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二屆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江蘇常州天寧區雕庄街道團工委:青年公益活動推動區域化團建

 

2016年01月04日17: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關鍵詞】街道城市社區、江蘇常州、青年社會組織工作、支持發展青年社會組織、青年公益、載體促活力

團十七大以來,雕庄街道團工委立足自身“城市東進橋頭堡”的空間優勢,遵循“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的原則,堅持“引導、協調、服務”的思路,引領青年黨團員投身志願服務中,著力突出大學生村官在基層團建中的生力軍作用,重品牌培育、強組織建設、創地方特色。街道機關青年志願者和8名大學生村官積極弘揚志願精神、開展志願活動、成立社會組織、參與公益創投等工作,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他們扎根基層的創業夢、成長夢、公益夢,用青春激情打造出最美的“雕庄名片”。

一、源起

(一)團工委的組織活力有待提升。村、社區團組織骨干老化、后繼乏人﹔非公有制企業團組織流於形式﹔流動青少年群體游離於團組織體系之外﹔街道大團建格局推進緩慢﹔具有地方“烙印”的特色團建品牌培育工作任重而道遠。

(二)團員的主體地位彰顯不足。團員參與基層團建的載體還乏善可陳,即使存在有限的志願服務載體,但專業化水平與精細化水平還遠未達到服務要求。團員主動作為、主動奉獻的風氣尚未形成,自我設計、組織項目的動力不足、能力不足。

(三)青年社會組織發展面臨瓶頸。青年社會組織需要面對先天性自我造血功能不足、經費補給途徑單一的困難﹔社會組織發展的“個人化”標簽明顯,對發起人的依賴程度較高﹔社會組織自主性不夠強﹔公益理念的傳播不盡如人意,志願服務的土壤不夠肥沃。

二、做法

(一)引導:團工委來搭台。為切實解決團建工作的難題,組織好、引導好青年力量投身基層的青春舞台建功立業,雕庄街道團工委把發展青年社會組織作為重中之重,積極整合資源、搭建平台。一是突出一支隊伍。街道現有大學生村官8名,100%擁有本科學歷,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歷2名,在讀在職碩士2名,平均年齡26歲。雖然大學生村官入職時間短、但他們工作干勁足、工作激情高、思維活躍、組織能力強,調動和發揮好這支生力軍和青年骨干的帶頭作用,是基層團建工作的重要突破點。二是豐富服務平台。按照“因人搭台、突出實效”的工作思路,街道團工委爭取資金2萬元,在朝陽花園社區籌建了“希望來吧”夢想課堂,並將其打造成大學生村官關愛新市民子女的重要陣地。組織大學生村官骨干“走出去”,向“一加愛心社”等成熟社會組織學習、到上海等地向先進地區學習。組織專家、優秀社會組織帶頭人“走進來”,對大學生村官進行“面對面指導”。先后邀請了江蘇省道德模范尤輝等來街道與大學生村官交流。三是選樹典型示范。青年團員投身志願服務離不開典型人物的引領示范,街道團工委在大學生村官中培育優秀骨干、選樹典型,積極進行宣傳報道,形成了濃厚的干事創業氛圍。近年來,街道多名大學生村官先后獲得省市區級表彰,其中王嘯岩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共青團員﹔曹陽被評為常州市優秀共青團員﹔張毅超被評為常州市優秀大學生村官。2013年,萬超、張毅超和全市的大學生村官一起參加了江蘇省“千人村官赴台培訓計劃”﹔天寧區大學生村官公益聯盟被評為常州市大學生村官重點創業項目。

(二)協調:村官唱大戲。發展青年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組織和帶動雕庄青年開展社區互助和志願服務,離不開共青團組織對大學生村官自治活力的激發。一是協調而不指令。街道團工委嚴格界定自身職能,尊重、不干涉大學生村官社會組織的自我管理、自我運作,充分體現青年社會組織發展的自主性、自願性原則。大學生村官程勇牽頭成立的天寧區大學生村官公益聯盟實行財務自我管理、活動自我組織、項目自我運作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團管理效果。對於公益聯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財務管理難題、活動場地難題,街道團工委積極協調街道、區有關部門,力爭最大程度地為青年社會組織營造發展空間。二是項目化管理。4名大學生村官先后組織了“愛心午餐”、“青年助學社”、“繽紛豆蔻——成長計劃”、“隨手捐助——關愛西部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都市一家人——大學生村官關愛新市民子女項目”、“春暉連心——關懷計生特殊家庭項目”、“天寧區大學生村官科普志願者服務隊”等7個服務項目,通過項目化方式保持大學生村官團隊的活力。三是打造特色品牌。大學生村官社會組織積極投身公益創投大賽,主動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品牌。天寧區大學生村官公益聯盟申報的“都市一家人——大學生村官關愛新市民子女項目”和“春暉連心——關懷計生特殊家庭”分獲常州市第一屆、第二屆公益創投大賽立項資助。作為一個新生的社會組織,在市級公益創投中立項密度之高、資助金額之多實屬罕見。

(三)支持:基層供崗位。大學生村官們立足本村和街道實際,根據群眾最實際的需求,提供相應的志願服務。如,青年社會組織青勵助學社根據轄區內新市民子女較多,且放學后無穩定、安靜的學習環境的特殊情況,舉辦了暑期大課堂、周末輔導課等助學活動。在大學生村官們的帶動下,街道、村、社區建立起十余支志願者服務隊伍,廣泛開展志願服務和公益事業。街道2015年新增6個青年社會組織,並被評為3A級社會組織,壯大了村官們公益服務的影響力,提升了街道團工委在青年中的影響力,充實了基層團組織建設隊伍。

三、成效

自2012年12月以來,天寧區大學生村官公益聯盟先后在朝陽花園社區等地組織了8場“隨手捐助”活動,吸納近800位市民直接參與其中,累計募集寄送衣物、文具等9000余件,讓雲南省1000余位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從中受益﹔“都市一家人”項目開展活動20余場,為新市民子女“圓微夢想”、為他們開設青少年法制課、帶他們參觀市規劃館博物館、免費觀看兒童話劇,直接受益人群達200余位﹔“春暉連心志願者”為33個計生特殊家庭送去親情的陪伴,現在他們正努力將這種關懷擴大至全區179個失獨家庭﹔“愛心午餐”志願服務為20余位空巢老人送去午餐,解決了他們吃飯難問題﹔青勵助學社則為多名殘疾青少年送去特殊的關愛。

四、創新啟示

基層團組織工作的重點是將最富朝氣、最富夢想的青年聚集到團組織周圍,把廣大青年團員的干事創業個人夢與復興中國夢有機融合。同時,工作的難點也是如何去發掘這樣一批充滿朝氣、充滿夢想的青年,如何去激發他們熱情參與、真情奉獻。雕庄街道大學生村官成立青年社會組織的鮮活經驗告訴我們,“團委搭台、村官唱戲、群眾獲益”厘清了政府的職能、突出了青年社會組織的主體、保障了群眾的利益。大學生村官以參與公益事業、關注弱勢群體、幫扶困難群眾為己任,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時代的注腳,賦予了時代的內涵。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