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二屆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湖北襄陽市襄城區:1+1>2讓新媒體帶動農村團建新發展

2016年01月25日11: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關鍵詞】縣區、湖北襄陽、團組織建設、創新活動陣地、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新媒體

襄城區現轄1個鄉、2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全區版圖面積684.8平方公裡,人口50萬人。據統計,全區共有留守兒童2533人,其中尹集鄉、臥龍鎮和歐廟鎮3個農業鄉鎮共有留守兒童2308人,佔總數的91%。因此做好留守兒童關愛活動,對於擴大基層團組織在農村中的影響力,切實為農村兒童提供有效的幫扶,擴大農村團組織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源起

在推進農村區域化團建的具體過程中,由於存在著農村行政面積大,留守兒童多,且分布不集中等特點,而縣市區一級團委大多面臨財政預算不足、人手不足等現實的制約,因此如何在有限資源的限制下,實現對全區農村的有效覆蓋,讓團組織的影響力深入到基層農村的方方面面,是開展農村共青團工作的重要課題。

二、做法

(一)充分利用1+1>2的聚合效應,開拓農村區域化團建新局面。

在數學運算中,1+1=2。但是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聚合效應可以讓兩個事物相互促進,相互彌補,從而實現1+1>2的效果,以更合理的投入,促進整體的進一步發展。

具體到農村區域化團建工作中,襄城區團委考慮區域化團建人力經費不足,難以實現對全區農村進行全方位覆蓋的現實,利用1+1>2的聚合效應,以扎實開展好志願服務活動,切實為農村青年兒童帶來切實利益為基礎,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協同功能。通過志願服務活動讓團組織在農村穩步扎根,以包括公眾微信、微博等在內的新媒體平台,以留守兒童紀錄片等形式,讓團建工作突破局限,通過迅速而廣泛的宣傳,氣氛營造,為襄城區農村共青團工作插上翅膀,讓1+1>2,從而成功開拓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工作新局面。

(二)一手抓關愛,以留守兒童志願服務活動為基石。

今年以來襄城區團委在轄區范圍內開展了一系列深入、廣泛的留守兒童關愛行動。一是對生活困難的農村兒童及時幫扶。今年以來,襄城團委深入轄區村和社區,走訪慰問了18戶貧困農民工子女家庭,為他們送去5500元慰問金。二是廣泛開展“大手拉小手,圓夢微心願”活動。2015年以來,襄城區團委共收集留守兒童微心願90個,成功幫助實現留守兒童微心願62個,總價值8500元。三是在留守兒童學校積極申報建設“希望電話屋”。襄城團委聯合區教育局、襄城電信公司對轄區33所農村小學進行了全面摸底和實地考察,根據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數量、分布狀況,從中選擇了3所條件最迫切的學校作為首批“希望電話屋”援建對象。目前,3所小學“希望電話屋”均已建設完成。今年6月1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君正同志在賈洲小學“希望電話屋”,通過可視電話與棗陽市楊垱鎮海勝中學的6名學生現場連線,祝福孩子們兒童節快樂。四是扎實開展希望家園,為農村留守兒童搭建暑期快樂家園。2015年襄城區團委開設希望家園暑期班9個,服務留守兒童175人次。為留守兒童們提供了高質量的暑期課程,將“希望家園”打造成為農村留守兒童喜歡、在外務工家長放心、基層群眾滿意的校外關愛服務平台。

(三)一手抓宣傳,以新媒體工作為翅膀。

近年來,襄城區團委通過一系列品牌活動的打造、常規有序的志願服務活動的開展,在基層農村中有了一定的活動影響力,為團建工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在此基礎上,襄城區團委充分利用新媒體平台,讓團建工作突破時空的局限,通過迅速而廣泛的宣傳,營造氣氛,充分發揮新媒體的陣地作用。為襄城區農村共青團工作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1、抓好青春襄城微信、微博新媒體平台建設工作。

2015年,襄城區團委安排專人負責“青春襄城”公眾微信的運營,目前已發布專題105期,粉絲人數已達17999人。同時,繼續堅持辦好襄城青年網,擴大“青春襄城”微博和“襄城青年”QQ群輻射人數,作為新時期新青年交流、溝通、集聚和聯絡的重要平台,吸引更多青少年的參與和使用,力爭使團的基層組織網絡覆蓋全體青年,使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影響全體青年。針對農村通訊較落后的現狀,襄城團委在每個鄉、鎮成立了網絡骨干宣傳員隊伍,目前隊伍已達到178人,有效擴大了團屬新媒體對農村基層團組織和農村青年的輻射力。

2、拍攝“中國夢——用鏡頭傳遞愛,為夢想插上翅膀”留守兒童記錄片。

通過向全區各鄉鎮辦征集篩選,襄城區團委確定了三名具有代表性的留守兒童作為拍攝對象。在通過拍攝前的接觸和了解,與孩子們交流,消除孩子們的抵觸情緒,拉近距離后,襄城區團委與文理學院理工學院開始了為期四天的拍攝。拍攝期間,志願者們每天凌晨五點就出發,前往孩子們的家中,為的只是更加貼合孩子們的作息時間,拍攝到更多更真實可貴的情景,讓活動更加全面。通過四天的全天拍攝,后期的一周制作,襄城區團委完成了視頻制作並在公眾微信“青春襄城”上進行了發布,以這種方式喚起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關心和關愛。

三、成效

目前,襄城區團委在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方面已形成完整的體系:留守兒童幫扶形成常態化,幫扶資金渠道多元化﹔“大手拉小手 圓夢微心願”活動已實現襄城區全覆蓋﹔襄城區3所小學“希望電話屋”已建設完成並運行﹔“希望家園”成為農村孩子的學習陣地,其中2個已被改建為青少年綜合服務平台。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擴大了基層團組織在農村中的影響力,同時搭建了團區委與農村基層團組織緊密聯系的橋梁。

與此同時,新媒體陣地蓬勃發展,影響力不斷提升,輻射范圍逐步擴大,有力助推了農村團建工作。襄城團委通過新媒體平台為留守兒童征集微心願活動,得到了機關單位及社會愛心人士的普遍關注,目前共實現“微心願”近五百個,為五百個孩子點亮了希望。

四、創新啟示

襄城區團委創新性以留守兒童關愛活動為基石,以新媒體宣傳為助力。在扎實開展活動、服務農村的基礎上,以新媒體平台為推力,利用聚集效應,達到1+1>2的效果,實現團組織影響力的翻倍發展,讓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工作開展事半功倍。

總之,襄城區團委將繼續在扎實開展活動,做好共青團工作的同時,以活動及新媒體平台為雙輪驅動,讓新媒體為農村共青團工作插上翅膀,深化農村區域化團建工作,實現團組織影響力的翻倍發展,打開農村共青團工作新局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