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二屆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湖南株洲市株洲縣龍門鎮:積極打造"青年之家"服務青年零距離

2015年12月25日15:5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湖南株洲市株洲縣龍門鎮:積極打造"青年之家"服務青年零距離

【關鍵詞】鄉鎮村、湖南株洲、服務青年、團干部隊伍建設、創新活動陣地、調動團員青年積極性、青年之家、

龍門鎮(原太湖鄉)共有團員278人,其中男生156人,佔團員總數的56.12%,女生122人,佔團員總數的43.89%。鎮團委現設團委書記1名、副書記2名、委員12名,成員主要由鄉政府30歲以下機關干部和文教衛青年構成。下設直屬團組織40個,其中村級團支部22個,學校團委1個,非公有制經濟團支部2個,農村合作社團支部5個。

為進一步增進青年之間的友誼,調動青年參加團活動的積極性,凝聚青年向上,帶領青年成才,2014年10月,龍門鎮創新工作機制,創立“青年之家”,積極搭建鄉村青年交流學習的平台,走出了一條“架設平台、示范引路、黨帶團建、持續發展”的“黨建帶團建”工作之路。

一、源起

龍門鎮團委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創建了“青年之家”,豐富了鄉村青年的業余生活。

(一)機關青年生活單調。龍門鎮地處偏遠,離縣城有40多分鐘的車程,特別是鎮政府所在地離最近的集市也有一段距離,機關青年每日除了上班沒有任何消遣。而且近幾年不斷加強干部作風建設,要求鄉鎮干部每周至少在政府住宿三晚,下班后更感無聊。

(二)文教衛青年缺乏交流。除了機關青年,還有文教衛青年這一群體,他們中大都是外地人通過考試到龍門工作,除了同事,認識的人少之又少。由於各辦公地點相距甚遠,平常業務較忙,機關青年與文教衛青年之間交流很少。

(三)鄉村青年找不到歸屬感。根據鄉鎮的具體實際,特別是龍門鎮,村級經濟發展較為薄弱,為求生存,青壯年一般都選擇在外務工,在鎮上的基本為“三八六一九九”部隊。由於很難找到與鄉村青年的聯系途徑,這一群體處於“失聯”狀態。

二、做法

(一)堅持民主管理,搭建能力提升的發展平台。

鎮團委高度重視,將青年之家工作納入鎮團委年度工作計劃重點,及時將青年之家相關工作情況上報鎮黨委,努力爭取鎮黨委的工作支持與工作指導。一是實現制度管理規范化,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包括基本管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等,實現各項制度上牆,加強活動室的日常管理。二是實現目標管理有序化,立足服務機關青年的出發點,以鎮團委陣地化建設為載體,制定年度、季度及月度活動計劃,並定期進行活動總結,確保月月有活動、項項有主題、人人都參與。三是實現場所管理專人化,由機關內青年干部實行輪班制,嚴格落實工作責任,確保活動室按時開放、物資規范管理、活動有序開展,實現“青年之家”的自我管理、自我運轉、自我完善。

(二)堅持整合資源,搭建增智強能的學習平台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青年之家”在鎮黨委和團縣委各方面的支持下,積極創新文化載體,構建文化網絡。為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利用團委經費和機關干部捐贈,設置圖書角,明確借閱管理制度,提供免費借閱。每季度組織機關干部召開一次讀書分享會,分享讀書心得體會,並對圖書角書籍進行及時更新。2014年10月28日組織了首次讀書分享會活動,人大主席張永跟與當晚在政府內值班的機關干部共聚一堂,暢所欲言,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定期開展“每周一討論、每月一講壇”活動,結合本地實際,邀請鄉黨委、政府部門領導、各村干部、農村實用人才到青年之家進行工作指導和文化交流,這也成為青年們思想交流、智慧碰撞的陣地。2014年11月10日,政協聯工委主任張雄就結合鎮具體實際和個人工作體會,進行了一場題為《在新形勢下如何維護社會穩定》的講座。同時,召開兩次“我想對書記說”座談會,讓青年干部直接面對書記講述自己在龍門的工作體會,拉近了領導與青年干部的距離。

(三)堅持動靜結合,搭建陶情怡心的娛樂平台

“青年之家”充分發揮團結青年、服務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開展豐富多彩且室內室外皆宜的活動,把青年有力地凝聚在一起。一是多樣活動展現青春活力,備有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等運動器材,鍛煉身體之余,多次組織機關干部與太湖中學、縣紀委、縣水利局、磚橋鄉等兄弟單位進行籃球賽、羽毛球賽,帶動全鎮青年積極性,傳遞了青春向上的正能量。通過組織青年干部參觀雷鋒紀念館,爬株洲縣最高峰-高峰,增強機關青年之間的凝聚力﹔組織全體機關干部以及學校老師學生開展3.5學雷鋒活動以及3.15普法宣傳知識競賽,加強了機關青年與教師學生之間的聯系﹔組織文教衛以及機關青年進行“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主題演講比賽,暢談對青春夢想的追逐,對自身工作、學習崗位以及對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愛。“三國殺”、“誰是臥底”、“UFO紙牌”、“天黑請閉眼”等桌面游戲一應俱全,這不再屬於城市、清吧的專有名詞,為晚值班的機關干部提供了新形式的娛樂,也在休閑之余鍛煉了大家的思維方式。二是多樣載體展現青春風採,照片牆記載了青年志願者們在法制宣傳活動的身影、機關干部外出參觀學習時留下的“全家福”、小伙伴們一起嬉戲的快樂瞬間……承載了過去最美好的故事和回憶,心願牆則留下了許多說不盡的溫馨感人的祝福和寄語,搭建了一條無聲交流的橋梁。

(四)堅持積極引導,搭建幫困解難的服務平台

“青年之家”根據龍門鎮具體實際,從留守兒童需求出發,以活動為載體,通過親情陪伴、自護教育、愛心捐贈等形式,將微公益當做了一項愛的事業,不斷擴大影響,發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一是通過對留守兒童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對一些家庭貧困或是情況特殊的留守兒童進行實地幫扶,了解其學習、生活情況,從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慰藉。二是進行愛心捐助,設立愛心捐款箱,至今已有不少機關干部和來鎮政府辦事的群眾自願捐款,“青年之家”也將定期利用這些捐款給鄉貧困學生購買學習用品,減輕其學習負擔。三是組合機關干部在學校講課、發放宣傳資料、提供法律咨詢等方式,在全鎮范圍內宣傳安全自護、健康衛生和法律法規等知識,幫助留守兒童提高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

(五)開展特色活動,發揮青年之家作用

在全鎮范圍內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聯系服務農村青年月活動,包括尋找鄉村好青年、青年創業就業服務、“迎新年、送春聯”活動、“清潔我的家園”活動以及“2015青春暖太湖”等系列活動,廣泛聯系、服務和引導農村青年,不斷提高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2015年7月18日,來自龍門鎮各村的16名優秀青年齊聚一堂,參加龍門鎮2015年度“鄉村好青年”座談會,在對優秀青年進行表彰的同時,為大家提供一個互相交流、學習和展示的平台。同時,以青年之家為基點,組建義工服務隊開展志願服務。組織人員定期上門照看老人、給老人進行身體檢查、做家務、輔導留守兒童學習等,關愛全鄉的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開展至今,義工服務隊人員登記在冊的已有85人,服務村民100余人次。同時協助太湖鄉周家村、鄧家村成立慈善基金協會,以點帶面,在全鄉形成互幫互扶的長效機制。

三、成效

龍門鎮團委將“青年之家”作為團組織開展活動的載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讓機關青年業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文教衛青年之間加強了聯系,讓鄉村青年找到了歸屬感,積極為龍門鎮發展出謀劃策。

一是龍門鎮黨委政府相當重視鎮團委的工作,多次在黨政會上強調鎮團委的工作部署,特別是對“青年之家”開展活動的支持,每個活動的現場都有黨政領導積極參與的身影。二是各項活動開展,不僅擴大了團委的影響力,也調動了團干部的積極性,每次活動大家都會參與,在工作的過程中隻要迸發出新的想法,都會踴躍提出來,形成活動方案,對團的工作抱著充分的熱情與激情。三是尋找鄉村好青年活動的開展,讓許多優秀青年進入我們的視野,他們飽含著對龍門的熱愛,積極參與龍門公益事業,不僅積極參加鎮義工服務隊,而且自發成立愛心救助協會,關愛幫扶弱勢群體。

“青年之家”自創建以來,保証了每周開展一次活動,確保機關青年可以定期交流,在此基礎上,以文教衛青年以及鄉村青年開展大型活動,共服務青年80余人次,連結了鎮內團員青年的感情,增強了他們之間的交流,活躍了全鎮青年工作。以“青年之家”為據點,服務村民100余人次,擴大了團組織在基層的影響力。

四、創新啟示

一是創新管理模式。為了提高團員青年參與的積極性,鎮“青年之家”採取團干部自主管理模式,增強其“當家人”的意識。因此,團員青年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會積極提出意見,優化管理。

二是創新活動形式。鎮團委將“青年之家”作為活動據點,但不拘泥於室內活動,以此為紐帶,組織機關青年與區域外青年進行各種聯誼活動,拓展了團組織的工作視野和空間。

三是典型帶動進步。通過開展尋找鄉村好青年活動,了解到鄉村青年非常渴望組織對其的認可,鎮團委繼而召開表彰會,對優秀的鄉村青年進行表彰,並開展了演講比賽、普法知識競賽等,讓青年們充分參與、充分感受認同感,這也使基層團組織的力量不斷壯大。

四是影響潛移默化。“青年之家”開展活動主要立足鄉鎮實際,為機關干部在村上開展工作鋪順道路,如在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時,由辦點干部親自帶著慰問物資走村入戶,讓村民感受到辦點干部的工作熱情,在工作中接受團委工作的影響。

“青年之家”將逐漸完善內部設置,豐富活動形式,搭建更多平台,擴大覆蓋面,提高社會認知度。緊密結合青年需求,不斷豐富青年之家的活動方式和內容,加強青年之家作為共青團聯系服務農村青年的陣地和載體作用。同時探索對鄉鎮青少年和社團組織、自組織的管理、聯系和指導的有效途徑,增強青年干部主動工作的能力和服務大局的意識,以點帶面,開創全鎮青年工作發展的新局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