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 儲殷
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 儲殷
編者按: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面對全球一網的新空間、新領域、新家園,如何在汲取以西方互聯網技術為動力的傳統互聯網治理模式優點的基礎上,堅持網絡主權、網絡安全,持續推動網絡經濟繁榮,需要充分體現習總書記“四項原則、五大主張” 蘊含的中國智慧。為此,直面現實網絡威脅,堅持“網絡全球治理正在進入中國時代”的道路自信,是讓網絡強國夢想與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願景互聯互通的重要思想基礎。
烏鎮峰會順利結束,全球互聯網治理正在由以西方價值觀為基礎、以西方規則為主要規則、西方互聯網技術為動力的傳統互聯網治理模式,向堅持網絡主權、網絡安全與網絡經濟繁榮為基本導向的中國模式轉向。這個轉向的標志就是習總書記提出的互聯網建設五大主張。這五大主張涵蓋了從物理聯通、文化溝通、貿易互通以及網絡安全等多個方面,歸納起來有三個根本的特征,即安全、繁榮與全球化。
首先,習總書記的五大主張,將網絡安全提升到與網絡自由並重的地位。這是對互聯網發展過程中極端自由主義泛濫的有利糾治。在人類社會進入全球化、現代化更高階段的歷史背景下,互聯網已經超越了技術、商務乃至交流上的范疇,而成為了一種人類全球化狀態下的生活狀態。這一生活狀態與人類迄今為止在其他領域內進行的全球化嘗試一樣,既受益於自由、創新與多元,也受困於無序帶來的危險、多元帶來的沖突與解構帶來的混亂。如果說在早期的互聯網發展階段,人們還可以用自由的代價來對互聯網的失序進行辯護,那麼在今天這種互聯網生活直接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情況下,人們已經發現這種“自由的代價”不僅沉重且昂貴,而且在很多時候甚至已經構成了對於經濟安全、政治安全與社會安全的全方位挑戰。
這種挑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跨國犯罪正在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全新的全球化布局與犯罪能力升級,而國際司法合作體系尚無法有效回應這一嚴峻挑戰。除了傳統的洗錢、偷渡、販毒等跨國犯罪活動正在以“互聯網+”的視野進行重組之外,互聯網本身也滋生出其特有的高科技犯罪形態,比如黑客攻擊、病毒傳播、虛擬貨幣黑市等等。盡管各國司法機關進行了艱苦的斗爭,但是由於互聯網世界的一體性、靈活性、復雜性遠遠超過各國合作的有效性,這種以碎片狀的國家為基點的互聯網安全體制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失靈。其二,日益激烈的國家間競爭、意識形態對立以及文化沖突,讓互聯網有成為虛擬戰場的可能。如果說在現實社會中,人類由於多次殘酷的大戰還多少積累了一些底線與共識,那麼在互聯網這樣一個全新的領域中,人類的共識還相當有限。一些國家與群體在互聯網中的行徑已經嚴重侵犯了現實中的國際規則與國家主權,甚至喪失了對於人類道德倫理的基本尊重。互聯網成為了間諜行為、顛覆行為與極端行為的戰場,帝國主義者、霸權主義者、極端主義者與恐怖主義者正在借助自由的名義,對人類社會的基本秩序與價值進行挑戰。其三,互聯網帶來的經濟機遇正在越來越體現出復雜的多面性,過度的貿易自由正在對經濟安全提出新的挑戰。一方面,“互聯網+”的確能夠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打破信息的壟斷與不對稱,便於交易的頻繁發生,但是另一方面,互聯網經濟也嚴重沖擊了許多傳統的線下交易模式,加劇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困境,放大了注意力經濟中的泡沫。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的安全已經成為中國與全球各國至關重要的共同利益。
其次,網絡世界的發展離不開現實世界的支撐。電子商務、注意力經濟正在成為網絡世界最重要的物質基礎,而這個基礎的牢固與否其實與實體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在世界經濟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西方經濟低迷不振的今天,隻有持續繁榮的中國經濟能夠為全球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提供持續的機遇,也隻有中國的引領才能最大限度地構筑全球網絡世界的基礎。“十二五”期間,中國的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的互聯網產業發展呈現產業規模持續增加、受眾群體不斷擴大、技術設施逐步優化的特點。“十二五”期間,中國互聯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顯著提升,互聯網經濟在GDP中的佔比持續攀升。2014年,互聯網行業對GDP的貢獻率達到7%,超過了美國的同期水平。中國更是擁有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交易市場,交易額和用戶規模位居世界首位。
與西方困窘於既得利益集團結構,無法充分釋放互聯網潛力相比,改革決心與力度更大,現實束縛更少的中國互聯網經濟不僅自己實現了彎道超車,而且已經具備了帶動全球互聯網經濟共同發展的實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電子商務在一帶一路上的集成正在成為全球電子商務的熱點。物理上的聯通,貿易上的暢通將為電子商務在一帶一路上的升級提供廣闊的空間。
最后,習總書記的五項主張並不是試圖以一種傳統的主權觀念去限制現代互聯網的發展,而是在安全、自由、繁榮並重的基礎上提出的與時俱進的互聯網全球治理思路。這是因為,一方面,改革開放始終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包括互聯網領域在內的任何領域,都不可能挑戰這一政策。中國的互聯網發展與中國的經濟一樣,是融入世界而非隔離於世界的結果。另一方面,中國所面臨的互聯網問題與當地全球社會面臨的問題一樣,推動有關各方的密切合作,構建一個公正、合理的互聯網秩序,幾乎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問題在於,對於一些擁有技術優勢的發達國家而言,無序的狀態雖然給它們多少帶來了一些困擾,但是也帶來了濫用技術優勢的特權。在這種情況下,能夠負起責任的,有條件負起責任的,也許隻有中國,這是因為一方面,中國既是互聯網自由與繁榮的最大受益者,也是互聯網混亂與犯罪最大的受害者。
更重要的是,崛起中的中國也的確渴望能有一塊場域來實踐自己對於引領世界的理想。在網絡世界中,中國更有機會彎道超車。事實上,在全球政治日益動蕩、經濟停滯不振,現實中的負能量日益彌散的歷史關口,網絡世界從未如此迫切地需要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中國不凡的努力有可能引領世界數字經濟發展,走出發展停滯不前的泥潭中。中國倡導的理念可能引領網絡世界從霸權的叢林世界變為數字化的命運共同體。而中國也同樣需要把握這樣一個機會,因為相比於大國林立、既得利益結構高度固化的現實國際社會,在數字化的全球社會中,中國擁有更大的空間與更多的機遇去展現自己作為一個現代化大國的治理才能,去獲得一個具有天下情懷大國應有的權威,而這個權威也終將由網絡輻射到現實之中。
(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