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星辰
編者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故事激蕩人心,中國方案通達世界。習總書記烏鎮峰會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四項原則、五大主張”,既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家國情懷,也是安危與共、互信共進的天下胸懷,突出展示了中國人民和政府對網絡空間人類未來發展的前瞻性思考,以蘊含在中華文明中“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唇亡齒寒”的至深道理,詮釋了網絡空間的本質特征和中國方案的天下為公,將為全球互聯網治理帶來嶄新氣象。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約3500余字的演講中,全面闡述了中國關於網絡空間發展和安全的基本立場,展示了中國對網絡空間人類未來發展的前瞻性思考。堅持從戰略的高度和長遠的角度出發,加強對話、交流、合作,共同努力建設國際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積極全面合作關系,並提出切實行動,穩步建立應對共同挑戰的伙伴關系,為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而努力。
“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這句古語出自《墨子》,指的是假使人人都彼此愛護,則天下安治﹔倘若人人都彼此交惡,則天下大亂。換句話講就是,國際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和則共利,斗則俱損﹔互信則進,猜忌則退。合作比遏制好,對話比對抗好,伙伴比對手好。從哲學角度來看,一是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們勇於承認矛盾,揭露矛盾,積極尋找解決矛盾的方法,處理國際關系要直面的分歧。二是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多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處理國際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關系時,要善於把握重點和主流。三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啟迪我們處理國際網絡共同體關系時應在統一中看到對立,在對立中把握統一,把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促使國際關系健康發展。
網絡空間全球互聯互通,面對網絡威脅誰也無法獨善其身,別人的短板可能就是攻擊你的跳板。這種情況恰如“木桶定律”。一個木桶體系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全球無數的網絡節點構建的互聯網世界,可以看作整體的、動態的、連續的系統模型,木桶中木板的個體因素決定了整體的盛水量。近年來,網絡空間沖突不斷、矛盾增多,網絡中的惡性競賽愈演愈烈,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提出正逢其時,不但順應了歷史潮流,而且反映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願。所謂共同體,既要利益共享,更要責任共擔。“和而不同”、“八音克諧”,互聯網空間要促進和諧,求同存異,和睦協調,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我國早在春秋末期的《左傳》一書就首次提出了唇亡齒寒的道理,如今的互聯網時代也不能脫離這一鐵律。互聯網互聯互通,單一環節的防御能力已無法保障整個鏈條安全。獨善其身,各人自掃門前雪,封閉式構建安全的模式已經成為過去。特別是世界各行各業網絡化加速,恐怖主義也插上網絡翅膀的今天,一次惡意遠程攻擊的殺傷力可能勝過傳統的任何武器,給人類社會帶來更大的威脅。進入21世紀之后的15年間,全球有超過32億人以不同方式接入了互聯網,達到全球人口總數的39%。如何保障網絡空間的安全與穩定,日漸成為影響國際體系發展的重要問題。網絡空間安全威脅有明顯的跨國性、動態性和不確定性。網絡空間已成為人類命運的共同體,共享共治,互信則進。如近年來,我國公安機關與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韓國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執法部門開展了聯合打擊行動和線索通報,成效顯而易見。
互聯網如大江大河,如何朝著各個方向奔涌,以潤澤四方,應懂得共贏的智慧。“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各國之間唯有樹立安危與共的意識,打開心結,增進互信,共建互聯網、共享互聯網、利用互聯網共同發展,才能將網絡共同體地球村建設得更加美好。
(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