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堅持創新發展——“五大發展理念”解讀之一

2015年12月18日07: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創新是歷史進步的動力、時代發展的關鍵,位居今日中國“五大發展理念”之首。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把創新提到首要位置,指明了我國發展的方向和要求,代表了當今世界發展潮流,體現了我們黨認識把握發展規律的深化。用以創新為首的“五大發展理念”引領時代發展,必將帶來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強勁動力。

  創新發展居於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創新立足傳統、突破傳統,依托現實、推動變革。創新居於什麼位置?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習近平同志對創新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嶄新概括,具有重大意義。

  今日世界,發展面臨的最大矛盾仍是供需矛盾,尤其是資源有限性與需求無限性的矛盾。隨著人口越來越多,需求越來越大,需求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一矛盾越來越突出。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在於創新。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成為世界主題、世界潮流、世界趨勢。誰都知道創新重要,但究竟重要到什麼程度,把它放在什麼位置,怎樣定位,卻見仁見智。把創新放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體現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體現了對國家民族發展根本的深刻體認,在我國幾千年治國理政思想史上是第一次,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是第一次﹔放眼今日世界,把創新放在國家發展如此極端重要位置,放在制訂未來五年發展規劃理念的首要位置,也是極為少見的。

  面對今日世界,隻有把創新發展放在我國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適應和引領時代發展大勢。當今之世,一個國家走在世界發展前列,根本靠創新﹔一個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根本靠創新。現在,世界范圍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廣泛滲透。世界大國都在積極強化創新部署,如美國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德國提出工業4.0戰略。我國創新底子薄、創新力量相對不足,趕超世界創新大國的難度不小。這種情況下,是把創新放在核心位置還是一般位置,結果大不一樣。把創新放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定決心和歷史擔當,是黨中央在我國發展關鍵時期作出的重大決策,凝聚的是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關鍵、帶動整體、持續發展的國家意志和國家戰略。把創新放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能緊扣世界創新發展脈搏,順應世界創新發展大勢,趕上世界創新發展腳步,從后發到先發、從跟跑到領跑,引領世界創新發展潮流。

  縱觀中國,隻有把創新發展放在我國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促進國家長治久安、民族永續發展。現代國家競爭,主要是綜合國力競爭,根本是創新能力的競爭。創新興則國家興,創新強則國家強,創新久則國家持續強盛。500年來,世界經濟中心幾度遷移,但科技創新這個主軸一直在旋轉、在發力,支撐著經濟發展,引導著社會走向。一些歐美國家抓住蒸汽機革命、電氣革命和信息技術革命等重大機遇,躍升為世界大國和世界強國。相形之下,因一次次錯過世界科技革命浪潮,我國由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國家淪為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是歷史的教訓、民族的悲哀。我們必須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的經驗教訓,立足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的現實挑戰,確立創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已成為決定我國發展前途命運的關鍵、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關鍵、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的關鍵。把創新放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僅可以鞏固已有發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且能夠推動國家持續健康發展、民族和諧發展,在更好基礎、更高層次上,更有信心、更有決心、更有能力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立足全局,隻有把創新發展放在我國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實現認識把握創新規律的新飛躍,促進各項事業向更高層次邁進。理念具有根本性、整體性和長久性,理念變化將帶來根本變化、整體變化和長遠變化。把創新放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然給發展全局帶來根本變化、整體變化、長遠變化。通觀人類社會發展史和中國發展史,不僅一直存在創新規律,而且一直受創新規律支配。創新的本質特征在於革故鼎新,在政治上主要是改造舊世界、建設新世界﹔在經濟上主要是提高傳統生產要素的效率、創造新的生產要素、形成新的要素組合,為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在思想文化上主要是弘揚傳統精華、克服傳統弊端,提出新思想、新觀念、新學說、新風尚,創立新體系、新學派、新方法、新文風。把創新放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就能使全黨對創新規律的認識把握達到新境界,使各行各業對創新規律的認識把握達到新高度,推動我國發展全局發生根本變化、整體變化和長遠變化,把我國建設成為經濟強國、創新大國,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把創新發展放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核心位置”與“第一動力”相輔相成、交相輝映。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等重大論斷,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創新的理論的最新成果,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重要思想的創造性發展,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寶庫。

  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決定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面貌。創新尤其是全面創新是涉及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全要素、全系統、全方位變革。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對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全局具有深刻影響、強大推力。思想理論創新屬“腦動力”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也是各類創新活動的思想靈魂和方法來源。制度創新屬“原動力”創新,是持續創新的保障,能夠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也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核心是國家治理創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有利於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科技創新屬“主動力”創新,是全面創新的重中之重。文化創新本質上是“軟實力”創新,培植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基礎,為各類創新活動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這四大創新標識出我國發展的創新思路、創新方向。當前,創新發展致力於促進我國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主要依靠創新驅動。不難想象,這四大創新連同其他方面創新一起“發力”、一起“給力”,我國發展全局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一個什麼樣的面貌。

  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決定發展的速度、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現代發展的一大特點是,自然資源越用越少,創新要素越用越多。我國經濟規模雖然很大,但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少,走以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為主導的傳統發展之路已行不通,必須依靠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走創新發展之路,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避免出現“阿喀琉斯之踵”現象。當前,我國面臨經濟下行壓力,說到底歸因於創新乏力、創新不足。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好,新興產業培育發展也罷,離開創新都沒有出路,都寸步難行。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創造新常態下的新優勢,根本出路在創新。隻有創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發展動力不足、發展方式粗放、產業層次偏低、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急迫問題﹔才能增強我國發展能力,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開拓廣闊空間,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決定我國趕超世界先進科技水平的能力和實力。科技創新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各類創新中最核心最關鍵的創新。創新能否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關鍵在科技創新﹔創新能否解決當前需求無限性與資源有限性的矛盾,持續增加要素有效供給並形成高效組合,不斷提高生產力,關鍵也在科技創新。習近平同志指出:“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現在,我國需要高端技術、核心技術、關鍵技術,但引不進、買不來,隻能靠我們自己創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在國際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和我國發展動力轉換的形勢下,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這兩個“更多”、一個“創新驅動”、一個“先發優勢”、一個“引領型發展”,成為未來五年創新發展的指標性要求。這就需要依靠創新匯聚融合高端要素,培育我國經濟發展新動力﹔依靠創新培育發展高端產業,構建我國經濟發展新優勢﹔依靠創新打造形成創新高地,拓展我國經濟發展新空間﹔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樹立戰略和前沿導向,推動關系發展全局的重大技術突破﹔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加快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堅持全球視野,推進開放創新,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支撐。

  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把創新發展放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發揮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功能作用,歸根結底依靠上下同心、全社會一起努力,推動創新發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樹立崇尚創新的發展觀。理念引領觀念,觀念引導行動。樹立崇尚創新的發展觀,要求我們把認識和行動凝聚到創新發展上,形成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共識。要求政府轉變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更加注重抓宏觀、抓戰略、抓前瞻、抓基礎、抓環境、抓監督,在政策制定、制度安排和資源配置中,把科技創新等作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優先考慮﹔加大投入,提高創新資源的集聚能力和使用效率,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源投入創新,形成財政資金、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多方投入的新格局,擴大創新創業投資規模。要求強化創新的法治保障,培育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增強各類市場主體的創新動力,營造有利於創新發展的社會環境。要求各級各類社會組織和我們每一個人摒棄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創新發展的思路做法,用創新發展理念解決發展問題、挖掘發展潛力、培植發展優勢、開拓發展境界。

  把人才作為支撐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創新歸根到底是人才創新,創新驅動歸根到底是人才驅動,人才是支撐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為此,應推動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人才結構戰略性調整,突出“高精尖缺”導向,著力發現、培養、集聚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企業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隊伍,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實施更加開放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更大力度引進急需緊缺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大力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系,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讓他們充分釋放創新發展的才能和潛能。

  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崇尚創新,國家才有光明前景,社會才能充滿活力。創新發展是全民參與、全民推動的宏偉事業。弘揚創新文化,倡導敢為人先、勇於冒尖的創新精神,使創新成為全社會的一種價值導向、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生活習慣。激活民間智慧和創造力,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空間,最大程度地釋放全社會創新潛力,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形成人人崇尚創新、人人渴望創新、人人皆可創新的社會氛圍。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也是富於創新創造精神的。隻要中國人民心往創新上想、勁往創新上使,什麼人間奇跡都能創造出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在億萬人民的創新創造中夢想成真、夢圓世界!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18日 07 版)

(責編:楊麗娜、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