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打好新形勢下維穩主動仗

——深入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的重要論述

馬玉生

2017年01月13日07: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社會穩定、國泰民安既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也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指示,對新形勢下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當前,面對國內外形勢深刻變化給國家安全帶來的各種風險,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情況下影響社會穩定的各種因素,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認清形勢、把握規律,加大源頭防范和治理力度,處理好事關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關系,不斷提高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能力水平。

  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實現改革發展穩定的有機統一,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隻有社會穩定,改革發展才能不斷推進﹔隻有改革發展不斷推進,社會穩定才能具有堅實基礎。習近平同志強調,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保持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認識和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當前,我國社會大局總體穩定,但影響穩定的問題和矛盾仍然不少,並且帶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比如,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經濟下行壓力又帶來新的矛盾糾紛,新舊矛盾相互交織,各種風險增多﹔全面深化改革帶來社會關系和利益格局的調整,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這些都有可能成為一些群體聚集上訪的源頭﹔網上網下相互交織,一些群體基於相同的利益訴求,把互聯網作為串聯的主要渠道,出現了網上串聯、網下行動的態勢﹔內外因素相互交織,潛在危害性增大,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始終不忘意識形態滲透,插手炒作敏感案事件,對我國社會大局穩定構成威脅﹔等等。

  新形勢下的這些復雜矛盾和問題,需要我們積極應對,妥善加以解決。從根本上講,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必須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牢牢守住這一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健康協調發展。在發展的進程中,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各方面改革,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深層次問題。應清醒認識到,新形勢下我們面臨的社會矛盾大量是人民內部矛盾。對這些矛盾我們應當總結歷史經驗,堅持法治思維和問題導向,探索運用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妥善加以處理。同時,對西方敵對勢力對我西化、分化的圖謀要保持高度警惕,絕不能麻痺大意。

  內部穩定和外部安全的關系

  習近平同志強調,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對內求發展、求變革、求穩定、建設平安中國,對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贏、建設和諧世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握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既要堅決維護事關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的核心利益,又要努力爭取和平和諧的國際環境,特別要注意防止國際因素的倒灌效應和國內因素的溢出效應。

  防范境外風險衍生出境內風險。近年來,我國與世界的互動持續加深,並因領土主權、海洋權益等引發一些爭端,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風險挑戰。在應對有關領土爭端過程中,為防止境外因素向國內傳導刺激國內民眾情緒、繼而引發規模性聚集抗議等活動,應堅持把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外交大局和社會穩定結合起來,處理好保護群眾愛國熱情與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的關系,立足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置,全面強化各項維穩措施,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防范內部問題轉化為外部問題。對國內發生的各類涉穩敏感案事件,應依法快速穩妥處置,嚴防境內外敵對勢力插手炒作,同時主動發聲、積極引導,加強對互聯網上負面有害信息的核查處置,搶佔輿論主導權。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我國承辦的主場外交活動日益增多。這類活動是展示我國國際形象的舞台,如果在維穩安保方面出了問題哪怕是小問題,也會嚴重影響我國在國際上的形象。2016年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是我國舉辦的規格高、規模大、影響深遠的重大主場外交活動,維穩安保工作嚴密穩妥,不但有力保障了峰會的順利舉辦,而且充分展示了中國氣派、中國精神、中國實力。

  維穩和維權的關系

  習近平同志強調,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務,要處理好維穩和維權的關系。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是維穩工作的根本宗旨,彰顯了深厚的為民情懷。隻有把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好,使群眾由衷感到自己受到公平對待、自己的權益得到有力保障,社會大局穩定才有根本依托和堅實支撐。

  把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解決好。對當前各類群體性維權事件,不能停留在治標層面,僅僅針對不穩定事件本身採取維穩措施,而要將調整、處理好利益關系作為維穩工作的治本之策,著力解決影響社會公平與和諧穩定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對群眾合法合理的利益訴求,要將其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進行統籌考慮解決,不能久拖不決﹔對訴求有合理性但缺少政策依據的,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調整完善相關政策,逐步加以解決﹔對那些不合理的利益訴求,也不能一推了之,防止群體性矛盾激化。

  強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權威地位。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要重點解決好損害群眾權益的突出問題,決不允許對群眾的報警求助置之不理,決不允許讓普通群眾打不起官司,決不允許濫用權力侵犯群眾合法權益,決不允許執法犯法造成冤假錯案。完善對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在不斷研究新情況的基礎上加強制度建設,使各種問題能夠在制度框架內找到解決的依據。

  秩序和活力的關系

  習近平同志強調,要處理好活力和有序的關系,社會發展需要充滿活力,但這種活力又必須是有序活動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涌動也不行。這一重要論述告訴我們,穩定不是靜止不動,而應是動態的、充滿活力的。維穩決不是單純的管理管控,而應體現剛柔相濟、寬嚴適度、管理與服務並重。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

  防范新業態發展中的隱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各行業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催生了大量新業態,如網絡約租車、網絡借貸等。這些新業態是對傳統業態的補充,方便了群眾,推動了產業升級,激發了經濟活力。同時,由於新業態是新生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特別是發展初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問題和隱患,傳導到社會領域,形成新的風險。要正確認識理解新業態,通過改革創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加強監管,防范化解不穩定因素,在維護社會穩定和市場秩序的同時,為新業態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在各類重大活動中做到既安全又有活力。重大活動特別是國家層面的重大活動規格高、影響大,全社會都很關注,確保安全是第一位的、根本性的。以往的實踐表明,每當我們迎來大事、喜事之時,往往也是境內外敵對勢力蓄意滋擾破壞,境內某些人員制造影響、向黨和政府施壓的“時機”,維穩安保工作容不得絲毫大意。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要充分考慮群眾的接受度和適應性,正確處理維穩安保與服務民生的關系,堅持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執勤,盡可能減少對群眾交通出行和生產生活等帶來不便,盡量做到不擾民、少擾民,努力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安全效果的有機統一。

  源頭化解和末端處置的關系

  習近平同志指出,維護國家安全,必須做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工作,做好預防化解社會矛盾工作,從制度、機制、政策、工作上積極推動社會矛盾預防化解工作。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在維穩工作中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從源頭上防范風險和問題指明了方向。

  更新維穩理念。一是“治未病”理念。處置一起不穩定事件,即使處置得再好,已經造成的影響和損失也是彌補不了的,而且所付出的代價要比做好預防多得多。隻有把更多的精力和人力、物力、財力集中到源頭治理和事先預防上,才能真正把不穩定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二是常態化理念。維穩工作並非在形勢嚴峻、敏感時期、問題發生了以后才顯得重要。要堅持工作常態化,功夫下在平時,做到問題了然於胸、隱患防於未然。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推動預測預防預警工作信息化、精准化、常態化。三是“一盤棋”理念。在信息化社會,問題的傳導性、人員的流動性大大增強,一地穩、局部穩不是真穩,也穩不住,隻有以“一盤棋”“一幅圖”的思維謀劃維穩工作,才能實現整體上、大局上的穩定。

  落實主體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從講政治講大局講黨性的高度,切實擔負起維一方穩定、保一方平安的主體責任。要積極主動地把自己職責范圍內可能發生的風險防控好,不能把防風險的責任都推給上面、留給后面,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負責任地制造風險。要按照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著力完善各項維穩工作制度,不斷提升維穩工作能力。做出重大決策、出台重要政策、實施重大項目、舉辦重大活動之前,都應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作者為中央維穩辦副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7年01月13日 07 版)

(責編:姜萍萍、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