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緊緊抓住創新發展的“牛鼻子”

中央黨校教授 辛鳴

2016年02月15日08:4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緊緊抓住創新發展的“牛鼻子”

  崇尚創新、推動創新已經成為今日中國社會最大共識。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列在了五大發展理念之首,習近平總書記在剛剛結束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講話中更是形象地指出,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但是要讓創新從理念走向實踐,從要求變為現實,中國社會不僅要自覺創新之要,更要跨越創新之難。

  創新之要: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創新絕非無事生非,創新更不是自討苦吃。“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習近平總書記這短短的一句話說透了創新對今日中國的重大意義。

  盡管中國社會在過去30多年確實實現了為世界矚目的高速發展,年均接近兩位數的增長率堪稱世界奇跡,但這一發展是過去特定時間段內各種發展要素難以復制的機緣聚合,比如恰好處於世界經濟上行期、恰好處於國際產業分工分化期、恰好處於國際自由貿易蜜月期、恰好處於中國社會趕超發展爆發期,等等。所有這些“恰好”中的任何一項都是一個經濟體能快速發展的有利因素,而中國社會在當時恰好又同時得到了這些“恰好”,發展速度想不快也難。可是 “恰好”本來就是偶然性的,不是必然、不是常態,不可能永遠存在。當國際經濟形勢發生變化,當國內發展階段開始調整,再走以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為主導的傳統發展之路就會舉步維艱,創新作為發展根本動力的重要性就會越發凸顯。我國目前面臨的經濟發展壓力,有國際經濟下行的影響,有國內“三期疊加”的陣痛,但說到底是創新乏力、創新不足。

  而當代世界范圍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風起雲涌,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等不斷向經濟領域廣泛滲透,這些技術創新不僅對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產生巨大沖擊,更成為新一代產業孕育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順應這一變革則會搭上新時代的快車,錯失這一機遇就會被歷史無情淘汰。為此,世界大國都在積極強化創新部署,像美國開始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德國則提出了工業4.0戰略。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社會自然不能鬆懈,更不能落后,必須切實實現發展動力的轉換,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創造新常態下的新優勢,在國際發展競爭日趨激烈環境中拔得頭籌,根本出路在創新﹔在發展動力轉換過程中做到“換擋”不失速,要有新引擎,這引擎來自創新。隻有創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發展動力不足、發展方式粗放、產業層次偏低、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急迫問題﹔隻有創新,才能增強我國發展能力,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開拓廣闊空間。這也就是為什麼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特別提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道理所在。

  創新之難:

  要勇於鳳凰涅,浴火重生

  既然創新對中國社會發展如此重要,既然中國社會又對創新有高度的共識,創新在中國社會理當蔚然成風。其實不然,在今日中國社會很多人、很多時候對創新是葉公好龍,嘴上喊得很響,手和腳就是動不起來也不願意真的動起來。因為創新其實是最不容易甚至是最沒人願意去做的事情。

  從哲學上講,創新最本質的意蘊是破壞性建設,經濟學也持類似的認識。像被稱為創新理論創始者的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就講:“新組合意味著對舊組合經過競爭而加以消滅。”打個比方,過去有種說法,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上,順著前人的路往前走才能更進一步﹔在創新的時代,這句話恐怕要改為,看得更遠是因為把巨人打翻在地,隻有另起爐灶走出一條新路才能走得更遠。我們僅以科技創新為例。在上個世紀90年代前后,膠卷照相、顯像管電視機一統天下,相關企業錢賺得盆滿缽滿。但是進入21世紀,隨著數碼技術的創新,模擬信號轉變為數字信號,膠片記錄變為數字記錄,這一技術創新完全否定了傳統的顯像管技術和膠片技術,結果新的電視技術公司和新的數碼相機公司佔領全部市場,傳統電視機和照相機企業徹底退出歷史舞台。科技領域是如此,經濟領域、政治領域、社會領域同樣如此。

  創新不是攤大餅,一圈一圈向外擴張,先保住既有的再去求新的﹔創新更像雞蛋孵小雞,不破不立,不打破蛋殼,永遠只是雞蛋,隻有打破蛋殼,新生命才會出現。這從道理上很容易講清楚,但是在實踐中卻很不容易做到。已經成功的人士,已經過上好日子的社會,誰也不願意把現狀打破,放棄已經擁有的。明明知道不創新等死,也絕不創新去“找死”。在當下與長遠的考量中,人性的本能永遠是“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對於中國社會同樣如此,經過這麼多年發展,好不容易日子開始過得比較滋潤了,為什麼要打破。現在大家討論比較多的關於能不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也源於此。小富即安,沒有勇氣,沒有前瞻性的眼光放下現在的一切,就會溫水裡面煮青蛙。鳳凰浴火重生是要死過一回,但是今天的中國社會並不能說已經准備好發展的涅槃。我們從今年以來去產能、去庫存、去僵尸企業所遭遇的一些地方政府與企業不理解乃至抵觸反抗情緒中同樣能深深感受到這種創新之難。但是再難,這也是中國社會必須跨越的一道坎,這道坎跨不過去就不可能有新常態、新發展乃至新中國。

  創新之路:

  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

  意識到創新難在何處,也就找到了創新路在何方。這就是把創新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通過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甚至包括社會心態、心理模式、思維方式等各方面的協同創新,讓創新從理念化為全社會的自覺實踐。

  理論創新是先導。我們要通過巨大的勇氣、深刻的洞察、理性的光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出科學的闡述與回答,對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趨勢等作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用創新理論為創新實踐開山辟路、揚旗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大方略就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新也最管用的理論創新。

  制度創新是保障。中國30多年來改革開放本身就是規模宏大的創新行動,今后創新發展的巨大潛能依然蘊藏在體制改革之中。比如十八大以來構建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這“三張清單”就是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最大創新。這樣的創新通過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創造力,進一步激發企業和市場活力,破除一切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可以讓每個有創業意願的人都擁有自主創業的空間,讓創新創造的血液在全社會自由流動,讓自我發展的精神在群眾中蔚然成風。

  科技創新是基礎。培育壯大新產品、新業態,淘汰落后產能,提升中國產品和服務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讓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背后都是科技創新在支撐。我們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依靠科技進步調整產業結構。在科技創新方面中國社會要有危機意識但不必妄自菲薄,從高鐵的出海到C919大飛機的下線,已經充分証明了中國社會科技創新的實力與潛力。

  文化創新是根本。有人講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造就了一種保守的文化,其實不然。中國社會從來不缺文化創新的基因,“日新之謂盛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周易》中的核心要義,也是中國社會數千年來不息脈動的文化精魂。如何把中國傳統文化中這種求新求變的稟賦與新時代的大變革、大轉型有機結合起來,讓歷史的品質煥發出時代的光輝,正是今日中國文化創新已經和正在做的事情。

  四管齊下,多策並舉,中國社會的創新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辛鳴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