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戰略——中國治國理政大方略

記者  劉少華  葉曉楠

2016年03月29日07: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騰飛動力”
  程 碩作(新華社發)

新航程
  徐 駿作(新華社發)

共進
  商海春作(新華社發)

“我會見一些國家的領導人時,他們感慨說,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怎麼治理呢?的確,中國有13億人口,治理不易,光是把情況了解清楚就不易。”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採訪時,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說道。

那還是2013年的春天。如今,3年多過去了,中國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關於如何治理中國的理念,也在日漸成熟。

也因此,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首次提出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個說法。如今,這個說法早已成為中國政治生活裡火熱的概念,其中所包括的諸多關鍵詞,早已為人們耳熟能詳。

內涵豐富的“三新”

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簡稱“三新”。說法雖簡略,內涵極豐富。

不妨回顧一下,過去3年來,那些具有鮮明時代內涵的概念。從確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到提出“中國夢”,從統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到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把握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到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事實上,中國治國理政的總體方略既不斷豐富,又不斷進化。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創造性地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科研部副教授賈小明表示。

賈小明認為,“三新”不是概念、詞語上的標新立異,而是勇於實踐、善於創新,在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基礎上的一系列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思想創新、發展戰略創新,是被國家發展進步和人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所証明的創新,體現了黨中央高超的治國理政能力。

“‘三新’是黨中央結合新形勢的創新,是針對目前的形勢和情況,在宏觀層面、理論方針層面所做出的重大創新,是繼承性與創新性的統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教授劉東超表示。

在劉東超看來,十八大以來的3年多是中國人在站立起來、富裕起來后追求全面小康、追求富強起來的一個重要時段。在這一時段,我們的步伐鏗鏘穩健,我們的成就精彩紛呈,我們的制度務實宏遠,我們的設計切實深邃。“黨中央堅持頂層設計和具體實踐相結合,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堅持和維護人民主體地位。這些轉型指向的是建立現代化、務實、全面的治國理政體系和強大嶄新的政治文明制度整體。 ”

在專家學者們看來,從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高度,能夠更為清晰地理解當下中國的發展理念、戰略布局等。

比如“四個全面”。在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看來,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布局。從治國理政面臨的時代課題及其難點來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治國理政任重而道遠。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僅要有長期作戰的思想准備,鍥而不舍地向前推進,還要打好今天的每一仗,一絲不苟地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任務。

比如“五大發展理念”。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看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代領導集體治國理政新思想在發展理念上的集中體現和概括,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

“理念是思想的靈魂,思想是實踐的先導。”賈小明認為,當下中國正在以新理念、新思想為引領,形成以“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為代表的一系列新戰略,把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時代課題的答案

“一個領導人有一個領導人要解決的時代課題,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要完成的時代使命。今天的中國,需要解決的時代課題,集中起來,就是國家治理問題。”在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看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黨中央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之際所宣布的: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理解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首先要理解當下的時代背景。

在劉東超看來,時代條件至少包括了三點。首先,“三新”的形成是解決國內問題的需要,面對復雜的社會形勢的變化、民眾需求的提高等,我們提出了共享的發展理念,讓普通百姓有獲得感﹔其次,“三新”的形成也基於國際環境的復雜化,中國強調“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就是要告訴世界,我們的發展是開放的發展,是與世界共享成果的發展﹔第三,“三新”的形成,符合今天中國發展的必然邏輯,是在既往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

國家治理,需要直面現實。而變化,是最大的現實。

在信息化迅猛發展的時代,從國內來看,移動互聯網年代,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在技術引領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時代正在到來﹔從國際來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正逐漸走入世界的中心舞台,以多種方式參與到全球經濟治理中,無論是中國公民一年1億多人次的出境游,還是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頻繁互動,都是過去未曾見過的現象。

世界第一大執政黨領導著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走在一條人類歷史上從未走過的道路上。許多問題,催生著新理念、新思想與新戰略的誕生。

比如當下,全世界都很關注中國經濟。從過去的高速增長到如今增速放緩,有些人對這樣的變化有些不適應。但事實上,3年多來,黨中央始終牢牢把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新常態時期的中國,在不斷進行轉型升級,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措施所帶來的政策效應正在不斷顯現。在這種情況下得出的發展理念,自然對現實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

李君如感慨,如今中國經濟的因素已經能影響世界股市的走向,這種情況10年前即便有,也沒有今天這麼引人注目。而這種種變化,已經直接傳遞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領域,成為一種時代潮流。“在這樣的時代潮流沖擊下,不重視以人為本能保証國家長治久安嗎?靠垂直的僵硬的行政管理體系能行嗎?說了可以不做、做了無人監督還能行嗎?換言之,這些變化對我們這樣的執政黨提出了什麼要求呢?這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

2015年9月,習近平在美國演講時,引用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所著《世界秩序》中的一句話:“評判每一代人時,要看他們是否正視了人類社會最宏大和最重要的問題。”

世界關注的焦點

一本書,在世界許多國家火了起來。

在美國,臉譜網創始人扎克伯格的辦公桌上擺了一本英文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他甚至還給同事買了這本書,讓大家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辛格則“逐字逐句”地讀了這本書,並認為將此書介紹給美國讀者對增進兩國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在法國,前總理拉法蘭透露,他“從第一句到最后一句仔細拜讀了”這本書,而在2015年兩人見面時,習近平還特地為他在這本書上簽了名。

在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的巴中友誼中心,在印度新德裡第24屆世界圖書博覽會……這本以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多語種向全球出版發行的書所到之處,都引起了廣泛反響。

“這本書在國外產生的廣泛影響,反映了世界渴望了解中國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賈小明這樣認為。

世界關注的背后,是中國的治國理政大方略將深刻改變中國未來,並進而影響世界。今年的全國兩會,表決通過了“十三五”規劃綱要,描繪了未來5年中國的發展藍圖,瞄准了2020年這個中國立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年份,同時也是“第一個百年”的目標年份。

作為提出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正是在“三新”指導之下完成的。許多人好奇,它究竟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

不久前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的發言,即以《深入貫徹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題。他對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們表示,中國要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5%以上,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000萬以上,現行標准下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和能耗分別下降18%、15%,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

正如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所指出的那樣,“三新”是在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基礎上所形成的,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如今,這份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正指引著中國闊步向前。

相關新聞:


習近平講話釋放重要信號:提振非公經濟 定調政商關系

習近平支招東北振興,為什麼強調領導干部“精氣神”

習近平"三個著力"促湘發展 打贏供給側改革這場"硬仗"

習近平:創新能力是一支軍隊生成和提高戰斗力的加速器

從六段論述讀懂習總書記2016年兩會“團組”講話

習近平首次系統闡釋“軍隊創新”思想 學者解讀三大要點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