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2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主持人:
本報理論部高級編輯 張怡恬
嘉 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金 碚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胡鞍鋼
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王永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深刻洞悉發展新階段的基本特征、科學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發展方向、不斷深化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基礎上,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著力點,揭示了我國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路徑,回答了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新發展理念具有哪些科學內涵,將帶來怎樣的深刻變革?新發展理念在對發展規律的認識上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今天刊發的理論對話和大家手筆,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編 者
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主持人: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堅持正確的發展理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應該如何理解新發展理念對我國當前發展的重大意義?
金碚:發展理念反映發展的價值觀,是關於追求什麼樣的發展目標、選擇什麼樣的發展方式、發展為什麼人謀利益等基本發展問題的價值判斷,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思想、發展戰略和發展行動。因而,發展理念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新發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它不只是美好願景,更是實現目標的引領。當前,世界經濟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大調整大變革期,經濟結構調整已經成為全球趨勢,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我國面臨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佔領科技制高點的重大機遇和挑戰。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同時資源環境的瓶頸制約更加突出,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更加迫切。新形勢下,原來粗放的規模速度型發展方式已經不適應發展要求,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實現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發展導向、發展路徑的全面變革。新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對發展規律認識的新成果,指出創新驅動的發展、協調平衡的發展、環境友好的發展、開放共贏的發展、包容共享的發展才是好的發展﹔發展不是經濟的“單兵突進”,而是經濟、科技、社會、政治、法律、文化以至國防、外交等各領域的“聯合作戰”。
王永昌:新發展理念繼承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既是對發展理念的一次深刻變革,也將引領發展實踐的偉大變革。首先,新發展理念深刻揭示了我國“十三五”乃至更長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特征是“轉型發展”:在轉型中提升發展,在發展中實現轉型,從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進入新階段。新發展理念抓住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關鍵,正在有力引導轉型發展。其次,新發展理念深刻揭示了我國改革與發展實踐互促共進的演進規律,把發展與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既推動經濟社會結構和發展方式的重大調整,也推動發展體制機制的全面改革。這顯然將有效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帶來一場關系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
具有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的原創性新理念
主持人:新發展理念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習近平同志指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開出的藥方。”如何理解新發展理念蘊含的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
胡鞍鋼:新發展理念的時代價值首先體現在,它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創新為基礎,源於世界最大規模的現代化實踐,是具有中國原創性的發展新理念,因而一旦被人民掌握,就會成為創造、創新、創業的無窮力量。其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本身就形成了一個宏大的發展框架、嚴密的發展邏輯、務實的發展思路,深入回答了當今時代的發展課題。
王永昌:新發展理念體現了發展目的、發展動力、發展路徑、發展方式的有機統一,體現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辯証統一,體現了發展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發展為了人民)的內在一致,也體現了中國發展與世界各國發展的合作共贏﹔既彰顯時代價值,又具有世界意義。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凸顯了西方發達國家乃至其他國家面臨的發展動力不足、生態環境惡化、貧富差距擴大、經濟社會結構失衡、社會矛盾加劇等發展困境。新發展理念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和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必須走可持續發展、包容性發展道路的普遍趨勢,既是對我國發展問題的科學回答,也是應對人類發展全球性困境的“中國思考”“中國方案”。
胡鞍鋼:新發展理念的提出再次証明,中國不僅是世界發展最成功的國家之一,也是創新發展理念的國度,將繼續為人類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創新發展的要義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主持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這說明,創新發展指的不僅是科技創新,而是有著豐富內涵。應該如何理解創新發展的要義和內涵?
金碚:創新注重的是解決發展的動力問題,創新發展的要義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在新常態下,傳統發展動力逐漸減弱。無論是搶抓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還是適應、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都需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把發展動力轉到創新驅動上。所謂創新驅動,就是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和文化創新相結合,推動發展方式向依靠持續的知識積累、技術進步和勞動力素質提升轉變,促進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
胡鞍鋼: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不能狹隘地理解創新。科技創新雖然很重要,但它只是創新系統的一部分。俗話說,孤掌難鳴。如果理論、制度、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創新跟不上,與科技創新相關的投融資、知識產權保護、成果轉化等制度不配套,科技創新就難以有效推進,就難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所以,創新發展倡導的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創新能力是科技創新實力、企業創新活力、產業創新優勢、市場創新氛圍、制度創新保障、人才創新激情等的系統綜合。當前,應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兩個輪子相互協調、持續發力,以重大科技創新為引領,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努力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協調發展的要義是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
主持人: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習近平同志指出:“下好‘十三五’時期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如何理解協調發展的重要意義?
胡鞍鋼:協調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我國發展不協調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關系上。嚴重的發展不平衡、不協調會帶來發展可持續性下降、發展質量和效益偏低、結構性產能過剩、生態環境惡化、社會矛盾多發等問題。因而,必須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努力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
王永昌:協調發展的要義正在於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標准和尺度。協調是發展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必須把破解難題、補齊短板和鞏固、厚植原有優勢統一起來。協調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不是搞平均主義,而是更注重發展機會公平、資源配置均衡。協調是發展短板和潛力的統一,通過補齊短板挖掘發展潛力、增強發展后勁。落實協調發展理念,就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把握好發展的局部與全局、發展節奏的快與慢、發展時空的先與后、發展的重點與非重點等辯証邏輯,處理好發展中的重大關系。應更加注重提高發展的全面性,系統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更加注重提高城鄉發展的統籌性,加快農村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更加注重提高區域發展的均衡性,推動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更加注重提高發展環境的和諧性,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綠色發展的要義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主持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習近平同志關於保護環境與發展生產力關系的重要論述,扭轉了一些人所謂經濟發展和優美生態環境不可兼得的錯誤認識,揭示了綠色發展的真諦,展示了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的光明前景。應該怎樣全面理解綠色發展的內涵?
胡鞍鋼:綠色發展是對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這一規律的深刻認識和把握,至少包括三方面含義:從發展道路看,綠色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致力於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從經濟活動層面看,綠色發展要求實現資源要素配置的綠色重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從發展目標看,綠色發展要求實現人與自然的“天人合一”和“天人互益”,從而實現人類源於自然、順應自然、益於自然、反哺自然。
王永昌:西方發達國家所走過的傳統工業化道路,其實質是以資源環境換經濟增長。事實証明,這條道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極大,生態環境惡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難題。我國過去粗放的增長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也導致了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綠色發展理念是在對西方傳統工業化道路批判性反思、對我國發展經驗教訓深刻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其要義是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雙贏。比如,綠色循環低碳產業是當今時代最有前途的發展領域,我國在這方面發展潛力很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綠色發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將成為主流,良好生態環境會成為改善人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我國將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開放發展的要義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
主持人: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這“三個不會變”,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稱贊,也充分表明“我們將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我國對外開放的環境有哪些新變化?堅持開放發展有哪些新內涵?
王永昌:同過去相比,我國對外開放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國際金融危機后,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格局發生深刻改變,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和規則面臨重大調整,世界經濟還沒有找到全面復蘇的新引擎,既孕育重大機遇,也充滿風險挑戰。同時,我國在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二大對外直接投資國,但經濟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世界經濟新形勢和我國對外開放大進大出的格局,使我國的引進來、走出去在深度、廣度、節奏上都是過去所不可比擬的,外部經濟、金融資本等帶來的風險壓力之大也是過去所不可想象的,迫切需要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提高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自覺性和能力。
胡鞍鋼:開放發展的要義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著力實現合作共贏。開放發展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主要表現在:中國既與發展中國家合作,也與發達國家合作﹔既與大國合作,也與小國合作﹔既推動“南南合作”,也推動“南北合作”﹔既推動經貿技術合作,也推動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合作。開放發展要求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完善對外開放布局,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共享發展的要義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
主持人:習近平同志指出,共享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共享發展必將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不均衡到均衡的過程。這一重要論述說明,共享的目標是共富,共享發展是一個隨著生產力發展而不斷推進的過程。應該如何科學理解共享發展的內涵?
胡鞍鋼:堅持共享發展,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享發展的要義是實現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也就是說,就共享的覆蓋面而言,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就共享的內容而言,包括共享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方面建設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各方面合法權益。就共享的實現途徑而言,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就共享的實現進程而言,要立足國情、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循序漸進,讓人民更多更公平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王永昌: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享有,是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根本問題,不同社會有不同回答。共享發展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發展過程人人參與,發展成果人人享有,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是有利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發展理念,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當然,共享發展是一個歷史過程,我們既要摒棄那些不切實際的平均主義主張,又要防止出現貧富兩極分化現象,在公平與效率之間把握好合理張力。在當前發展階段,既要大力維護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結果公平,又要尊重因人們付出的勞動、才能等不同而帶來的合理收入差別。還要加大扶貧力度,幫助貧困人口擺脫貧困,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朝著共同富裕目標穩步前進。
讓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變成普遍實踐
主持人:新發展理念已經提出,科學的發展方向已經確立。應該如何保証新發展理念得到貫徹落實,實現“精神變物質”?
金碚:讓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變成普遍實踐,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意義十分重大。要使新發展理念真正引領發展實踐,實現“精神變物質”,最重要的是創造相應的體制機制條件。首先,應在體制改革中注入新發展理念。樹立新發展理念與深化體制改革是互促共進的。一方面,加快形成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體制機制,有利於從根本上消除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發展理念的認識、行為、做法。另一方面,我國的改革已經歷時30多年,難免出現一定程度的動力減弱、推進艱難等問題,新發展理念是破解改革難題的一劑“特效藥”。其次,應在政策安排和政績考核上體現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是“指揮棒”,政府政策和行為則是“引路牌”。各級政府部門隻有理解和把握新發展理念的精髓,將增強創新能力、推動發展平衡、改善生態環境、提高開放水平、促進共享發展體現在政策導向和政府自身行動上,才能引導全社會樹立新發展理念。把成熟的、帶有普遍性的經驗和做法上升為法律,也有助於引領全社會遵循新發展理念。第三,在遵循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發揮新發展理念的積極作用。新發展理念是對發展規律的認識結晶,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也必須遵循發展規律,處理好不同發展階段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同時也要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傾聽人民呼聲、尊重人民選擇、追求人民福祉,實現人民所向往的目標。
相關專題 |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人民日報理論部編者文匯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