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大家手筆)

中國影響力正持續提高

金燦榮

2016年10月13日07: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從當前國際關系角度看,國家之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產品競爭、技術競爭、話語權競爭。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前兩個層面的國際競爭力已經大大增強。在產品競爭方面,2009年中國的出口總額就已經超過了制造業王國德國,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的產品門類已經相當豐富並且規模巨大。在技術競爭方面,中國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日漸縮小。從目前情況看,中國國際競爭力較弱的方面主要在話語權上。這樣的局面,對中國而言是很不公平的。比如,中國目前是世界上很多大宗商品的主要生產國或消費國,但對大宗商品恰恰沒有定價權,這導致中國買什麼什麼就貴、賣什麼什麼就便宜。這種現象已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改變這種局面,不但對中國有利,對世界經濟健康平衡發展也有益。

  那麼,如何改變這種局面、爭取中國應有的話語權呢?一個辦法是利用已有國際合作機制與國際社會進行有效對話。2016年中國首次擔任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這對中國而言是一次機遇。在剛剛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上,中國作為東道國把“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作為峰會主題,向世界宣示了中國的全球治理理念。許多人認為,這次峰會之后,二十國集團這一國際合作平台所產生的活力和效力能夠邁上一個新台階。二十國集團的發展反映出的當今國際社會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國際經濟力量分布不斷變化。原來世界經濟可以說由G7(西方7國集團)主導,1991年時這7個國家的GDP佔世界的2/3多,因此G7的主張在國際社會很有分量,在當時主導著世界經濟話語權。而到2015年,這7個國家的GDP總量佔世界一半還不到,下降幅度非常之大。反觀同一時期的中國,GDP佔世界總額的比重從4%上升到15.5%,其他金磚國家的比重也不斷上升。因此,新興市場國家作為一個群體,對在世界經濟政治方面的發言權有了更大需求。總體看,國際經濟政治實力對比由原來的發達國家“一家獨大”發展為發達國家力量與新興市場國家力量趨於均衡的局面。

  二是新興市場國家的戰略影響力明顯提升。近些年,作為金磚國家的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和南非相互之間展開了一定的合作,其中中國的表現尤為搶眼。比如,原來的“上海五國”發展為“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可見,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不但經濟實力增強,政治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

  三是世界形勢變化必然對國際秩序提出新要求。原來G7是國際經濟金融的主要協調平台,這一平台現在顯然已經捉襟見肘。由發達國家與新興國家一起共同組成一個協調平台,是國際社會發展到當前階段的大勢所趨。隨著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中國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中國堅持的全球治理理念將對世界經濟復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雖然近來中國經濟發展有所放緩,但中國的經濟增長仍屬強勁。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中國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必然隨之提高,在國際經濟合作協調機制中的作用肯定會持續增強,開始扮演一個主導性角色。中國倡導的新機制,是對現有國際協調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目標是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中國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同時,會積極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中國理念、中國智慧。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6年10月13日 07 版)

(責編:楊麗娜、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