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海剛
曾經詩意的故鄉,在越來越多的游子眼中,似乎正在變成“失意”的故鄉。
今年春節,以返鄉筆記、農村見聞為代表的“回鄉體”風靡網絡,形成一股農村話題熱。實際上,在過年期間組織記者採寫“回鄉記錄”是傳統媒體多年前就有的慣常做法,只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達和自媒體的興起,文章傳播的速度更快、范圍更廣,加之更多非專業媒體人士加入記錄者行列,遂使得對農村現狀的觀察與思考大規模地進入公眾視野
觀諸這些“回鄉體”文字,盡管多為碎片化的個案,且帶有一定主觀色彩,但將它們拼接起來,仍能大致勾勒出一幅中國鄉村的整體圖景。這也正是此類文字能夠激起廣泛共鳴的原因所在。
2000年,在湖北擔任鄉黨委書記的李昌平給時任總理朱镕基寫信,直陳“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時隔十幾年,眾多返鄉者筆下的農村是什麼樣子的?稍加梳理即可發現,主要存在如下共性問題:青壯年人口外流造成的人口及產業“空心化”﹔村容村貌的破敗和嚴重的環境污染﹔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的欠缺﹔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后﹔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匱乏﹔夫妻分居、兒童留守引發的社會倫理危機,等等。
表面上看,這些問題大都是由“現代化”帶來的。比如,工業化、城市化被普遍認為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和核心載體,在這個過程中,人口由鄉村向城市聚集成為必然的結果,並由此導致農村的人口空心化以及經濟社會凋敝﹔再比如,塑料、金屬、化學品等“現代”垃圾產生的污染,特別是溶解和固體污染物進入水體而形成的面源污染,也是農村生活和生產現代化的產物。因此,對“故鄉淪陷”的慨嘆和對“田園牧歌”的懷戀常常交織在一起,進而衍生出對“現代化”的審視與詰問。
那麼,現代化之於農村,是一個無法躲避的陷阱嗎?我們認為,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現代化本身,而在於現代化的路徑和方式。或者說,恰恰是由於農村的現代化程度不夠,才會落入“現代化的陷阱”之中。
按照學界的通常觀點,與西方國家基於內源因素的原發性現代化模式不同,中國的現代化是一種典型的在外部刺激下誘發的感應性、追趕型現代化。體現在城鄉發展上,就是城市和鄉村的現代化進程不相匹配,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單向度的,農村長期扮演著向城市提供食品、原材料、勞動力的“輸血者”角色,城市居於支配、攫取的地位,卻少有對農村的反哺和帶動。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我國農村在地域和人口(按戶籍計算)上優於城市,但在實際的經濟社會生活中始終處於國家的邊緣。於是我們看到,一方面,“進城”成為諸多農村人口的夢想和選擇,他們的涌入促進了城市的發展與繁榮。另一方面,這些“進城”農民又受限於嚴格的城鄉二元體制而無法真正在城市扎根,甚至他們生於、長於城市的后代亦不得不在形式上維系著與早已陌生的鄉村之間的聯系﹔而那些留守在農村或者被迫從城市返鄉的人們則失去了改造鄉村、建設鄉村的能力和動力。
以此觀之,解決“三農”問題、打開鄉村現代化之門的鑰匙,在城市,更在農村自身。我們既要通過推行戶籍制度等改革,降低農民進城落戶門檻,加快城鎮化進程﹔同時,更要致力於培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現代化,包括器物的現代化、技術的現代化、文化的現代化、制度的現代化。器物和技術的現代化易,文化和制度的現代化難。就農村的現代化而言,當前尤其應當重視基層治理機制、治理能力的建設與改善。近些年來,農村社會政治生態的異化甚至劣化日益引起有識之士的關注及擔憂。我們務須認識到,城鄉之間巨大發展差距的背后,實質是權利獲得和權利保障的差距﹔而這,與良好的治理體系和社會生態密切相關。沒有這一點,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農村現代化。
相關專題 |
· 《中國發展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