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學苑論衡)

不斷深化中國古代邊疆治理研究

馬大正

2016年11月14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不但擁有遼闊的中原腹地,而且擁有廣袤的陸疆和海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中國歷史的演進中,統一多民族國家和多元一體中華民族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同步發展的。推動這種同步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就是極富中國特色的邊疆治理。中國歷史上無論哪一個朝代,都面臨著邊疆治理問題。邊疆治理不僅直接影響一朝一代的興衰存亡,而且對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大影響。邊疆治理的基本任務是守住一條線(邊界線)、管好一片地(邊疆地區),實際上包含著物與人兩個要素。邊疆治理內涵十分豐富,包括邊疆治理大戰略、邊疆地區行政體制、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機構與運作機制、邊防(國防)、邊境管理、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經濟開發和社會整體發展、周邊外交等。新形勢下,不斷深化中國古代邊疆治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

  中國古代邊疆治理研究取得諸多共識

  具有百年積累的中國邊疆史研究,隨著我國邊疆和周邊熱點問題頻現,近年來開始不斷升溫。在學者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邊疆史研究突破了僅僅研究近代邊界問題的范圍,開始將中國古代疆域史等作為研究重點。同時,學者們將中國邊疆的歷史與現狀相結合,直面當代中國邊疆(當然離不開邊界線外側的周邊諸國)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將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有機結合,從而將構建中國邊疆學提上議事日程。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中國古代邊疆治理特別是古代治邊政策研究得到長足發展,取得了諸多共識。擇其要者,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古代治邊政策自秦漢到清朝逐步發展完善。在中國歷史上,秦漢時期就已經形成自己的治邊政策,經隋、唐、元、明等王朝的充實,到清朝時已經比較完善,可以說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治邊政策體系。清朝治邊政策可謂集中國封建王朝治邊政策之大成,是中國特殊國情的特定產物,具有歷史的繼承性、地域的廣闊性、內涵的多樣性、影響的深遠性四個特點。

  中國古代治邊政策有助於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中國古代治邊政策的直接目的是為一朝一代的政治利益服務,但從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視角來考察,其歷史的積極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這種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統一﹔二是協調了民族關系,推動了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發展﹔三是有序進行了邊疆地區的經濟開發,推動了邊疆與內地政治經濟一體化進程。

  研究中國古代治邊政策應重視治邊思想研究。治邊政策總是在治邊思想指導下制定的。研究中國古代治邊政策,要充分認識到“大一統”思想在中國古代邊疆形成過程中的影響和作用。漢唐兩代致力於完成統一大業,把中國各地區各民族孕育的大一統要求變成現實。元朝統一規模比漢唐兩代更大,疆域也更加遼闊,元朝所形成的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清朝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作出的歷史貢獻尤為重要,清朝之前的任何一個王朝對疆域的有效控制都比不上清朝。

  清朝的治邊政策未能正確應對由“內邊”防務到“外邊”防務為主的根本性轉變。中國古代疆域之邊有“內邊”和“外邊”之分。中國疆域內的大小政權的“邊”,可稱之為“內邊”。明代以前的治邊主要是指“內邊”,明代以后情況發生了變化,明代的倭患持續了近200年。隨著西方殖民主義崛起,西方殖民勢力用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使我國沿海地區和東北、新疆、西藏、雲南、廣西等一些邊疆省區的外患日益突出。殖民主義者的入侵,可稱之為“外邊”之患。應該說,明代以后,在中國“內邊”防務問題依然嚴重存在的同時,現代意義上的邊防即“外邊”防務問題開始提上議事日程。但清朝統治者面對邊疆防務已經變化了的形勢,仍然沉迷於治理“內邊”的傳統治邊政策而不思也不會防備外患。清朝后期治邊政策的全面破產,是清朝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一個重要因素。認真研究清朝治邊政策的成敗得失,對於維護國家統一、邊疆安定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中國古代邊疆治理研究帶來的深刻啟示

  以史為鑒、經世致用是我國史學的優良傳統。今天,我們研究中國邊疆史尤其是邊疆治理時,目的也在於以史為鑒、經世致用。中國古代的邊疆治理,能給我們帶來許多深刻啟示。

  邊疆是中國這個統一多民族國家不可分割的部分。邊疆的發展關系到國家發展大局,邊疆的穩定關系到國家穩定大局。中國歷史發展進程充分証明,內地和邊疆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來說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寧失千軍,不失寸土”這個古訓,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處理好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廣義的邊疆治理包含管理和開發兩個方面,開發旨在促進經濟發展、文化繁榮,這是保証邊疆社會穩定的基礎。中國歷史上有作為的王朝如漢、唐、清在治理邊疆時均注意到這一點。但封建王朝的治邊政策畢竟有極大的歷史局限性,如清政府在邊疆治理中更多的是重穩定、輕發展,致使邊疆地區長期處於落后狀態。歷史啟示我們,為了邊疆地區的穩定,必須使邊疆地區有較快發展。

  中央政府的權威是維系統一多民族國家最為重要的因素。邊疆治理要依靠實力或者說是綜合國力,實力包括軍事力量,也不可輕視中央政府的權威。中央政府的權威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有形的,就是政權的統治系統﹔二是無形的,就是權威本身文化和思想的號召力、凝聚力。從中國歷史上看,邊疆地區發生動亂往往是在中央政府統治能力下降之時。中央政府有權威,統治就有效,邊疆地區即使有亂也難成氣候,影響不了全局。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要維護邊疆地區的穩定,必須維護中央政府的權威,必須強化中央政府對邊疆的管控力。

  邊疆治理的形式可借鑒創新。中國歷代王朝在邊疆治理中採取了各種形式,不少形式至今仍有可供借鑒的成分,值得我們認真總結並結合現實情況加以創新。對於一些形式需要辯証分析,如歷代民族政策中的因俗而治,既被証明是行之有效的,但也有“因俗”過度的教訓值得汲取。因此,隻有對歷代治邊政策的內涵與外延進行深入研究,才能真正以史為鑒、借鑒創新。

  大力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國家向心力。中國古代的邊疆地區特別是一些與內地文化有較大差異的邊疆地區,往往具有自身的特征,簡言之:一是地緣政治上的孤懸一隅﹔二是經濟發展上的相對滯后﹔三是文化心理上的多重取向。這些特征對於在邊疆治理中如何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國家向心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今天的邊疆地區當然已經大為不同,但我們仍然要在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國家向心力上多下功夫,讓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觀念深入人心。

  邊疆官員的治理能力關系邊疆治理是否得當。中國古代的邊疆地區遠離統治權力中心,且情況復雜,邊疆的事情有時瞬息萬變,牽一發而動全身,邊疆官員的治理能力直接關系邊疆治理是否得當。今天,邊疆地區領導干部的能力素質依然是邊疆治理是否得當的關鍵要素。

  中國古代邊疆治理研究面臨深化與拓展的重任

  中國古代邊疆治理研究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還面臨深化與拓展的重任,當前尤其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堅持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相結合。對於邊疆治理這樣一個在一定程度上牽動著中國歷史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進行微觀與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歷史的局部考察得愈准確,對於歷史整體的認識才愈有可靠的依據。但是,我們不應滿足於微觀研究,還必須對中國邊疆治理進行宏觀考察。應從宏觀上考察歷史進程的內在聯系,以便真正把握寓於歷史事實中、隱於歷史現象背后的歷史本質。

  不斷深化傳統內容研究。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學者對中國古代邊疆治理進行了系統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績,但諸如朝貢體制、藩屬制度、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邊疆地區的治邊政策及其影響、中國傳統邊疆觀和治邊觀等,仍有深化研究的空間。同時,在宏觀上總結從秦到中華民國邊疆治理的經驗和教訓,尚待研究者上下求索。

  從更長時段來拓展研究視野。隨著中國邊疆史研究的深入,依托歷史、面向當代研究邊疆已成大勢。因此,立足現實進行中國古代邊疆治理研究應成為研究者努力的方向。我們要研究古代(王朝國家)邊疆治理與近代(民族國家)邊疆治理的異同,關注當代邊疆治理中的發展與穩定、邊疆多元文化的沖突與協調、邊疆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地緣政治與邊疆地區的涉外關系等。有了這樣的宏闊視野,才能進一步深化中國古代邊疆治理研究。

  注重中外邊疆治理比較研究。綜觀世界各國,疆域范圍內真正可以稱之為邊疆地區的除了中國,主要還有俄羅斯和美國這樣的大國。當前,將中、美、俄三國從歷史到現實的邊疆治理進行比較研究很有必要,而比較研究的前提是對美國、俄羅斯的邊疆治理進行扎實的個案研究。概括國外邊疆治理的基本模式,總結國外邊疆治理的經驗和教訓,就有可能將中國邊疆治理放到國際比較的視野中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推動研究方法多元化。長期以來,中國邊疆治理研究屬於歷史研究范疇,研究者大都是史學工作者。隨著研究的深入,僅僅依靠史學研究方法顯然遠遠不夠。因此,在邊疆治理研究中引入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等諸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已成大勢,唯有如此才能將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和深度。

  理順研究與決策的關系。研究與決策有著密切關系。研究得出的科學結論是進行正確決策的重要基礎,這就要求學術研究必須科學求實。決策的基本出發點是維護國家根本利益,決策者應為研究者進行實事求是的研究提供更有利的條件和保証﹔研究者則應發揚中國邊疆史研究的愛國主義和求實精神等優良傳統,為正確決策提供扎實可靠的研究成果。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14日 16 版)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