明,黨的執政資源問題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一個大黨老黨在執政幾十年后,容易在黨群關系上出現問題。結合這個教訓和我國實際情況,可以斷言,今后幾十年,中國處於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也正處於鞏固執政地位、完成執政使命的關節點上,鞏固、擴展執政資源問題具有極大的尖銳性、迫切性。鞏固、擴展執政資源是新形勢下黨的工作、黨的建設的重中之重和當務之急。

做出這一判斷的根據是以下因素:

——黨的執政時間、黨員人數與執政資源有密切關系,但二者並非絕對的正關聯。執政時間長,經驗豐富,但是執政時間長久,也可能積累較多的問題,容易使執政黨喪失警惕﹔從一般意義講,執政黨黨員人數多有利於聯系群眾、貫徹黨的路線,但是關鍵在於黨員質量而不是數量,如果一些黨員不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乃至損害群眾利益,則是對執政資源的破壞。

——單一的經濟增長不會自然帶來執政資源的增加,社會的進步是多維的,經濟建設只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基本條件﹔更重要的是社會的全面進步,包括發展民主政治和解決民生問題,建立合理的分配關系,實現社會公正,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公平發展機會。解決這些問題,遠比單純發展經濟更困難。一些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起飛”過程中,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的關系,出現“經濟增長——矛盾激化——政局動蕩——政黨倒台”的怪現象,最終跌入“發展陷阱”,教訓十分深刻。

——黨執政若干年后,人民群眾認同黨的執政地位的方式有所變化:歷史因素、感情因素仍然在維系黨群關系中起重要作用,但這些又是遠遠不夠的,對於青年一代來說,他們對執政黨的認同已經由歷史認同、感情認同轉為業績認同、法理認同,並不簡單滿足於物質生活的改善,其參與意識、維權意識、民主監督意識很強,對黨的執政績效、國家的民主生活和黨員干部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極大提高,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顯著改善,黨的執政資源不斷增加,黨的執政地位更加鞏固,這是我國社會政治生活的基本事實。同時也要看到,轉型期的急劇發展也會帶來種種問題,如分配不盡合理和收入差距過大、腐敗滋生、以及社會風氣、環境資源方面的突出問題等等,某些方面的社會矛盾比較尖銳,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黨群、干群關系疏離。這些都給黨的執政資源帶來負面影響。是否可以這樣看,黨的執政資源總體上增長,也存在個別的、暫時的流失現象,執政風險增加了。

——隨著執政黨干部的新老交替,黨面臨著如何繼承、發揚優良傳統、革命精神的新課題。黨的優良傳統、革命精神主要是在革命戰爭年代孕育、形成的,是在計劃體制下鞏固、發展起來的。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和外部環境變化帶來了巨大的時空轉換,增加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和消極腐敗的嚴重危險。黨的群眾路線、艱苦奮斗等優良傳統如何由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干部承襲,而不在代際更迭中淡化、遺失,是黨的建設面臨的嚴峻考驗。

據此,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擴展、執政資源的根本問題是,以經濟、政治、文化、組織方面的各種措施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繼續贏得民心、筑牢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

堅持、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鞏固、擴展黨執政的經濟資源。毫無疑問,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保証,是保証各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根本制度性保証,但是不能因此認為,非公經濟的發展一定會損害黨的執政地位,這種非此即彼、揚此抑彼的極端化思維十分有害。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常具有活力的經濟成分,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壯大,有利於增強國家實力,增加人民收入,實際上也為加強和鞏固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創造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因此需要在認識上達到“兩個毫不動搖”:既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動各種所有制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不是表現數量越大越好,而主要表對國家經濟命脈的控制力上,表現在對“五種發展理念”的落實作用上。為此需要深化國企改革,提高國有經濟的活力和效率﹔同時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分配制度,努力推動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和具體政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縮小收入差距,最大限度地增加人民福祉。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鞏固、擴展黨執政的政治資源。社會主義民主不是“致亂之源”,而是維護穩定之舉。如果以為蘇東劇變是發展民主造成的,是倒果為因的方法論錯誤。實際上,蘇東劇變的根本原因不是搞了民主,恰恰是社會主義民主遭到破壞,人民未能夠充分當家做主,正因為社會主義民主沒有發展起來,資本主義民主才能產生誘惑力。當然,在改革中照搬西方民主模式,也是其失敗的重要原因。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証人民當家作主是是我們黨的一貫主張。”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愈充分,人民對國家基本政治制度的認同感愈強,黨的執政地位愈鞏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道路的基本原則——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在這一原則下,發展、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各項早已經被實踐証明的符合中國國情的民主制度。一是以各種科學、有效的機制來保証和落實人民的民主權利,如利益和意見表達機制、民主協商機制、人民群眾對干部的監督機制、為人民群眾辦事和回應群眾訴求機制等等﹔二是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以制度和機制體現“權由民所附、權為民所用、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防止對權力的濫用和權力的異化,保証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機制是以制度為依托建立的有明確目標、方法和保証措施的工作系統,對於完整的機制來講,某一項制度是要素﹔機制則是制度的系統化和有效運行。健全民主機制需要中國共產黨人充分發揮創造性,走自主創新之路,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優秀成果,絕不照搬西方模式。

以執政黨的意識形態為指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擴展黨執政的文化資源。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反映了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總體目標、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屬性和公民的基本價值追求,這個價值觀是國家基本政治、經濟制度和中國人民共同利益的反映。面對在外來錯誤思想的侵入和社會上多種價值取向的沖擊,尤其需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能凝聚全社會的思想共識,打牢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政治基礎。因而核心價值觀成為黨執政不可缺少的文化資源。這種價值觀不會自發形成,是以執政黨的意識形態為指導逐步培育和建設起來的,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任何一個時代的統治思想始終都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思想。中國共產黨要以高度自覺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理直氣壯地以自己的意識形態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同時要注意先進性、廣泛性、包容性的統一,突出強調愛國主義,這是現階段能夠被絕大多數中國人接受的“最大公約數”。正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正在富裕和強大起來。這一基本事實是堅持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好教科書。

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鞏固、擴展黨執政的組織資源。如果把組織資源的作用理解為貫徹黨的路線政策的有效性和對人民群眾的凝聚力、動員力,那就決不能滿足於黨員人數眾多。這裡有兩個基本要求,一是合理解決黨員數量、質量、結構分布之間的平衡問題。現在中國共產黨黨員已經達到8800多萬,數量超過了歐洲最大的國家——德國總人口,黨員數量與戰斗力不成比例,是多年未能解決好的老問題。除加強教育、嚴格黨員標准外,迫切要建立健全黨員動態管理機制,讓不能履行黨員義務的徒有其名的黨員離開隊伍,做個好公民﹔還要逐步解決一些“兩新組織”黨員過少甚至組織不健全的問題,實現黨的組織在全社會的全覆蓋。組織的全覆蓋不等於黨的工作的全面落實。更重要的使全體黨員、全體基層組織充分發揮作用,提高基層組織、黨員干部對黨的路線政策的執行力,解決貫徹黨的路線政策方面可能出現的“最后一公裡”障礙問題,使得黨的改革政策真正激發群眾積極性,惠民政策真正給群眾帶來實惠。隻有這樣,黨的組織資源才是充分發揮了作用。

鞏固、擴展上述“四個資源”,即鞏固黨執政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組織基礎,最終要落實到密切黨群關系、筑牢民意基礎這一根本上,目標是打造“黨離不開人民、人民離不開黨”(鄧小平語)的命運共同體,在這個命運共同體裡,黨和人民同心同德,休戚與共﹔黨領導人民團結奮斗,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利益不斷實現,也會更加擁護黨的領導﹔人民福祉與黨的執政資源同步增長,相互促進,黨的執政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注釋:(1)現代漢語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2537頁

(作者:北京市委黨校教授)

原載《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6期第10期,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共產黨》2016年第12期轉載

(責編:趙晶、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