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王義桅:創新中國的三重使命 

2016年05月31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創新中國的三重使命(望海樓)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主旋律,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發展是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之首。在5月30日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這深刻闡述了創新的重要意義,也對中國的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當今時代,創新中國有三大使命:

使命一,解決中國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按照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的經濟發展階段理論,國家的經濟發展可以劃分為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和財富驅動幾個階段,伴隨著人均GDP的增長和發展條件的改變,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是必然過程。盡快實現發展方式向創新驅動的轉換,是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唯一選擇。中國已經發現,處於國際分工價值鏈條的中低端環節、集中於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讓自身付出了高昂的資源和環境代價﹔中國也已經明白,隻有努力創新,才能跟上世界潮流,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創新發展是國際競爭的大勢所趨,是民族復興的國運所系,是國家發展的形勢所迫。

使命二,在解決中國問題中解決世界問題,助推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創新不僅是解決中國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的手段,也是解決人類共同問題的必然選擇。今天,一大批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走上發展快車道,多個發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區逐漸形成,國際力量對比繼續朝著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方向轉變。這就為中國告別近代以來盯著西方發達國家的趕超發展思路轉向創新發展思路提供了可能性,也增強了必要性。中國前不久發布《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創新能力要從“跟蹤、並行、領跑”並存、“跟蹤”為主,向“並行”“領跑”為主轉變。英國《自然》雜志執行主編尼克·坎貝爾斷言,中國政府非常強調科研在驅動創新和經濟增長中的重要性,正朝著全球科研領導者的方向快速邁進,未來數年內中國有可能成為對全球科研發展貢獻最大的國家之一。

使命三,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激勵其他發展中國家邁入創新行列。中國用短短30多年的時間,跨越了要素驅動發展和投資驅動發展兩個階段,開始逐步進入創新驅動發展階段,這極大鼓舞了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創新自信。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提出的科技事業發展“三步走”目標——到2020年時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更是激勵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創新跨越的旗幟。

中國正在引領世界創新,並通過正確義利觀和命運共同體意識,聯合其他國家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走創新之路,踐行創新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中國要為人類作出應有的貢獻,而創新則是實現這一理想信念的強大動力。這必將有力推動中國夢與世界夢的融通,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作者為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習近平總書記“5·17”重要講話系列解讀:


習近平強調“三個體現”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謀思路

鐘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用中國理論解決中國問題

李拓:科學認識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使命與文明擔當

楊正位:以傳統文化的“中道”智慧推動經濟學發展

史安斌:努力推動新聞傳播學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尹韻公:習總書記“5·17”講話突出問題意識指明發展方向

胡敏: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理想才能扎根實際引領未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王義桅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