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專題報道>>“全國基層改革創新案例”征集活動

吹響深化改革沖鋒號 打好固本強基持久戰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實施行政村改革典型案例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委政研室

2016年11月17日18:0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近年以來,大悟縣委、縣政府發揚“吹響沖鋒號、打好持久戰”的中原突圍精神,把行政村改革作為全縣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在優化行政村規模、配強村干部隊伍、提高村干部待遇、壯大村集體經濟、強化村干部管理等方面,打出了一套行政村改革“組合拳”。通過推進改革,全縣村級組織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三農”發展呈現出活力迸發、質速雙佳的良好態勢。

一、行政村改革的背景

1.農村干部的整體素質與新形勢的要求不相適應。①隊伍結構不優化。從年齡結構看,全縣1414名村干部中,50歲以上434人,其中村“兩委”主職355人,佔82%﹔從文化程度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770人,其中村“兩委”主職606人,佔79%﹔從任職年限看,連續任村“兩委”主職10年以上617人,佔86%,15年以上383人,佔54%,20年以上152人,佔21%。村級后備干部來源不足,據調查,全縣356個村后備干部不到1000人,特別是38個軟弱渙散村,村干部來源更是缺乏,有8個村黨支部書記由鄉鎮干部兼任。②思想認識不高。部分村支部書記缺乏培養接班人的主動意識,怕被搶了位子。少數村干部思想境界不高,奉獻精神不強,一心謀取私利,而不為群眾造福。一些能力強的黨員認為當村干部不劃算,不如外出務工經商,造成隊伍不穩結構不優,有的村5名村干部有4人向村支書遞交了辭職申請,有的村3名村干部有2名副職長期在外打工,有的村好不容易培養一個年輕干部,不到一年就不干了。③村級組織和干部威信下降。少數村干部為政不廉,在落實惠農政策方面徇私舞弊,失去群眾信任,一些群眾認為干部隻會做壞事、亂干事。群眾需求日益多樣化,村干部感到能力不足,工作缺乏自信心。村集體經濟薄弱,保障不力,致使村級公益事業很難付諸實施,也很難組織集體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村級組織威信。

2.基層干部待遇報酬與承擔工作的要求不對等。①報酬待遇無保障。目前,全縣村“兩委”主職干部每年隻有5000—6000元的誤工補助,退休后每月隻有200多元養老保險金,副職待遇更低且沒有養老保險,養家糊口都成問題。另外,全縣有1600余名離任村副職干部,沒有任何生活補貼。②負債較重影響村干部作用發揮。據2010年有關部門審計鎖定的數字,全縣村級債務總額20054萬元,債權4800萬元,資債相抵淨負債15254萬元,村平負債42萬多元,過重的債務也嚴重影響工作正常開展。

3.農村干部服務能力與社會發展和群眾需求不相適應。①服務能力不強。村干部中經驗型干部比重較大,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能用。對政策吃不透,不善於宣傳、發動、組織群眾。綜合素質不高,面對新問題,很多村干部束手無策,難以掌握農村網格化管理服務平台、網上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等一些新的服務事項、服務理念。②農村規范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建房存在隨意性。農民習慣圖方便,很難接受規劃約束,導致村級建設存在凌亂、無序現象。另一方面,自主經營自由散亂。大多數農民承包山場、水面、發展特色產業隨意性很強,不講法律、不講契約的行為隨處可見。

4.村級規模與全面統籌、均衡發展的要求不相符。①規模不大、數量偏多。全縣1000人以下的村84個,佔24%,其中500人以下的村有18個,人口最少的東新鄉龍泉村,隻有90多人。不利於組織規模化農業生產,造成管理服務成本大,村級服務效益底下。②布點不優、居住分散。不足千人的村,村民居住點就有二、三十個,居住過於分散,基礎設施投入大、效益低,農民生產生活很不方便。③發展不均、實力薄弱。據統計,全縣村集體收入過5萬元的村共189個,還有相當一部分村集體經濟收入在5萬元以下,甚至還有一些空殼村,導致無錢辦事。

二、主要作法

1.調研找准症結。扎實調研,找准制約和影響村級發展的突出問題:行政村數量偏多,共有356個村﹔村級規模偏小,1000人以下的村84個,最小的村隻有95人﹔村民居住分散,共有13892個居住點﹔村集體經濟實力薄弱,發展嚴重不均,有75個集體經濟“空殼村”﹔村干部年齡結構老化,60周歲以上佔12.9%,年齡最大為76歲﹔待遇偏低,在職主職干部每年隻有6000—8000元的誤工補助,副職更低,且沒有養老保險﹔工作激情不高,長期或季節性外出打工的村干部佔20%。

2.科學制定方案。為徹底改變這些現狀,縣委、縣政府勇於擔當,堅持“科學布局、優勢互補、尊重民意、依法依規、分級負責”原則,在精細測算的基礎上,出台了科學的行政村合並指導方案,各鄉鎮結合各自實際,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在充分考慮生產生活習慣和新農村建設規劃等因素的前提下,以方便管理和方便服務群眾為目標,合理確定村級規模,適度控制村級區域范圍,人口規模一般控制在1500—3000人。

3.有序推進合並。我們選取新城鎮和高店鄉作為示范點,採取試點先行、示范引領、以點帶面的辦法,有序推進全縣行政村合並工作,2014年9月底基本完成,歷時三個月,全縣行政村從356個減少到267個,167個村參與合並,減少89個村,合並后,各村人口都在1000人以上。合並工作平穩順利,沒有因此發生不穩定現象,達到了村合、人合、事合、心合的目的,形成了各村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

4.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①著眼長遠確定選人范圍。我們把村“兩委”換屆作為選擇優秀人才進入村干部隊伍的機遇,堅持政治敏銳有膽識、服務群眾有威信、發展經濟有本領、年富力強有作為的標准,選聘一批提前離崗退養的國家公職人員、農村致富能手、大中專畢業生擔任村干部,為村干部隊伍補充新鮮血液。②嚴格把握換屆關鍵環節。成立10個督導組、安排19名縣“四大家”領導干部包保,組織工作專班對村級財務進行全面清理審計,及時鎖定資產和債務,對村“兩委”班子候選人進行登記造冊,摸清底數,牢牢掌握隊伍建設的主動權。③依法依規選優配強隊伍。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精心制定方案,確保黨委意志通過法定程序得到有效體現。在職數配備上,按照人口規模配備3—6名村干部。在任職資格上,明確提出年滿60周歲的不再擔任村干部,新任村干部必須在50周歲以下、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每個村必須配備一名女干部和一名35歲以下的干部。全面推行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設一名村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主持村務工作,享受村主職待遇。

5.創新機制,大幅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水平。①建立縣級統籌保障機制。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村干部管理考核辦法》、《農村干部工作報酬待遇保障的實施辦法》、《村干部參加養老保險暫行辦法》等規范性文件,預算資金2800萬元,對村干部工作報酬實行縣級統籌,全員參加養老保險。2015年1月16日,縣委、縣政府在城關鎮棗棚村舉行了村干部報酬現場發放儀式,正式啟動保障待遇新機制。②建立績效考核發放機制。實行結構報酬制,村主職干部崗位報酬每人每月800元,副職干部每人每月600元,工齡報酬為每人每月5元,直接打入個人賬戶。業績報酬按每人每年5500元核算,考勤報酬按每人每年1800元核算,與村干部坐班制考評結果挂鉤。獎勵報酬從村集體經濟收入中提取,最多不超過5萬元,村干部平均分配。③建立鄉鎮配套保障機制。由各鄉鎮(區)負責其他正常退職村干部的生活補貼和村級運轉經費。村干部待遇和村級運轉經費得到長效保障,極大地增強了村干部崗位吸引力,激發了村干部干事創業、服務群眾的熱情。

6.壯大產業,創新模式發展村集體經濟基地。①明確目標、分期實施。全面推行“組團建、企業包、縣整合、鎮組織、村受益”模式,從2014年開始,每年集中力量支持50—100個村,連片開發青茶、油茶等林特基地,確保所有村集體經濟基地達到200畝以上,預計五年內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②連片開發、組團建設。按照每個村200畝的標准,在一個或多個鄉鎮發動若干個村進行組團,選擇條件適宜的荒山荒崗連片開發,發展“飛地經濟”,每個連片基地面積不少於2000畝。③市場運作、企業經營。各鄉鎮引進從事相關產業優勢明顯的成熟企業,將建成后的基地整體承包給企業經營管理。企業一次性交納7—10年的土地流轉費和第一年基地租金作為保証金,以后按年度分別支付土地流轉費和基地租金。④縣級主導、全面整合。縣委、縣政府整合相關部門力量,在基地規劃、合同簽訂、建設質量等方面進行指導把關。抓住全省統籌使用財政專項資金試點縣機遇,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每年整合項目資金8000萬元,解決基地開墾、種苗供應等投入問題。⑤強化主責、鄉鎮組織。由鄉負責做好基地選址、企業引進、土地流轉等工作,實現“兩轉”,即:依托鄉鎮農業服務中心,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先把土地從農民手中流轉到合作社,合作社把流轉土地建成基地后再轉包給企業生產經營30年。鄉鎮統籌協調好基地所在村、各組團村以及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層層簽訂合同,確保基地快建設、早受益、持續健康發展。⑥統籌協調、村級受益。鄉鎮政府先提取10%的租金作為協調管理費,按照所佔面積大小確定比例分配給基地所在村,余下租金平均分配給所有參與組團村。

三、改革取得的成效

1.行政村人口規模更加合理。全縣行政村從356個減少到267個,167個村參與合並,減少89個村,合並后,各村人口都在1000人以上。村級組織服務范圍擴大,27個軟弱渙散村不需要新建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降低行政成本1350萬元。合村工作平穩順利,達到了村合、人合、事合、心合的目的,形成了各村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

2.村干部隊伍結構更加優化。全縣村干部從1414人減少到1211人,新任村干部363人,佔30%﹔各種能人452人,佔37.3%﹔50歲以下754人,佔62%﹔高中及以上學歷1115人,佔92.1%。新任村主職85人,其中提前離崗退養的國家公職人員11人,各類致富能手34人,大中專畢業生40人。182名年滿60周歲的村干部全部退出,每個村都有女干部和35歲左右的年輕干部。

3.村干部待遇保障機制更加穩定。全縣村干部待遇由各鄉鎮自籌變為縣級財政統籌,由原來每年領取6000-8000元的誤工補助變為每月領取工資,村主職干部年均1.8萬元、村副職干部年均1.5萬元左右,全員以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養老保險,每人每年享受2000元保險補貼。村干部待遇大幅提升,並得到長效保障,極大地增強了村干部崗位吸引力,激發了村干部干事創業、服務群眾的熱情。

4.村干部日常管理更加規范。縣委、縣政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大悟縣村干部管理考核辦法》、《大悟縣農村干部工作報酬待遇保障的實施辦法》、《大悟縣村干部參加養老保險暫行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對村干部實行坐班制管理,進一步增強了村干部責任意識、紀律意識、規矩意識,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

5.村級組織“造血”功能顯著增強。目前,全縣共開發建設村集體林特基地3萬余畝,引進企業9家,實現17個鄉鎮全覆蓋。第一輪建成的村集體經濟基地9片、1.8萬畝,獲取租金1100萬元,惠及90個村、20萬人。

四、關於行政村改革的幾點啟示

1.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是基礎。縣委主要領導帶頭深入鄉鎮、村組,廣泛開展調研,詳細宣傳政策部署,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既掌握了村情民意、明確了工作重點和難點,又充分尊重群眾意願、貼近群眾生活,取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為村級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首先,必須統一鄉鎮黨政班子的思想,縣委組織鄉鎮負責人召開動員大會,明確行政村改革的重要意義,擬定具體並村實施方案。其次,要統一被調整村級班子的思想。通過召開村兩委會議,分析利弊、剖析問題、講透道理,把村干部的思想,引導到村級合並工作上來。再次,要統一好農民群眾的思想。通過召開黨員骨干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走訪農戶家庭等形式,積極引導廣大村民充分認識村級規模調整的重大意義。

2.落實政策,穩定人心是關鍵。在實施行政村調整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卸任村干部的現實思想和家庭困難,肯定他們的積極作用和貢獻,有情操作,將一些資格老、有威望的卸任老干部聘請為村級發展顧問,由鄉鎮每年給予一定生活補貼、按政策享受養老保險,以此解除其后顧之憂。同時,縣委及時出台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水平、加強村干部隊伍正規化建設,發展村集體林特基地、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相關政策,解決了無錢辦事的困局,大大的提高了村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促進了公益事業發展和服務水平提升,干部看得見奔頭、群眾看得見實惠,從而贏得了基層干部群眾的普遍支持和擁護。

3.選好班子,換屆選舉是保障。行政村合並后,妥善配置村干部是維持穩定的關鍵。合並初期,由各鄉鎮選派干部兼任新村黨支部書記,原村支部書記改任新村黨支部副書記,原村委會主任改任新村委會副主任,負責維持過渡期間,新村融合和運轉。完成合並后,按照法定程序組織村“兩委”換屆選舉,妥善安置離退干部,選優配強新的村“兩委”班子。事實証明,換屆選舉增強了村“兩委”班子凝聚力和戰斗力,是促進村合人合心合事合的有力舉措,是實現經濟發展、群眾收益改革目標的根本保障。

(責編:趙晶、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