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學者專欄>>劉余莉專欄>>相關報道

劉余莉:教育、傳統與文化

2016年08月23日15:1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導語】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但在當今社會,有人認為中華傳統文化是不是過時了?學習傳統文化的孩子會不會吃虧?學習傳統文化是小孩的事等問題。《南陽晚報》記者張曉鵬帶著許多疑問專訪了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倫理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劉余莉教授。

記者:傳統文化是怎樣協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聖哲教育的?

劉教授: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開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是始從家庭,而且是始從胎教開始,到最后慎終追遠,貫穿一個人一生的過程,中國古人特別重視家庭教育。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有些學者研究中華傳統文化,看到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隻有中華文明傳承至今,這是什麼原因呢?研究最后得出一個結論,那是因為中國人特別重視家庭教育的結果,這個結論是很正確的。

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在孕育文王時就注重胎教,她做到了“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就是指眼睛不去看不善、不好的東西,耳朵不去聽淫詞歌舞,口裡講的都是很溫柔的話。傲慢的話都沒有,更何況是粗暴的話呢。她的母親是一位聖人,所以教出的孩子文王也是一位聖人,胎教很重要。孩子出生后,眼睛睜開,還不能說話,但是他時刻在學習著,母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他學習的榜樣。現在很多母親都不理解、不知道這一點了。一邊抱著孩子喂奶,一邊在生氣罵人說謊,這些都被孩子看到了。所以孩子為什麼會說謊,為什麼會罵人、會生氣呢?其實都是從他父母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習來的。

教育貫穿一個人一生的過程,到臨終的時候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這也是《論語》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謹慎的辦理喪事,追奠亡故的先人,這個民風自然就歸於純厚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一個人對他的祖先念念不忘,想著每年去祭祀的話,對於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顧的道理呢。他不可能一面去祭祀祖先,一面去打爹罵娘,這於情於理是不符合的。在古代時,家家戶戶都有祠堂,祠堂供奉著祖先牌位。到春秋祭祀時,會把全家族的人召集在一起,宣講祖先的德行,說你們張家或是李家……他們家的歷代祖先之中,在哪朝哪代出了哪一位有德行的人,他們對國家有什麼貢獻,有哪些德行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這就是家庭教育,家庭中已經在倡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教育了,反腐倡廉的教育已經在家庭中開始了。

文革時期,我們不理解祠堂的教育功能,不知道它承擔著教孝、教人知恩報恩,教人要有責任感的教育意義,把它作為“四舊”破壞掉了。結果導致現在的孩子做事不僅不會想到祖宗,就連想到父母都很難得了。所以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開始,始從胎教,到終了的時候是慎終追遠,貫穿了一個人的一生。

學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延續,學校教育的首要內容就是教導孩子要孝敬父母。古代教育,孩子在家時,家長要教他尊敬老師,到了學校老師要教他孝敬父母,老師和家長相互配合,這個孩子就很容易受教了。不像現在的家長,這個孩子被學校老師一批評,他回家就告訴父母,父母就去找校長,校長就去找老師,結果是,孩子犯了過失,老師也不敢說他了,這個孩子就會一錯再錯。所以,老師和家長緊密配合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教育是有先后次序的,先培養孩子的德行,從小學開始,如學習《弟子規》,學習洒掃應對、進退禮節,培養孩子對父母、老師、長輩謙恭有禮的態度,然后才去學習知識和技能,這樣孩子才不會學的越多越傲慢,學的越多越不把父母、老師、長輩放在眼裡。品德教育也要從孝道入手,奠定孩子知恩報恩、引水思源的意識。因為一個孩子如果連父母這樣大的養育之恩都不能記在心上,不知道去報答,那麼也沒有誰的恩德會讓他念念不忘,想著去報答。正是從孝道開啟了一個人知恩報恩的意識,培養了一個人情義、恩義、道義的處事原則。如果這個處事原則沒有建立的話,取而代之的就會是一種以利害為取舍的處事方式。這件事對我有利有好處,我就會全力以赴,而這件事由利變害的時候,就會做出忘恩負義、見利忘義的事情來。所以中國古人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因為忠臣知恩報恩,不見利忘義。

學校教育講的孝,內容很全面。現在很多人說,你們講的孝有什麼意義呢?某某高官他也是個孝子,他仍然是違法亂紀,鋃鐺入獄了,這就不知道孝的內容很全面。他不僅要養父母之身,贍養父母。還要養父母之心,就是要尊敬父母,不要經常讓父母擔憂。比如,我們小學上學的時候,功課不好,父母會擔憂,這就是不孝了。當我們長大了,走上工作崗位,貪污收賄,違法亂紀了,讓父母戰戰兢兢,不知道哪天會被抓起來,鋃鐺入獄,這還是不孝。所以,一個真正的孝子,父母隻會為他的疾病擔憂,而不會為其他事情擔憂,這樣的人幾乎就是一個完美的人了。在《弟子規》上有這樣一句話,“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就是你的身體有損傷,父母家人跟著你擔憂,你在品德上有損傷,父母家人都會跟你蒙羞。

孝的內容很廣泛。除了“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還要“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父母培養了我們一次,不僅僅在他們面前端茶倒水,來照顧她,贍養她。更希望我們對國家人民有所貢獻,《孝經》上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所以大孝是孝天下的父母,這就是要告訴我們要“養父母之志”。

除此之外還要“養父母之慧”,父母並不是說事事都做的對,父母有過失的時候,也不能一味順著父母。《弟子規》上說“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父母有過失,一定要去勸諫,但勸諫的態度一定是和言悅色的,而且要找父母比較高興的時候去勸諫,這就告訴我們不是事事順著父母才是孝。當然,孝順是不忤逆父母,不忤逆父母正確的對你的教導,如果父母確實有違道的時候,你也應該去勸諫。所以,勸諫也是為人子重要的職責。這就是講的學校教育,老師教他孝道,孝的內容很廣泛。

社會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擴展。道德教育不是上一堂課、接受一次中華美德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了,他是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說詩詞、歌舞、戲劇、小說、雕塑、美術、音樂等等,這些都是社會教育。古代很多婦女,她沒有學過《四書五經》,但她知道為人要孝敬公婆,要相夫教子,要忠孝節義,這些是從哪裡學來的呢?都是從地方戲劇、文藝形式之中學會的。所以,古代社會教育如詩詞、歌舞、戲劇、小說、音樂、雕塑等等都秉承孔老夫子的理念,那就是“思無邪”,不要引起人們邪思、不正確的思想觀念,一定要引起人們的正知正念,這對我們現代社會也非常有啟發。現在網絡、電影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這些都是社會教育的平台,也是重要的載體。給大家傳播的是什麼,社會大眾就接受什麼引導、什麼樣的教育。媒體工作者更應該承擔起社會教育的職責,以宣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為主要內容,樹立起人們的正知正念。社會教育是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聖賢教育是貫穿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之中。中國古人從小讀《四書五經》,讀這些經典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治國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礎,它前面有四個步驟,“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的意思是格除物欲,格除人們對財色名利、各種各樣過分的貪求,使人在財色名利誘惑面前穩穩不動,他的修身才有了基礎,他去治國平天下才沒有問題。

現在有很多大學生在沒有走上工作崗位之前,都說要反腐敗,甚至為了反腐敗去示威游行。但當自己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自己成了領導,成了既得利益的獲得者,這個態度變了,不想反腐敗了,就想誰反腐敗我反誰。這態度為什麼會轉變呢?他在利益的誘惑面前,他覺得沒有什麼不好的,就忘記了做官的本分是什麼了。古人的聖賢教育貫穿了一個人的一生,古代的人都要學習儒釋道的經典,這些東西都是他們必讀的課目,從小潛移默化受到了熏陶。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是以聖賢教育為主要內容。隻有我們都來傳承,道德教育才能夠做好。

記者:今天提到的素質教育,傳統文化是怎樣理解的?

劉教授:

素質教育是一個人全面發展的教育。首先是一個人品格的教育。中國古人說“做事先做人”,《三字經》也說“首孝悌,次見聞”,首先要培養他對父母兄弟友悌的精神,培養他謙恭有禮的處事態度,這就是人的素質。然后學習知識和見聞,這樣才不會學得越多越傲慢。孔老夫子說過,“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這個人即使有周公的才華,但是他又驕傲又吝嗇,其余也不用看了。這就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基本素質是道德的素質,做人的素質,知識和技能只是一技之長,是謀生的手段。

古人選拔人才,首先看一個人是不是有德行。如果這個人有德行,又有才能,“有德有才是正品”,這是社會最需要的﹔“有才無德是毒品”,這個人很有才華,學了很多知識和技能,他知道把三聚氰胺放到奶粉有什麼效果,他沒有德行,就是自私自利,這樣的人對社會危害反而很大﹔“有德無才是次品”,這個人有德行,但是才能不夠,那麼把他提拔出來,加以培養,這個技能是很好培養的,但德行不是一下子就培養出來的,這樣的人還可以用,雖然沒有正品好,但不至於對社會造成危害﹔“無德無才是廢品”,這樣人不是很多。我們社會急需的是德才兼備的人才,要以德為先,這是最起碼的素質。否則的話,現在很多孩子學計算機,電腦技術很好,但他不拿這個去為人民服務,去傳播優良的傳統文化,他拿這個去黑別人的網站,搞破壞,這樣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

記者:現在的家長都希望孩子多才多藝,認為這樣能更好的成長乃至成功,傳統文化中的教育是這樣嗎?

劉教授:

《三字經》上有一句話“教之道,貴以專”,告訴我們人都各有特長的,培養他成才其實很容易,順著他專長方面,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這一門學好了,就是這一門的專家。比如,一個人學《論語》,學了十年,這十年都把功夫用到《論語》上了,另一個人十年學了十部經典。如果需要一個人講《論語》,你要找哪一個人呢?一定會找十年學一部經典的人。所以一個人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希望他多才多藝這個本身是不現實的,你把他的時間、精力都分散了,到最后就是樣樣通、樣樣鬆,哪一個都拿不起來。中國古人培養人才很簡單,就是看他喜歡什麼,對哪一個特別感興趣,就在這個方面長時間用功,時間長了就自然成了這方面的專家。學一樣很精通不難,學十樣都精通那就很難了。現在孩子學得很累,也是我們沒有抓住這個綱領。星期一放學,去學唱歌、跳舞,星期三就去英語,星期五就學奧數,星期天又去學圍棋,結果把精力都分散了,最后哪個也沒有學好,興趣不能夠維持很久,結果都放棄了。

記者:當今社會,學習傳統文化的孩子會不會吃虧?

劉教授:

這個是不必要的擔心。一個人學了傳統文化之后,最大的特點是能夠時時為別人著想,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現在的孩子到一起之所以不能夠相處,就是因為他們在家是小公主、小皇帝,所有的人都要考慮到他的需要,考慮到他的感受,為他著想,這種行為方式已經形成了。當諸多的小公主、小皇帝走到一起的時候,不發生矛盾、不發生沖突那就不正常了。學了傳統文化的人特別講禮,他能夠處處為對方著想,就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人際沖突,嫉妒障礙等等,他的人際關系反而會更好,就像《論語》上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這是結果。原因是“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他的結果就是“四海之內皆兄弟”。沒有學習傳統文化的人,表現出來的是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傲慢無理,不知道為別人考慮,這樣的人走到哪裡其實都是不受人歡迎的,人際交往會出現很多的障礙,學了傳統文化的人,對別人彬彬有禮,能夠為人著想,走到哪裡都會受人歡迎。《易經》上還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意思是志同道合的人自然被感召在一起。譬如,一個人喜歡賭博,他的朋友都是喜歡賭博的人,一個人喜歡喝酒,他的朋友都是喜歡喝酒的人,一個人喜歡傳統文化,謙恭有禮,他感召的朋友也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也是謙恭有禮的人,那些不好的朋友不會被他感召在一起,所以也不會遇到那種不如意的現象。對傳統文化有認識的話,就不會有這種擔心。

記者:就科技發達的今天而言,中華傳統文化是不是過時了?

劉教授:

傳統文化的核心是道德,道就是恆常不變的規律。經典之中,“經”者常也,講的也是恆常不變的規律。這規律就像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一樣,自古至今沒有一天會改變的,在古代適用,在今天也適用。經典之中記載的全都是這樣的規律,是大浪淘沙的結果,在哪個時代都不會過時。科技越發展,越需要道德的指引。在中國歷史上,康乾盛世之前,中國的GDP、科技、經濟一直處在世界的領先位置,到康乾盛世以后,當時的發展相對於西歐就停滯不前了。李約瑟是《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作者,他對中國歷史上的科技非常贊嘆,先進的程度非常佩服。他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到康乾盛世之后科技就不發達了,遠遠的落后於西方,這個問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答。其實是什麼原因呢?就是中國人在科學技術背后的指導,就是哲學理念,中庸的理念,也就是《易經》上說的“一陰一陽之為道”的理念。“一陰一陽之為道”的意思是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中國人很早就預見到了,科技發展到頂端,可能導致人類的毀滅,所以就不能再發展了,再發展就會導致世界的毀滅。現在的核實驗、核電站的爆炸等等,出現了很多現代高科技引出的生態問題、環境問題、資源耗費問題,這些都告訴我們,中國古代人是有遠見的,不願過早的科技發達,就是想延緩人類的毀滅。

記者:傳統文化是不是影響創新精神?

劉教授:

很多人認為傳統文化影響了創新。《易經》作為六經之首,是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經典,《易經》的“易”字有三個涵義,“易”字第一個涵意是變易,變化的意思,它提醒你世界萬物的現象是變幻莫測,變化無窮的,所以要懂得與時俱進,不能夠抱守殘缺,這個告訴我們要懂得創新。創新不是現在的人打著“創新”的旗幟去胡作非為,做了很多違背規律的事,最后還給自己找借口,既然要創新,就要交一點學費,走一點彎路,這都是不負責任的說法。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談創新呢?《易經》的第二個涵意是不易,不變的意思。隻有掌握不易不變的、恆長不變規律的人,他才有資格談創新,變的是現象,不變的是規律,掌握不變的規律才能以不變應萬變。第三個涵意是簡易,中國古人講“大道至簡”,創新的結果一定是非常簡單的,讓人容易理解的,這樣有什麼好處呢?容易理解才容易推行,在生活中去實踐。傳統美德用五個字就概括清楚了,“仁、義、禮、智、信”,因為概括簡單,易記易行,千百年來成為人們奉行的價值觀。

如果明白這一點,中國人並不缺少創新精神,隻不過這個東西符合道才去創新,不符合道的東西是不能創新的,因為創新的結果最后可能導致人類的毀滅,比如像核武器這樣的東西,中國古人一定不會去創新的,造成兩軍同歸於盡的結果對人類的前途命運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記者:傳統文化是不是中國貧窮落后的根源?西方文化那麼先進,我們中國有必要再去走傳統文化的老路嗎?

劉教授:

如果傳統文化落后的話,不可能在漫長的歷史時期,特別是清朝以前,中國的經濟、文化都是居世界首位。有人認為傳統文化導致今天落后的局面,實際上並不是傳統文化導致的,而是我們放棄了傳統文化所導致的。在清朝康乾盛世的時候,清朝政府有宮廷講經的傳統,就是把儒釋道的大德老師,請到皇宮內給皇帝、大臣和嬪妃講課,當時全國上下思想高度的統一,都想著為國家、為百姓服務,這樣國家的強盛就達到了頂端。后來為什麼把這制度廢除了呢?因為慈禧太后每天到宮廷裡來聽經,聽這些人每一天好像都在講她的毛病,后來,她就把講經這個制度廢除了,結果人們自私自利的心生起來了,做事不再考慮國家的大局,而是為了自己一己私利出發,這樣國家就變成一盤散沙,清朝的腐敗就是這個原因。但是好多知識分子在尋找清朝腐敗原因的時候,錯誤的歸結到傳統文化上,這就導致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批判和誤解。

記者:傳統文化是否有一些“糟粕”,我們應該如何對待?

劉教授:

傳統文化,就是能夠被傳承到今天,至今還被運用,還沒有被拋棄的東西,這才叫傳統文化。人們對傳統文化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有“糟粕”,這是不對的。如果說所有過去的都是傳統,那麼確實有好的東西,也有不好的東西。歷史這麼漫長,自然有好的東西發揮到極致,這個過程也有不好的問題出現。實際上傳統文化是已經傳承到今天,至今仍然能夠適用的,大浪淘沙,至今沒有被淘汰的東西才叫傳統文化,這樣的話就沒有“糟粕”可言了。特別是經典之中,更是沒有“糟粕”的。現在人都自以為是,以自己的眼光看待傳統文化,把自己不理解的東西就認為是“糟粕”。比如學中醫的人,非常的感嘆,中醫如《黃帝內經》中,有特別精華的東西,現代西方心理學發展還証明這是精粹,但有些人以先入為主的觀念,把它作為“糟粕”給剔除了。平常說“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這句話從一般意義上沒有什麼錯誤,但誰有資格“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時候就出現了問題,因為自己的理解沒有達到聖賢人的層次,結果,你站在二層樓想去批評二十層樓的境界,所以就會出現問題了

記者:傳統文化能否減緩社會道德淪落的速度?

劉教授:

可以解決。中國人有幾千年長治久安的經驗,這個“長治久安”靠的什麼呢?也就是說和諧社會是怎麼達到的呢?孔老夫子說了四個字“富之,教之”,把這四個字做好了就能夠達到。首先讓人們富裕起來,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富裕起來之后要教育他們,給予人們倫理道德的教育,讓他們知道在人倫關系中的責任和本分,這樣社會才能和諧,如果我們隻重視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提高,但忽視了道德教育的話,就會出現《孟子》上所說的“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就是人們吃飽了飯,穿暖了衣服,過上了安逸的生活,但是沒有倫理道德的教育,墮落到近於禽獸。而中國傳統文化是以禮治天下,恰恰是強調倫理道德的教育,這種教育是滲透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方方面面,對於解決現在的道德淪喪是特別有效的。現在也有很多的地方,像吉林省吉林市鬆花江中學,像北京有一個北京匯通匯利公司,還有很多企業,都是通過學習《弟子規》,弘揚傳統文化,改變了學生的道德素質,改變了企業的面貌,和諧了人際關系,這樣的例子普遍地出現在大江南北,讓我們也升起了對傳統文化的信心。

記者:學習傳統文化是小孩的事,大人有必要學習嗎?

劉教授:

教孩子首先是自己受教育。《說文解字》解釋“教”字,是“上所施,下所效”,上面是怎樣做的,下面就怎麼效仿,這就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途徑。如果你讓孩子去學習《弟子規》,而自己做不到,《禮記》上說,下級侍奉上級不是聽他怎麼說的,而看他怎麼去做的,所以上級的喜好、厭惡的東西不能夠不謹慎,因為他是人民的表率。同樣的道理,在家裡,父母是孩子的表率,自己說的很好,但做不到,你讓孩子孝敬父母,自己都不能身體力行,孝敬父母,這樣就把教育變成了說教,說教就是沒有身體力行的做出來。那麼這樣孩子就起逆反,起爭訟。古代人說“言教者訟,身教者從。”用言語教導他,會引起爭論、對立﹔身教是你不用去教他,身體力行的把《弟子規》表演在生活之中,兒女自然受到感動,他也就跟著你去做正確的事。所以,教育不是言教,是身教。你讓孩子去學,自己不學,那就很難起到預期的效果。比如《弟子規》上有句話,“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孩子每天都讀誦這句話,但做父親的每天都喝得東倒西歪、酩酊大醉,那這個孩子就生不起對《弟子規》的信心了,因為他看到父親做的和《弟子規》相反。所以教兒教女先教己。讓孩子去學,必須是父母、長輩、領導先去學,身教勝於言教。

記者:對於一個已經愛上了傳統文化的人來講,應該如何深入學習才好?

劉教授:

怎樣把傳統文化學好?主要是知行合一。如果把學習傳統文化作為知識來學習,沒有在生活中身體力行的去領會,去實踐,就把學儒變成了儒學。“儒學”和“學儒”的區別,就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缺少“篤行之”就是儒學,把儒家作為一個學問來研究了。加上“篤行之”,能把所學的運用到生活當中,傳統文化就成了你的生活,從中更能夠體會到古人的存心,各種禮的設置,不是為約束我們的,不是要限制人性自由的,恰恰是讓我們更好的生活,保護我們不要走彎路,所以要身體力行,知行合一的學,這樣才能學的有味道,學的深入。孔老夫子在《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習”就是要在生活中去練習,把學到的知識不斷地去實踐,這樣才能體會到學習傳統文化的益處。

記者:現在人們有個誤區,純粹把傳統文化當成知識來學習,沒有真正運用。其實學和做形成了兩張皮的現象,沒有來解決實踐上的問題。

劉教授:

是的。《弟子規》上說“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只是學了聖賢的名言名句,但沒有去力行聖賢的教誨,增長了自己的浮華之心,傲慢無禮,結果成就不了聖賢的人格。中國古人說,讀書志在聖賢,讀書的目的是改變人的氣質,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最后成就聖賢的人格,這是古人學習的目的。古人說,你在讀《論語》之前是什麼樣的人,讀《論語》之后還是什麼樣的人,這個人就未曾讀《論語》。

成年人要想進一步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學習《群書治要》這一套書,這套書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他派魏征等大臣,把唐朝以前治國平天下的精髓概括到一套書裡面,這套書隻有50卷,50萬字,內容很精煉,很少,但它把傳統文化的精髓凝聚在一起,成年人學了《弟子規》后進一步就可學習《群書治要》這一套書,這一部書奠定了唐朝貞觀之治的盛世基礎。

(摘自:《精神文明導刊》2012年第10期 原標題“大道至簡:以孝為先,以行為本”)(文章由被採訪者提供)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劉余莉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