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董陽 張垚
做公益是每個人的責任
記者:這次四川蘆山地震后,大量公益慈善組織積極籌集款物、開展救災工作,其作用引人關注。可以說,公益慈善精神已越來越深入人心。您如何看待公益事業?
李連杰:公益這兩個字,應該理解為公眾的利益,包括你的利益和我的利益。公益行為是每個人都應當承擔起的責任。壹基金一直要推動的就是盡我所能做公益。這也是壹基金的立足點。
在我的理解中,公益和慈善又有一些不同。慈善往往是看到別人受難,我們覺得要伸手幫助他渡過難關。這是給予型的,不是義務。而公益是包括你、我、他所有人的公眾利益。比如,我們的環境污染了,飲水不健康了,公眾利益就受到了損害。所以,做公益其實不是一群有物質基礎、有愛心的人去幫助他人,而是盡責任去維護我們自己的權利,維護公眾利益。盡我所能做公益,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
做公益要各盡所能形成合力
記者:四川蘆山地震發生后,壹基金第一時間參與了救災工作。從汶川地震到蘆山地震,5年間以您的所見所感,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救災工作有哪些變化?
李連杰:從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到四川蘆山地震這些大的災難來看,政府的救災工作越來越專業,反應越來越迅速,而且動用的力量越來越大。事實上,任何一家公司、一個社會組織都無法像政府那樣調動各種資源以最快的速度、忘我犧牲的精神去救災,政府是救災的主導力量。
同時,輿論導向更加精准,信息溝通也更加及時。我們可以看到,報紙、電視台、網絡的報道都更加理性和冷靜,包括不斷呼吁讓開生命通道讓專業救援人員進去,及時公布災區需要的物資等,可以說救災因此更加有序了。
此外,科技水平的提升也幫了大忙。最簡單的例子,通過微信,物資的調配、接收、倉儲、分發以及人員之間的聯絡、銜接變得更加及時、快捷、暢通了。
記者:民間公益慈善組織參與救災,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問題?
李連杰:先說一件在每一次救災中我都能看到的事情:大量的礦泉水、方便面等喝完吃完后的包裝就扔在現場,好幾萬人的上廁所問題沒法解決。當政府在搶救生命的時候,民間組織是不是可以去收起垃圾防止污染?是不是可以去建個廁所?
其實,在救災中,並不是說你在哪兒發現了生命跡象才是救災,每一條線上都有不同的任務。政府、企業、民間組織和個人,應該明確自身的定位和功能,各司其職,這樣我們的救災工作才會更有效率,而不是公益慈善組織和愛心個人去跟政府搶戰場,造成“愛心的交通堵塞”。我們應當搭建一個平台,加強各個民間組織之間的協作,形成合力,更好地發揮民間公益慈善的力量。
同時,要加強減災防災的教育以及備災預案等工作,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這也是壹基金未來發展戰略上的一個重點。災后重建也需要認真思考。比如,在解決人們衣食住行問題的同時,怎樣有效保護好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
“看得清楚”就有了公信力
記者:以您的經驗看,民間公益慈善組織如何才能增強自身的公信力?
李連杰:我們一開始就提出“專業、透明、可持續發展”。壹基金能夠走到今天,賴以生存的就是透明。壹基金一開始就強調第三方審計,而不是自我審計,同時基金由銀行托管,我個人是碰不到錢的。一般來說,公益慈善組織能做到銀行托管和年審報告,一進一出兩頭清楚,就很了不起了。
接下來,我們更大的動作是要做到“流程透明化”。什麼叫“流程透明化”?就是不僅兩頭清楚,中段也要敞開。每筆錢是怎麼出去的,小組開會程序是怎麼走的,誰投了可行票,內部運營成本等,全部公開可查,也就是說籌錢、運作、結果全程透明。讓企業家、捐款人看得清楚,公益慈善組織自然就有了公信力。
記者:對中國公益慈善事業您如何展望?
李連杰:我隻能說壹基金的展望是:越來越多的人在理性的情況下,從月行一善走到日行一善。我們展望的不是募集多少錢,而是多少人認同我是公民,我有責任和義務去做公益。我們應該在不影響自己生活的情況下去幫助他人,這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我們的社會充滿了太多的埋怨。既然埋怨改變不了什麼,那麼,我們就做點兒什麼吧。這是壹基金的願望。
相關專題 |
· 人民日報理論部編者文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