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路的時代特征和哲學意蘊

姚 桓

2016年03月09日08:17   來源:前線

研究習近平治國理政新思路,要把握兩個維度,一是時代維度,即他的治國理政思路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歷史發展是加速前進的過程,變革成為當今世界唯一不變的因素。在全面建成小康的決定性階段,國內外情況發生深刻變化,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正是由新情況新問題奠基和催生的﹔二是哲學維度,即他的思路是怎樣產生的,如何運用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觀察、分析不斷變革的世界,從中得出新的科學結論。習近平繼承了歷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作用的傳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唯物辯証法。他自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問題,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構成他治國理政的思想體系。因此,隻有結合時代特征從哲學高度分析,把握習近平治國理正思想的所包含的哲學意蘊,才能理解這些思想的科學根據、精神實質和重要指導作用。

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實事求是地面對和分析現實情況,是制定戰略和政策的前提。根據辯証法,事物發展長過程中,主要矛盾沒有變,但是由於次要矛盾的變化,過程顯出階段性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亦如此。十八大判斷,中國目前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一方面,發展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以前未曾解決的深層次問題和新出現的問題交織在一起。改革的直接的、明顯的效益在下降。“三期疊加”的作用、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減少因素的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國際上出現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國內也有人對能否長期穩定發展抱有疑慮。對此,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提出了“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科學理念,這是對發展新階段新特征的科學定位。所謂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新常態”揭示了未來若干年的中國經濟大趨勢﹔據此提出許多新要求,如增長速度的新常態,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換擋﹔結構調整的新常態,從失衡到優化再平衡﹔宏觀政策的新常態,即消化前期刺激政策,從總量寬鬆、粗放刺激轉向總量穩定、結構優化。新常態不僅對制定經濟戰略、政策有指導意義,對全黨全國人民也是不可缺少的思想武裝。新常態是在肯定中國發展大趨勢不可阻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問題意識和目標導向的結合,是立足於按照正確的方向解決問題,是務實態度和進取精神的統一。新常態要求摒棄GDP優先、速度至上的過時做法,以扎實的改革推動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新常態理念的提出是實事求是的體現,是對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重要的導航和加油。

解決矛盾的系統思維

辯証法要求以普遍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看待事物,把復雜的事物看做一個系統,握其內在聯系。如果說改革開放之初,我們不得不選擇一些重點領域和重點方向進行突破,需要突出重點論﹔30多年后的今天,則必須強調全面性,改革事業必須協調發展,全面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正是系統思維的產物。“四個全面”確定了中國現代化近期的一個戰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戰略舉措,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其內在聯系是,實現了戰略目標與實現路徑的有效對接。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全面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全面建成小康,動力何在?唯有改革﹔如何在改革發展中保持穩定?依靠法治﹔如何領導改革和法治建設,關鍵在黨,在於從嚴治黨的落實。“四個全面”特別注重治國理政各要素的耦合:改革與法治是“破”與“立”的協調和耦合,經濟建設與黨的建設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協調與耦合,各項舉措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相得益彰,由系統思維產生的“四個全面”,可以成為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戰略引領。

不僅如此,“四個全面”的每一個全面也都是個系統。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例。從嚴治黨不是簡單的反腐敗、查案子,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全面方針,涵蓋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制度各方面,是五位一體的系統工程,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會造成黨建工作中的短板。這裡面最重要的,是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結合緊密結合,同向發力。思想建黨解決的是黨員干部的思想覺悟、黨的建設的政治方向問題,是把關定向的東西,黨的建設的靈魂,歷來處於黨的建設首位。思想建設不是萬能的,思想教育的結果必須體現在制度上,才能真正鞏固。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制度也不是萬能的,制度需要人來制定、執行和保証,離開人的覺悟和自覺性,制度的有效性會大打折扣。二者密切結合,思想教育領先,制度跟進,並把制度系統化,在此基礎上形成機制,從嚴治黨的各項要求就能逐步落實。

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也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前進、生生不息的強大動力。創新的哲學依據就是唯物辯証法。辯証法強調事物發展的無限性,強調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規律性。正是用辯証法看待改革,習近平總書記認為改革沒有完成時,改革永遠在路上,要以創新的精神不斷推進改革。在他的執政思路中,創新始終處於重要地位。他經常引用古人的話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以創新精神看待改革發展,對科學發展觀做了新豐富、新詮釋。十八屆五中全會講到發展,具體化為“五種發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其中,創新發展居於首位。因為在當今的中國,無論是穩中求進推動轉型發展,還是守護環境建設“美麗中國”﹔無論是完善制度提升治理能力,還是激發活力構筑文化強國,都需要最大限度地進行創新創造,進行觀念創新、科技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習近平強調創新,找到了破解改革發展難題的鑰匙。

人民利益之上的價值標准

十八大剛剛結束,習近平在會見記者時就很帶感情地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段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了黨的宗旨,令人難忘。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既是共產黨先鋒隊性質的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體現。根據歷史唯物主義,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人民既創造物質財富,也創造精神財富,人民群眾的斗爭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由此,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在實踐中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貫徹群眾路線,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群眾路線蘊藏著中國共產黨的成功之道。問題在於,革命、建設要依靠人民群眾,那麼改革呢?是否能夠不依靠人民群眾而僅僅指望資本?這是關系我國現代化成敗的關鍵性問題。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鄧小平就提出了判斷改革得失的“三個有利於”,即有利於社會主義國家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綜合國力的提高,有利於人民生活的改善。鄧小平的思想不僅回答了改革中最根本的問題、方向性問題,也深刻總結了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教訓。歷史上蘇聯一度十分強大,為什麼最終失敗?除其它原因,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政策失誤,人民沒有從國家實力增強中得到更多的利益,造成國家和人民相分離,離開人民支持的國家是不可能長期強大的。習近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發揮了鄧小平這一寶貴思想。他鮮明地指出,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要讓人民對改革有更多的獲得感﹔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在此,他實際上提出了尖銳問題,發展改革究竟為了誰?依靠誰?利於誰?如果不能在改革中增加人民的福祉,人民群眾只是承擔改革成本卻無所獲得,改革不可能有持久動力,甚至導致性質的扭曲。習近平提出的這一思想引導我們把人民利益至上作為判斷、衡量一切改革舉措的標准,從而能夠把握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

綜上所述,習近平總書記實事求是地分析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以新常態作為決策的依據﹔以系統思維看待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形成“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以創新精神克服困難,推動改革、發展﹔最后,以一切為了人民利益、增加人民的福祉作為工作的根本標准。這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新時代的創造性運用,為中國共產黨增添了新的理論財富。

作者:全國黨建研究會特約研究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相關專題
· 姚桓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