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縱向看,發展較快﹔橫向比,差距不小

加快我國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

陳力丹

2015年12月17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發展迅速,網民數量居世界第一。不少人想當然地認為,我國互聯網發展已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其實不然。雖然我國是世界上的網絡大國,但還不是網絡強國,互聯網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寬帶普及率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互聯網發展瓶頸仍然突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互聯網普及率為47.9%。這意味著我國有6億多網民,規模龐大,但網民佔人口比例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在國際電信聯盟2014年《衡量信息社會報告》統計的世界166個國家和地區中,我國信息和通信技術指數位居第八十六位。

  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必須找到影響我國互聯網發展的主要因素。從宏觀看,地區之間、城鄉之間以及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發展不平衡制約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

  城鄉互聯網普及率差距較大。2014年底,我國農村網民為1.78億,佔網民總數的27.5%,與2013年底相比隻增加了188萬,而城鎮網民則增加了將近3000萬。目前,我國城鎮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64.2%,農村地區為30.1%,相差30多個百分點。而快速推進的城鎮化,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農村互聯網普及不夠的現實。

  寬帶價格可承受性不高。聯合國寬帶數字發展委員會制定的寬帶價格可承受性目標是人均國民總收入的5%,我國目前為5.6%,排在第九十九位,澳門特別行政區以0.21%佔據榜首。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全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是0.469,表明我國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較大。寬帶價格較高,居民收入差距較大,是影響寬帶服務價格可承受性的基本因素。

  運營商之間缺乏競爭。實踐表明,運營商之間的良性競爭有利於改善寬帶市場的競爭和監管框架,既能推動寬帶服務普及,又能將寬帶價格約束在合理范圍內。這就需要對目前的經營體制進行改革完善。

  認清差距,找出問題,是為了明確我國互聯網發展的努力方向。建設和普及信息基礎設施是建設網絡強國的基本前提。隻有建好信息基礎設施,才能更好發展信息經濟、信息社會。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信息基礎設施已成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關鍵要素和重要支撐,必須優先布局、加快發展。

  寬帶網絡是國家戰略性公共技術設施,修好“網絡高速公路”,網絡經濟才能快速發展。對於廣大農村和邊遠地區的網民來說,提速降費是一個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為此,早在2013年,國務院就在《“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形成支持農村和中西部寬帶發展的長效機制。經過努力,不少地區已經建成“全光網村庄”“全光網縣”,城鄉“數字鴻溝”正在縮小,但仍需進一步努力。還應解決好“最后一公裡”問題,引導駐地網運營商合理配置網絡資源﹔打破壟斷,加快放開電信行業中的競爭性業務。同時,應加強市場監管,推動寬帶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5年12月17日 07 版)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