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 蔡 昉 周 文
主持人 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成功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經濟發展之路,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實踐創造和鮮活的寶貴經驗。能否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為經濟學理論創新提供了新的歷史契機?
蔡昉 最主要表現在對中國特色的改革開放和發展的理論解釋上。經濟學理論的發展不在於數學模型,而在於解釋力和經世濟民的實效。過去30多年,中國實現了世界經濟史上罕見的高速增長,創造了減貧奇跡,經濟學在其中無疑發揮了積極而顯著的作用。
理論成果看上去是滯后於鮮活的實踐的,但許多學術成果和對實踐的總結,有助於在頂層設計中幫助決策,提高國家治理能力,這是為什麼經濟學能夠成為“顯學”的原因。西方經濟學也講發展理論,也講制度變遷,但中國的經濟改革並沒有遵循新自由主義歸納的那些教條——如“華盛頓共識”,而是從中國國情出發,著眼於“三個有利於”,選擇了頂層設計、“摸著石頭過河”和地方政府與群眾實踐相結合的漸進式改革方式。中國經濟學者如果能夠對此進行很好的總結和理論提煉,就是打破了西方經濟學“神話”和“圭臬”的經濟學理論創新。
周文 中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不但在實踐上創造了經濟增長的奇跡,在理論上也有很多豐碩成果。比如,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認識過程,就體現了中國經濟學者的理論創新。在傳統西方經濟學理論中,政府與市場是此消彼長、相互替代的“零和關系”,而中國的改革和經濟增長實踐則証明了兩者可以是互補的“正和關系”,林毅夫教授把它精煉為“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結合。再比如所有制結構理論、價格雙軌制理論、收入分配理論,這些都是對經濟學理論的創新和貢獻。
從科學性和成熟度來看,中國的經濟學理論或許在西方經濟學者看來是難以理解和認同的,但經濟學作為一種入世的學科,經世致用才是其目的和本質。以西方經濟學界對科學完美性的標准,是無法理解中國經濟學理論的水平和成就的。但中國經濟30多年的飛速發展,中國社會30多年的巨大變遷,本身就証明了中國經濟學理論的成功。
主持人 三位都認為應該總結中國經濟實踐當中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並將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做出系統性的經濟學理論總結。能否這樣理解:中國是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從中國發展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經濟理論,可能更側重於發展與轉型,因而也更能夠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理論借鑒作用?
林毅夫 當時國內知識界普遍有一種認識,認為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發達一定有他的道理,因此積極到西方國家學習,希望把西方理論拿回來運用,幫助我國實現現代化。但仔細研究過去70年的歷史,至今還沒有發現有哪一個發展中國家按照西方的理論去制定政策並讓國家成功的。極少數的幾個成功的國家或經濟體,他們主要的政策在推行之時,從西方主流理論來看都是錯誤的。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理論的適用性決定於條件的相適性。發達國家的理論是總結發達國家的經驗而形成的,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條件不一樣,因此這個理論拿到發展中國家會出現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的問題。其實,發達國家的理論在發達國家也不一定適用,所以才會有舊的理論不斷被新的理論替代的情形。
現在世界上85%的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國家,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和轉型中國家,跟其他發展中、轉型中國家的條件是比較相似的。中國經濟學家根據中國的成敗經驗總結出來的理論,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借鑒意義會比發達國家的理論要高很多。
蔡昉 中國的經濟改革和發展是從特有的國情出發的,避免了生搬硬套,這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經驗,值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成為一般性規律,並以此豐富經濟學知識寶庫。
與此同時,中國的實踐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道路有諸多共同之處,有大量成功經驗和走彎路的教訓,值得用科學的方法提煉、概括和抽象,創建更符合發展中國家實際的發展經濟學。例如,中國減貧扶貧的成功經驗為世界矚目,也受到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羨慕﹔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也以其特有的方式而著稱。雖然“華盛頓共識”在國際經濟學界廣受詬病,但隻有中國經驗能夠提供另一種成功的選擇,中國學者有責任把這些經驗從工作層面上升到理論高度。需要強調的是,我們要用經濟學的方法來理論化,否則傳播的范圍就不夠。
主持人 未來的中國經濟學如何走向世界?能否構建一個全新的中國經濟學學派,進而能夠在世界學術界起到引領作用?
林毅夫 社會科學理論貢獻的大小決定於被解釋現象的重要性。研究世界上最大、最強國家的經濟現象,並將之總結成理論的經濟學家,就容易被認為是世界級的經濟學家。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世界上著名的經濟學家基本上不是英國當地人,就是旅居英國的外國人。20世紀30年代以后,世界上著名的經濟學家基本上不是美國人,就是在美國工作的外國人。原因就在於,從18世紀工業革命以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上最大、最強的經濟體是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世界經濟重心逐漸轉移到美國。
我判斷,最慢到2025年,即使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也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到2025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可能是美國的1.5倍或者更高。隨著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升,發生在中國的經濟現象會是最重要的世界經濟現象,解釋這個經濟現象的理論會是最重要的理論。世界經濟學的研究中心很有可能轉移到我國來,並迎來中國籍的世界級經濟學大師輩出的時代。並且,來自於我國的理論創新也會對其他面臨和我國相似的條件和挑戰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參考借鑒,幫助他們擺脫低收入或中等收入陷阱。
蔡昉 最富有史詩意義的經濟發展實踐,是經濟學發展的動力,把經濟學研究推向了一個又一個高峰。我們從未如此地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偉大的實踐呼喚偉大的理論,對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經濟學的需求必將越來越強烈,不僅將用來指導中國長期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實踐,而且會在世界范圍內成為經濟學的主流,成為我國的一種軟實力。
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求我國各級干部深刻認識、適應和引領新常態,保証中國經濟持續健康增長,如期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其次要求我國經濟學家站在世界經濟學科發展的前沿,進行創新性的探索,否則中國奇跡就隻能停留在經驗層面而達不到理論的高度﹔最后要求中國的經濟學家及其成果要有更高的標准,胸懷更大的使命感,引領國際經濟學前沿。
周文 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經濟學,必須發現不同於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前提,這種前提性的差異深藏於文化的差異之中。我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傳統與西方不同,正是因為這種文化差異,中國經濟學才可能得以建立。文化是中國經濟學的根和土壤,中國經濟學研究應把東方文化的精髓作為哲理性的范疇引入研究框架和范式,這樣才有助於推動中國經濟學跨上一個新的、更有活力、更能引領發展的高度。
此外,中國經濟學教育和研究要立足中國現實,提煉中國問題,借鑒國外,融入國際,正確總結“中國理念”,科學概括“中國經驗”。隻有如此,才能真正使中國經濟學走向國際,引領國際。
(作者分別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摘自2016年3月2日《光明日報》)
來源:《紅旗文摘》雜志
相關專題 |
· 《紅旗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