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陳裡:新形勢下推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思考

2016年03月31日11:1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原標題:陳裡:新形勢下推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思考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健全決策發揮思想庫作用的新要求。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持和決策依據,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智庫建設的重要任務。

當今世界,智庫已成為影響政府決策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西方各種類型的智庫,如美國的蘭德公司、英國的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等日益增多和活躍,在本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舞台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現代國家決策鏈條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有些學者甚至把智庫稱作立法、行政、司法、媒體之外的第五種權力。我國的智庫研究起步較晚,我們通過召開中國智庫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形式,對中國智庫事業的發展進行廣泛的交流共享,以期推動這項事業更好地服務“中國夢”實現。

新形勢下,如何盡快提升我國智庫整體發展水平,我們既需要借鑒國際成熟的經驗,更需要系統性地構建相關的體制與機制,為我國智庫的繁榮發展提供制度性的外部條件及環境。以下談談我對新形勢下推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六點思考。

1.建立開放的公共決策體制

公共決策是一門科學,需要科學地來對待 隨著現代決策的科學性、專業性、系統性的增強,我們迫切需要將“謀”與“斷”分離開來,在法律制度上正式將智庫引入公共決策過程之中,將公共智慧吸納進來,建立起公開、透明、開放的公共決策制度。鑒於我國社會智庫與官方智庫嚴重失衡的現狀,我們要認識到社會智庫是難得的社會資源,要善於並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資源為決策服務。為社會發展服務,同時建立決策信息數據等公開發布制度,建立完善的項目招投標和決策研究咨詢機構的評估制度,從而在制度上公平地將兩種智庫納入公共決策的程序。這樣,在決策體制上打破了決策權力集中或官方智庫封閉、短視等不足。

2.引入決策咨詢的優勝劣汰

政府的角色主要是搭建決策咨詢的公共競爭平台,並制定公平競爭游戲規則,對智庫的採納標准,主要看其是否提供了更科學、更有效、更可行的政策依據和政策方案,是否能對政府和社會帶來更大的幫助,因此,我們不能以出身論成敗,無論是社會智庫還是官方智庫,主要依靠項目獲得科研經費支持,即以項目支持取代簡單的財政撥款﹔同時,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開展項目的立項工作﹔對於重大現實問題研究項目和優勢基礎研究項目要給予扶持﹔注重研究的原創性和成果實用性。

3.建立智庫成果的獨立評估

在現有運行方式下,決策咨詢往往會出現專家決斷等情況,即專家對某個問題進行論証是為了讓普通民眾更加信服,而不是對該問題本身的可行性進行論証,也就是為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穿上華麗的外衣,從而出現了專家決策咨詢的高深莫測。因此,需要建立對智庫成果進行獨立性、權威性的評估與認証制度,既有利於確保專家咨詢的質量,也有利於在智庫之間形成健康的競爭機制和公平的競爭環境,在實施過程中可以和各類新聞媒介等現代傳媒工具結合起來,使評估信息及時地公開化、透明化,從而對智庫的職業能力社會責任及道德操守等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公共監督機制。

4.實行靈活的智庫人才進出制度

決定智庫實力和影響力的最關鍵因素是人才,是具有較高研究水平的專家,當前無論是對智庫還是對政府機構來說,都需要綜合性、開創性素質較高的人才,智庫成員的身份在政府官員和研究者之間轉換,智庫的研究人員有機會進入政府機構,成為公務人員,而重要政府官員離職后又常常進入智庫,成為研究人員,由此而形成靈活的智庫人才流入流出制度,使政府保持活力,官員有智庫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另一方面,有豐富政界經驗的人進入了智庫,能強化智庫決策研究和咨詢服務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對智庫的發展意義重大。

5.建立智庫的互動合作機制

當今,決策議題的多元性復雜性和綜合性,客觀上需要更加多元化的智庫,社會主體參與觀察、分析並提出各自獨特且互補的觀點,這些觀點之間的互動、競爭與交流不是以體制類型、行政級別、規模大小乃至國界來區分的,而是以推動現實問題的研究與解決來進行整合的。因此,在不同的決策環境下,完全有必要形成不同類型的決策研究聯盟,加強互動、合作與交流。同時, 每個智庫都有自身的特色和優勢,都有自己的專業領域和拳頭產品,再強大的智庫也都有其局限性,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逐步引進國外知名智庫入駐我國,一方面與我國的智庫開展合作研究; 另一方面也展開競爭,最終達到開發和聚集智慧,更好地服務於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6.推進民間智庫的多元發展

我國政府的決策體制長期以來具有兩個非常顯著的特征,權力高度的集中和決策系統呈封閉式運行,這就導致了重大決策由高層政府機構決定,而平民大眾的想法難以通過有保障的方式得到抒發和採納。另一方面,我國已經進入公共政策問題的高發期,無論是在國內領域還是在國際領域,都需要對大量的公共政策問題進行創新性、建設性的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健全決策機制和程序,發揮思想庫作用,建立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作為我國的另一半大腦,民間思想與主流意識形態形成合力,政府與民間智慧形成良性互動,不僅有利於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而且有利於推動社科研究體制以及文化體制的改革創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

智庫的價值正在於它們能夠給社會的理性之作用發揮,提供渠道。它們可以為公共問題之解決,提供理性的解決方案,國情是建設我國現代智庫的起點,這決定了我們不能離開這個邏輯起點去一味模仿與抄襲西方智庫的發展。我國現代智庫的發展離不開整體政治環境的改善,這是創新的基點。一方面,智庫受到我國體制機制架構的約束,但另一方面智庫又是推動我國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力量。這種矛盾使得我們更加需要一種緊迫感和使命感,找到一條融入西方智庫發展優點且適合我國智庫發展的價值路徑,以更加建設性的態度推進我國智庫的現代化建設。抓住智庫服務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這個現實機遇,既重視智庫本身專業化、獨立化建設,又以更大的魄力、勇氣和戰略性眼光去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大業,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才是當下促進我國現代智庫參與和影響決策的歷史價值所在。(本文由作者提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陳裡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