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以科學態度認識和縮小收入差距

從分配正義看收入差距問題

段忠橋

2016年02月02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成為引人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對於收入差距及其導致的種種社會矛盾,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其中,分配正義是一個重要角度。

  分配正義是一個政治哲學概念,其中分配指的是由社會或國家來分配收入、機會和資源,正義指的是給每個人以其應得,由這二者構成的分配正義指的是社會或國家在分配上給每個人以其應得。從分配正義的這一含義出發,可以說,給每個人以其應得的分配就是正義的分配,反之就是不正義的分配。

  在分配正義問題上,由於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批判各種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分配正義觀,不少學者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不關注乃至拒斥分配正義,因而把目光轉向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的各種分配正義理論。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仔細研究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論著不難發現,分配正義雖然不是他們關注的主要問題,但他們在不少地方直接或間接地談到過這一問題。例如,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講按勞分配存在兩個“弊病”:一是它默認因勞動者個人天賦不同導致的所得不平等,二是它默認因勞動者個人家庭負擔不同導致的所得不平等。由此可以推斷,馬克思認為這兩種情況都是“不應當”的,即不正義的。它們為什麼是“不應當”的?雖然馬克思沒有作進一步說明,但可以推斷,其原因是勞動者不同的個人天賦和不同的家庭負擔都不是他們自己選擇的,所以,由這些因素導致的勞動者所得不平等是不應當的。

  馬克思的這一論述為我們看待今天存在的收入差距問題提供了啟示。收入差距產生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不同的地域條件、生活環境、個人天賦等。比如,貧困人口中絕大部分是農村人口,他們在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還沒有享受到與城市人口同等的待遇。又如,生活在自然環境優越、經濟發達地區的人們,獲得高收入的機會就多﹔生活在自然環境惡劣、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人們,獲得高收入的機會就少。再如,不同的天賦差異也是導致收入差距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些收入差距與個人努力程度、風險擔當等無關,依據馬克思的觀點,是不正義的。

  雖然這些收入差距是不正義的,但不能得出應將其立即消除的結論。其原因主要有:首先,收入差距的消除是受一定條件特別是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的。馬克思在談到按勞分配的兩個弊病時曾明確指出,這些弊病在經過長久陣痛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出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是不可避免的。權利決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制約的社會文化發展。從當今我國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水平看,立即消除收入差距是不可能的。其次,收入差距的消除還受人們價值選擇的制約。在當今中國,人們的價值追求是多方面的,除了分配正義,還追求自由、發展、福利、和諧等價值,而這些價值在一定歷史時期往往無法同時實現。因此,人們對於在何時及何種程度上先實現哪些價值是有所選擇的。因而,目前能做的是在不使全體人民福利降低的情況下盡可能地縮小收入差距。總之,我們既不能因為一些收入差距是不正義的就要求立即消除它,也不能因為不能立即消除收入差距就認為它是正義的。收入差距是否正義是一個問題,能否立即消除則是另一個問題。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6年02月02日 07 版)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