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群書治要>選粹與導學》前言

肖偉光

2016年01月29日09:35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2013年,中央決定從下半年開始,用一年左右時間在全黨自上而下分批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並將“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作為貫穿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過程的總要求。孔子有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中央領導同志率先垂范,引領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發展前行的新局面、豁然生動的新氣象,正孕育在銳意進取的勇氣之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此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得民心,增強了黨的凝聚力,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讓國人為之振奮,令世界為之矚目,也使黨的執政地位具有了更廣泛、更深厚、更可靠的群眾基礎。《尚書》有雲:“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此之謂也。

一代名臣魏徵逝世之后,唐太宗動情地對身邊的侍臣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的開創,與唐太宗以史為鏡特別是以隋為鑒、居安思危的警覺是分不開的,與他的民本思想、納諫思想、任賢思想、禮樂教化思想是分不開的。照鏡子,關鍵是要找准鏡子﹔照什麼樣的鏡子,決定著能看到什麼樣的問題。如果照的是哈哈鏡,自然變形走樣、難見真章﹔如果照的是朦朧鏡,雲裡霧裡“看起來很美”,也難以反映實際問題。鏡子干干淨淨、清清爽爽,才能把缺點看得清清楚楚、把問題看得真真切切。大氣磅礡、元氣淋漓的盛唐氣象,是一面干干淨淨、清清爽爽的古鏡——孔子有雲:“溫故而知新”,老子有雲:“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而唐太宗命魏徵等名臣編纂的《群書治要》更是集唐以前中國政治智慧之大成。《群書治要》這部書不僅對開創“貞觀之治”起到過重要的指導作用,而且在流傳日本后,被日本天皇和臣子奉為圭臬,曾經創造了日本歷史上的兩朝盛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勛同志曾為《<群書治要>考譯》一書題詞:“古鏡今鑒”,足見此書頗值得今日之治國者、為官者好好借鑒。

“以銅為鏡”,字面上說的是每個人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時時整頓衣冠,保持威儀,但整肅衣冠也就是整肅身心。“心猶首面也,是以甚致飾焉。面一旦不修飾,則塵垢穢之﹔心一朝不思善,則邪惡入之。咸知飾其面,不修其心,惑矣!”臉面不修飾,就會染塵埃﹔心如果不向往好的去處,就會有邪惡進入。“以銅為鏡”,可以理解為修身。古人有一個信念,“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人人皆須修身,不修身無法安身立命,也無法治國安邦,這一點對為官者特別重要。孔夫子很早就說過:“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為政就是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身正不怕影子歪,自己做不好是沒有底氣去要求別人的,別人會說上梁不正下梁歪,隻有自己做好了才能理直氣壯地要求下屬、要求更多的人,所謂“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中國歷來的理念是,先成人,再成家,具體地說,就是先做個好人,然后再成某方面的專家。這個公式運用到政治上來,那就是,先做一個高尚的人,然后才能做一個政治家,而有德行才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之所在。“為政以德”,對個人立身行道是如此,對治國平天下也是如此。《大學》上講“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領導有德才是根本,財用是隨著德性而來的,“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古人說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也是這個意思。《大學》下面還有一句很重要的話:“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國家如果聚斂起財富而百姓卻生活沒保障,民心就會渙散,反之,如果藏富於民,百姓就會真心擁戴。這一點,是古代思想家的共識:荀子說“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藏富於國”而致“國富民窮”,是會導致國家衰亡的。這一點,唐太宗認識的非常清楚,他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意思是說,作為一個好的君王,必須以百姓為先,如果損害百姓用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就像是割大腿的肉來填飽肚子,肚子飽了,但是也活不長了。唐太宗深刻明白“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道理,也深刻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他才能兢兢業業、勵精圖治,在很短的時間內贏得民心、恢復國力並且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領袖,被周邊無數的小國家奉為“天可汗”,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今天的民族復興,是不是要向唐太宗、向唐朝人好好學習呢?

“以古為鏡”,這也是中國人的一個重要傳統,重視歷史,以史為鑒。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重歷史的民族,數千年的歷史化為浩如煙海的二十五史,這還只是正史,還有其他各種類型的歷史記錄,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正如習總書記所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群書治要》其實就是唐太宗有感於中國典籍過於浩繁,而他也自己承認是征戰出身、讀書不多,所以才命魏徵等人編纂了這本匯集了唐以前的經史以及諸子思想的讀本,而這本書對“貞觀之治”的形成起了極大的指導作用。習總書記指出:“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照照歷史這面鏡子,我們能夠明白很多成功的經驗,今日仍然可以借用﹔也可以懂得很多失敗的教訓,今日仍可以之為前車之鑒。這就是所謂的“類不悖,雖久同理”,西方史學家也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隻要是同類的事物,背后的道理歷久彌新,這也正是傳統文化的超越性,超越時間,超越空間,這也正是千百年之后的我們仍然能夠從先輩那裡學習到很多東西的根本原因,不然,如果隻有“變”而沒有“不變”,那麼,昨天的東西今天就不能用了,因為天地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動之中。司馬遷說他自己要“通古今之變”,古今之間並非是斷裂的,因為“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我們從歷史中來,走向未來,就像我們從昨天走向明天。不懂得歷史,我們的個人生命就隻有當下的數十年,所謂“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隻知道眼前而不知道歷史,就和一個瞎子沒什麼分別﹔當我們懂了歷史,我們的生命就往上延伸了數千年,有了歷史的厚重感與使命感,我們的生命或許還可以往下延續數千年——唐太宗不就是如此麼?當然,食古不化是要不得的,所謂“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隻知道古代、沉溺於古代而不能活學活用,那就是迂腐的書呆子。這就是習總書記所說的“學習的目的全在於運用”,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

“以人為鏡”,說的主要是說要卑以自牧、謙虛待人、禮賢下士、從諫如流。魏徵以面折廷爭、敢於直言而被譽為千古名臣,而唐太宗也正是因為能夠虛懷若谷、從諫如流而萬古流芳。魯迅先生的名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有雲:“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魏徵就是“為民請命的人”,也是“拼命硬干的人”,因為進諫隨時冒著殺頭的危險,即使是英明的唐太宗,有一次退朝之后也氣鼓鼓地對長孫皇后說:“哪一天我一定要殺了這個鄉巴佬!”在古代中國,民意有各種上達的方式,而這些公忠體國的賢人,正是民意的喉舌,所謂“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因為“公生明,偏生暗”,有公心的人自然就會以天下為己任,自然就會以百姓心為心。“以人為鏡”,正是隨時傾聽民聲、關注輿論的表現。古人講,“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還講“足寒傷心,民怨傷國”,為政者不可不三思之。君臣一體,同心同德,民意舒暢,各盡其責,這正是大唐王朝政通人和、欣欣向榮的根本保証。

我們真切希望,黨員干部在品讀此書的過程中,對鏡自省,擇善而從,不斷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共同為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走好中國道路之偉大功業添磚加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中國夢盡一己之力!

(人民日報出版社,2013年10月份出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