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評價學生思想品德應引入大數據

徐建軍 王莎

2016年04月18日08:56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中國科學院時指出:“大數據是工業社會的‘自由’資源,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主動權。”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面臨全新格局,新的歷史時期,引入大數據技術,進行大學生思想品德的科學評價,是創新高校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基石。

一、高校學生思想品德評價指標較為傳統

一是多屬於“強相關”指標。評價一個學生思想品德優劣,當前的主要做法是看這個學生“是否積極加入黨組織”、“是否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實踐活動”等指標。教育實踐經驗証明,這些“強相關”指標對於評價學生思想品德有著重要價值,教育評價者也習慣用這些指標評價學生思想品德狀況。然而,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的發展,評價主體特征發生很大變化,完全依賴這些傳統指標評價學生有時候不那麼“靈光”了。

二是多屬於宏觀層面的指標。當前大多數學者在調研、評價學生思想品德狀況時,多從國家、社會層面選取較為“宏觀”的指標,雖然能夠抓住學生大的政治傾向,但往往忽略了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人格化的品行表現。這些評價指標從信息量、表達方式、具體操作的角度來說,對於評價對象思想動態與日常行為的考察有不小的差距。

三是多屬於靜態的指標。學生思想品德評價指標體系自20世紀80年代形成以來,發揮了巨大的積極作用,但是其后多年相對固化,缺乏與時俱進。一方面,長時間內固化的“強相關”指標,很容易讓被評價對象有“針對性”地在這些指標上下功夫,可以通過舞弊、偽裝等行為進行作假。被評價對象不用付出長期艱辛的努力,隻要在這些指標上獲得認可,就可以獲得“好評”。另一方面,伴隨著互聯網出生、成長的“95后”學生群體不斷呈現出網絡時代的新特點,也產生了許多新問題,傳統的評價指標是否能夠體現當代學生的個體價值特征、是否能反映當代學生的社會化的價值訴求,在新的時期需要重新理解與再度審視。

二、現行的思想品德評價指標需要與時俱進

我國長期以來在實踐中形成的思想品德評價指標體系,具有時代特征:

一是評價經常依靠“聽其言”,注重評價對象“怎麼說”及“怎麼想”。現行思想品德評價的方法,評價者受主客觀條件的局限,主要是通過在規定時間內用集中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對“人的思想”展開詢問,更多地關注被評價者“怎麼想”、“如何說”。然而,人的思想品德及形成非常復雜,其中有認知、情感、意志、信念,有理性、感性、甚至潛意識成份:對於認知、情感等顯現的要素我們較易得出工具論的判斷,而對於意志、信念等隱性的價值觀念層面的指標卻很難評定。這種評價方式與標准,容易導致評價者與被評價對象更多地在“怎麼說”、“怎麼想”之間獲得肯定與被肯定,較難獲取思想表面與言語之下更深層次、更真實的內容,評價結果的信度可能要打些折扣。

二是客觀條件制約了“觀其行”,記錄與考察評價對象“怎麼做”不充分。“欲知其人先觀其行”,思想與行為存在相關性,內在的思想認識和情感信念總會通過一定的行為表現出來。隻要對於個體行為有長期、動態的地跟蹤和記錄,是能夠真正掌握其思想品德的狀況的。在傳統社會裡,要做到這點非常困難。品德外顯行為表現的全時空性,致使我們的觀察非常有限,無論從人力還是物力上都無法做到對個體行為長期、動態地跟蹤與監測。即使我們在某個集中的特殊時期,會對被調查對象有行為的監測與監督,但隻要不能做到隨時隨地、長期的記錄,就無法排除個體行為所表現出來的不是表面的、為了達到某一“目的”刻意暫時偽裝的行為,不能排除有時候目的達成便鬆懈下來呈現出相反的情況。

三是評價對象的時代更替與網絡發展,放大了思想品德評價存在的隱性缺陷。以人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要求,也是思想品德評價的立足點和不可偏離的重要主題,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與要求。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以“95后”群體為主的高校學生代際更替越來越快,呈現出日新月異的新特點,並且已經開始從科學文化與網絡技術等方面“反哺”教育者,教育的“雙主體”特征已經嚴重挑戰原有的思想品德評價。一方面,單向評價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評價對象的需求,有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並調動學生參與思想品德評價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使評價過程更“接地氣”﹔另一方面,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遍應用,傳統的評價體系指向的領域,已經難以與學生們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評價的實效性逐步下降。

三、引入大數據能夠優化學生思想品德評價結果

一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與“網絡化生存”,是引入大數據優化思想品德評價的理論基礎。馬克思把自己建立的新哲學叫做“實踐的唯物主義”,特別強調實踐的本質地位和前提意義,認為隻有實踐才能改變世界,“如何做”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核心。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真正值得信賴的是人的“行動”,而不是人的“言辭”。人的外顯行為、言語,總的說來,是內部品德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要客觀、公正地評價個體的思想品德狀況,就必須全面了解和准確把握學生的行為表現。“從行動中來,到行動中去”是大數據時代研究學生思想品德評價指標的全新視角。在大數據時代到來之前,要隨時隨地獲得學生們的行為記錄數據,幾乎不可能,而這一切在大數據時代卻成為現實。“95后”高校學生“每日必網”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的一種主要生活方式,“網絡化生存”模式留下了群體與個體海量日常行為與思想外顯痕跡的數據,為研究與評價高校學生思想品德提供了巨量數據樣本。

二是“觀其行”以及挖掘的日常行為數據,是運用大數據優化思想品德評價的工作抓手。思想品德作為觀念與意識層面的東西,存在於人的精神與情感中,想要獲得相對准確的評價結果,一方面需要“聽其言”通過詢問、觀察、問卷調查等傳統方式進行評價﹔另一方面,必須要“觀其行”,尤其是觀察評價對象長期的行為舉止,才能有效彌補主要依靠“聽其言”或者觀察其短期表現進行評價可能出現的偏差。基於高校學生“網絡化生存”的客觀條件,研究者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合法收集被評價對象日常學習、生活及娛樂行為形成的多種信息數據,建立起學生個人與集體的海量數據庫。數據庫一旦建立,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可以挖掘出長期“潛伏”的“弱相關”指標。這些基於大數據的所謂“弱相關”指標,並不是真的弱、對標的沒影響,而是與標的“遠相關”或者“間接相關”,在傳統評價過程中尚未被發現、被關注。通過對數據的挖掘,一方面可以檢驗傳統“強相關”評價指標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提煉出“弱相關”指標,從而可以豐富評價指標體系,進而彌補傳統評價存在的不足。

三是依托行為數據庫建立“強弱結合”的評價指標體系,是運用大數據優化思想品德評價的努力方向。構建“強弱結合”評價指標體系,使基於大數據的“弱相關”指標與基於重要表現的“強相關”指標形成互補,能夠產生合力,大大促進新的時期思想品德評價工作的改進與優化。

首先,構建“強弱結合”的評價指標體系,應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指導思想。與現行的面談、問卷、匯報材料等傳統形式相補充,“弱相關”評價指標偏重細微的、無意識的、生活化的行為表現,是被評價對象在自然狀態下的日常真實表現。由於是對標的長期、客觀、多角度的觀察與監測,“弱相關”指標可以反映真實行為與思想情況,使評價更加全面。“弱相關”指標的構建要充分體現“落細落小落實”的特征,既是評價也是教育引導學生從細處著眼、從點滴做起。

其次,構建“強弱結合”的評價指標體系,應體現互聯網時代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 構建“強弱結合”指標的過程,是對大數據技術的一種具體應用,就是從學生的多重社會身份與角色表現、不同時期的成長與行為軌跡和多元評價主體的考核意見等大量的信息中,通過大數據量化實証的方法,檢驗、提煉出符合時代特征、符合“95后”大學生特點、能夠客觀反映真實情況的“新”指標。

第三,利用大數據構建“強弱結合”的評價指標體系是一項復雜、動態、開放的內外雙循環系統。一方面需要大數據應用的專業技術支撐,需要評價主客體的廣泛參與,另一方面,需要對高校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等日常行為數據的長期動態跟蹤,並且對其算法與模型的構建要不斷調整,從而不斷進行“強弱相關”指標及參數的修改完善,提高評價指標的信度與效度。運用大數據優化大學生思想品德的評價指標體系不是萬能的,也不是“靈丹妙藥”,很有可能因為數據的缺失與數據化的困難而難以實現最終目標。但是,有效利用大數據技術實時對學生思想品德狀況做出有效評價與及時引導,從而真正提升德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這一趨勢不可避免。 

(作者單位:中南大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晶、謝磊)
相關專題
· 工作交流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