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中國不能實行西方“個體本位”的民主

林尚立:堅持和發展人民民主有理有據有效

2016年05月17日07: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民主的研究與思考可從兩個維度展開:一是思考民主一般,即在眾多民主實踐和反思中抽象出民主的一般原則﹔二是考察一般民主,即研究不同國家具體的民主實踐。這兩個維度是彼此相通並互為基礎的。當下,一些受西方“經典”民主模式影響的人產生了這樣的疑問:中國的人民民主是不是真正的現代民主?如果是,西方的“經典”民主模式又該算什麼?如果不是,中國為什麼能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實現快速發展,讓十幾億中國人過上了自主、平等和溫飽無憂的小康生活?回答好這些問題,對於我們堅持和發展人民民主至關重要。

  對習慣於西方“經典”民主模式進而形成刻板印象的人來說,這一疑問也許是個大難題﹔但對努力自主建構現代民主的中國人而言,它卻不是一個真問題。因為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共產黨人,一直從真正意義上的民主一般來把握中國實踐和發展民主的路徑與方式,而不是將西方創造的民主模式套用於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中國。在把握民主一般中,中國基於自身的實踐探索與理論反思,選擇了馬克思、恩格斯基於人類文明發展規律所提煉出來的民主理論,力圖從更為徹底和全面的民主原則出發,建構符合中國實現人民解放、民族獨立和國家現代化要求的民主形態。可見,從根本意義上講,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民主(中國民主)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基本方向。

  中國民主以“人民本位”的民主理論為依據。一些人對中國民主的種種疑惑,主要源於無法真正認識到中國民主實踐背后的理論依據與價值追求。中國民主所依據的是馬克思主義以人民為本位的民主理論,而西方民主則以“個體本位”為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認為,西方出現“個體本位”的自由主義民主具有歷史必然性。西方近代歷史發展以個人獨立為前提,在發展出市場經濟的同時,也孕育了“個體本位”的自由主義民主,並由此開啟了人類現代民主化進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人類的民主發展隻能有西方一種模式﹔否則,人類文明發展就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西方“個體本位”自由主義民主具有片面性。馬克思指出,這種“個體”是基於人與物分離而形成的,是以資本雇佣勞動、進而駕馭每個人的活勞動為現實基礎的﹔“個體”在政治和法律上的自主,是與勞動上的不自主和經濟上的不解放相伴而生的。隻有當人們全面掌握了生產資料,在經濟上獲得解放,“個體”才能真正為自己作主。因此,馬克思認為,個人的真正獨立和自主需要一個重要政治前提,即全社會的生產資料最終歸聯合起來的全體人民所有,從而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人民因此真正獲得為自己作主的經濟和政治基礎。馬克思主義闡釋的這個政治邏輯,決定了在現代化和民主化過程中,“個體”為自己作主的努力必須與爭取“人民”為自己作主的努力相伴而行,並以后者為前提。因此,當今世界各國的民主發展都面臨一個基本問題:如何使人民真正成為推動人與社會全面發展的主導力量,進而以人民整體為國家和社會作主來保障每個人為自己作主?

  中國民主以實現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為出發點和歸宿。中國的社會、歷史與文化基礎,決定了中國現代民主建構不可能從“個體本位”出發。中國的現代民主建構確立在“人民本位”基礎上,以實現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為出發點和歸宿。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中國的人民民主形成了自己的價值系統、組織系統和制度系統,並與整個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現代化融為一體。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人民本位”的人民民主在堅持人民主體性的同時,為個體自主提供了經濟基礎、社會條件和法律保障,從而使中國民主走上了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主體、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使命的發展道路,創造了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並用的人民民主實現形式。

  可見,人民民主是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既有一脈相承的理論邏輯支撐,也有扎實的中國實踐支持﹔它理論上符合人類文明發展規律,實踐上契合人類社會現代化、民主化趨勢。中國的人民民主是理論有根、實踐有據、運行有效的民主,我們要堅定這種自信。

  (作者為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推薦新聞:


習總書記談“網信工作”為互聯網可持續發展繪制明晰路線圖

習近平提文物保護16字方針 展現共產黨人歷史自覺文化自信

習近平指導“兩學一做”為何特別強調“問題導向”

習近平"三個著力"促湘發展 打贏供給側改革這場"硬仗"

習近平首提改革的兩個方向 為增進人民福祉提供行動指南

(責編:姜萍萍、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