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思想縱橫)

張首映:“入腦”須“入耳”

2016年05月11日07: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這次到延安干部學院學習,一個突出感受是,老師能說會道,講得好。

  這個班名為“高級專家班”,50多人,有院士、大學校長,有研究院院長、理論報刊領導,多是有名有位、善研能侃之士,“沒有一個省油的燈”,個個卻聽得津津有味。

  王老師用了大約140分鐘,概述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分七大部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引領發展的新理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講義發給學員了,學員有了“導游圖”,那些定位定義、概念理念、價值意義、引文出處、一二三四,邊聽邊看,了然於胸﹔老師時而看看PPT,時而望望學員,講這七大部分,如同講述七大名勝,成竹在胸、如數家珍,畫龍點睛、要言不繁,慢條斯理、娓娓道來。到11點半,說“時間到了”,大家才緩過神來。

  延安整風講了幾十年,聽了若干遍﹔“老調新唱”,屬“高難度”。陳老師講,遵義會議前,黨犯過四次錯誤,影響最深、危害最大的是以王明為代表、以教條主義為特征的“左”傾機會主義路線﹔1941年、1942年,抗日戰爭處於戰略相持階段,黨的高級干部經過多次革命斗爭有了一定覺悟,黨員人數由4萬人增加到80多萬人,特別是有了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黨中央正確領導,整風的條件和時機基本具備,可以整風了,然后講整什麼風、怎樣整、效果如何、今天怎樣借鑒。這樣還原歷史、還原現場、還原情景,還原生活原態,把學員思緒帶入整風場景之中,使大家身臨其境,如場中人,想場中事。已到晚餐時,不舍離去。

  在梁家河,參觀習近平同志住過的3口窯洞。烈日當空,何老師戴著黑鏡和“麥克”,講怎樣像習近平同志那樣用真感情做群眾工作。習近平同志擔任村支書時,決心解決農村“用水難”“燒柴難”等問題。寒冬臘月,他第一個跳進冰冷洞穴,感動村民與他一起修造水池。看到《人民日報》有關四川綿陽建沼氣池的報道,向人借錢到當地取經,幾經試驗,獲得成功,成為“全省第一”。他22歲離開梁家河時,村民們淚流滿面,“十裡相送”。講著講著,老師熱淚盈眶﹔聽著聽著,學員們滿眶熱淚。結論是:用真情是做好群眾工作的關鍵,是踐行“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的紐帶。這樣的現場教學,用真感情講真感情,用真感情引發真感情,情景交融,情理交融,教學交融﹔有的放矢,收放自如。

  三堂課,一宏觀,一中觀,一微觀,具有代表性,都叫好,都叫座。好在哪?好在熟能生巧,還原本道,收放有效,講藝精妙。

  理論源於問答和辯論。以“聽、說、讀、寫”來說,早期理論以“聽、說”為主,“讀、寫”為主是后來的事,是固化深化“聽、說”而不是消解“聽、說”。先前的理論好多是具體的,抽象為主是后來的事,抽象具體更是近世所為。延安干部學院的老師們深諳此道,注重研究並提升演講理論的技巧和藝術﹔“說、讀”二分,把學員當主體而不是灌輸個人主張的“市場”,把解說理論當真理探索而不生搬硬套,把講義當劇本而不照本宣科,把抽象還原於具體而漸入抽象具體的佳境,把授課當藝術而不當冬烘先生,時而來點“掌故”,時而來點“噱頭”,時而來點幽默,連帶著手勢和“秦音”,把“入耳”當課堂優先目標而把“入心”貫穿其中,循循善誘,循序漸進,讓學員獲得“入耳”“入腦”雙豐收。

  “讀、寫”理論是重要的,“聽、說”理論同樣是重要的。延安干部學院的講解示范,對於破解理論宣講難題提供了經驗。該院正推行集體備課、集體聽課、集體改進、作為績效考核指標等措施。這樣不斷改進,逐步完善,積木成林,蔚然成風,我們的理論宣講和傳播就會取得更好效果。

  “愛拼才會贏”。對於理論宣講來說,會講才能贏得學員喝彩,贏得聽眾喜愛,促進創新理論贏得人心、贏得受眾。


  《 人民日報 》( 2016年05月11日 07 版)

(責編:姜萍萍、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