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空間戰略論壇》特聘研究員 誠凌
作為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互聯網逐步成為信息時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設施,推動著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進而不斷重塑經濟社會的發展模式,成為構建信息社會的重要基石。
互聯網已經融入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與通信等新技術,給人們搭建了繼“陸海空天”后第五個重要的空間——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類所深度依賴的“生存”空間和工作平台,並且還日益高速智能化發展,越來越多地深刻影響著世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生產生活和信息傳播的變革。
在人類共同享受網絡空間便利的時候,也在應對著各種問題與挑戰,但人們對於網絡空間這個時代賜予人類的禮物,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發展它,要依賴它為人類發展創造便利與福利。在展望世界網絡空間發展美好願景的時候,我們發現,人們對網絡空間的美好期望基本上結晶成三個具體的“夢想”——安全秩序的需求、創新發展的途徑和“互聯網+”的趨勢。
願景一:
安全與秩序,網絡空間治理是基本需求
當人們在網絡空間中,滿足了便捷的通訊社交需求、平等表達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的時候,恰如馬斯洛理論所揭示的真理那樣,安全需求是在以上這一切需求之上的。
無論是一個普通網民,還是一個企事業機構,乃至一個國家,更甚至於國際規則議題,對於網絡的第一需求,安全和秩序無疑是第一位的。通過網絡空間治理,確保網絡安全,將是未來網絡空間美好願景的第一位。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在推動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同時,也給國家安全帶來了新的威脅。2010年伊朗核設施遭受“震網”病毒的網絡攻擊之后,網絡安全議題在國家安全和國際關系中迅速升溫。按照行為主體的不同,網絡空間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可以劃分為黑客攻擊、有組織網絡犯罪、網絡恐怖主義以及國家支持的網絡戰﹔一般來說,從個人到非國家行為體、再到國家行為體,它們對國家安全的威脅程度逐級遞增。但無論是哪一種網絡安全威脅,它對國家安全的潛在危害都不容低估。西方一些主要國家紛紛制定了本國的國家網絡安全戰略,以保護本國的關鍵設施和網絡安全。一些國際組織也將網絡安全納入合作的議程,大力推動成員間的網絡安全合作。從未來的趨勢看,網絡安全將是世界各國所面臨的一項共同挑戰,全球性問題需要全球合作,但是考慮到網絡空間治理仍是一項新興議題以及各國之間的利益分歧,全球網絡空間治理必然是任重而道遠的。
網絡空間沒有地域界限,其外延可以向全球無限延伸。網絡安全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威脅,全球性問題則需要全球共同應對。全球網絡空間治理主要體現在國家、多邊機制兩個層面。但迄今為止,國際法中仍沒有一個專門針對網絡空間治理的國際條約,在歐盟和聯合國相關機構的大力推動下,全球網絡空間談判正在醞釀之中。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各主要國家,紛紛依據自身國情和網絡空間發展狀況,開始各種保障網絡安全的政策與行動。除主權國家之外,網絡空間安全近年來也逐漸成為多邊安全合作的重要議題和內容。目前,聯合國、歐盟、北約、八國集團、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國際或區域組織都加強了成員國間有關網絡安全問題的合作,並設立了相關的機構以推動共同行為准則的制定。
網絡空間治理是聯合國框架中一項重要的非傳統安全議題,它通常包含在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有關打擊恐怖主義的文件中,由安理會下的反恐怖主義委員會負責決議的研討。2002 年,在聯合國大會討論中,聯大強調了網絡安全問題的重要性,指出僅依靠國際法來強化網絡空間的安全是不夠的,預防和社會支持非常重要,有必要在信息技術的應用和使用過程中締造網絡安全的意識和文化。2006 年5 月,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一次講話中重申建立全球網絡安全文化是解決網絡安全問題的重要途徑。2007 年,國際電信聯盟啟動了“全球網絡安全議程”,以推動該領域的國際合作。2008 年9 月,國際電信聯盟與國際網絡反恐多邊合作組織(IMPACT)合作,將全球網絡安全議程同時設在了該組織的馬來西亞總部。
我國政府在治理網絡空間和保障網絡安全方面,一直積極努力加強各種舉措,並且始終致力於國際合作。尤其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工作,習總書記以戰略性眼光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把網絡安全提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把網絡空間發展提升到國家現代化發展的高度。
對於全球網絡空間未來的安全願景,誠如習近平總書記在9月對美國的國事訪問中精辟指出:網絡空間與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們既要充分尊重網民交流思想、表達意願的權利,也要構建良好的網絡秩序,這也是為了更好保障廣大網民合法權益。中國互聯網蓬勃發展,為各國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隻要遵守中國法律法規,不損害中國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我們歡迎外國企業在華發展,尊重和保護外國企業合法利益。國際社會要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共同構建和平、 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
願景二:
融合與發展,網絡空間發展是第一要務
盡管全球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網絡空間發展速度,是人類歷史上任何時代所不能比擬的。但是,面對著人類對網絡空間更大更快的需求來看,網絡新技術自身的創新發展,是未來網絡空間發展的重要願景。
面對全球網絡空間創新和變革大勢,當前,全球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信息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正在對產業發展帶來革命性、顛覆性影響,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發展的重要動力。
世界各主要信息化先進國家,都在大力推動各自的網絡新技術融合創新戰略,推動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終端等新技術領域,關鍵的核心技術頻頻被突破,各種新技術、新業務、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出現和快速發展。
中國網絡空間發展呈現五大趨勢:網絡基礎設施發展加快、行業規模不斷擴大、行業間跨界融合不斷加速、互聯網對經濟發展的拉動明顯、互聯網企業的國際化發展。
毫無疑問,創新是互聯網發展的永恆主線,在互聯網領域,迫切需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多方參與、攜手努力,共同打造一個充滿活力,具有創新能力的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相關部門正在加大力度,要推動互聯網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努力扶持中小微企業積極參與競爭,使企業真正成為互聯網創新的主體和中堅力量。緊密跟蹤全球互聯網科技發展的新趨勢,主動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支持企業在海外建立研發機構,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願景三:
傳統和虛擬,“互聯網+”戰略是應用趨勢
“互聯網+”是我國當前社會經濟商圈中流行的一個時髦熱詞。
它最正式地被政府公開提出,應該是在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
僅從概念詞語來說,它屬於中國,但從“互聯網+”概念所涵蓋的內涵意義來講,它揭示了全球網絡空間未來的美好願景——將傳統的物理空間和生活,與虛擬的網絡空間深度融合,從而推動人類的方方面面生活工作需求,更加便捷、智能和美好。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台,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用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解釋,便是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推動了知識社會以人為本、用戶參與的下一代創新(創新2.0)演進。創新2.0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創新2.0的交互與發展,人們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組織方式、社會形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產業、政府、社會、民主治理、城市等領域的建設應該把握這種趨勢,推動企業2.0、政府2.0、社會2.0、合作民主、智慧城市等新形態的演進和發展。“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發展的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它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增長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模式。
無所不在的網絡會同無所不在的計算、無所不在的數據、無所不在的知識,一起推進了無所不在的創新,以及數字向智能並進一步向智慧的演進,並推動了“互聯網+”的演進與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包括深度學習神經網絡,以及無人機、無人車、智能穿戴設備以及人工智能群體系統集群及延伸終端,將進一步推動人們現有生活方式、社會經濟、產業模式、合作形態的顛覆性發展。
從現狀來看,“互聯網+”尚處於初級階段,各領域對“互聯網+”還在做論証與探索,特別是那些非常傳統的行業,他們正努力借助互聯網平台增加自身利益。例如傳統行業開始嘗試營銷的互聯網化,借助B2B、B2C等電商平台來實現網絡營銷渠道的擴建,增強線上推廣與宣傳力度,逐步嘗試網絡營銷帶來的便利。
與傳統企業相反的是,在“全民創業”的常態下,企業與互聯網相結合的項目越來越多,誕生之初便具有“互聯網+”的形態,因此它們不需要再像傳統企業一樣轉型與升級。“互聯網+”正是要促進更多互聯網創業項目的誕生,從而無需再耗費人力、物力及財力去研究與實施行業轉型。可以說,每一個社會及商業階段都有一個常態以及發展趨勢,“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則是大量“互聯網+”模式的爆發以及傳統企業的“破與立”。
綜上所述,展望未來,盡管對於未來網絡空間的發展變化未知大於已知,盡管對於世界來說,網絡空間在各國的發展有著不平衡、不協調和認識不盡統一等各種問題和挑戰,但是隻要我們把握規律,相信全人類對於網絡空間安全、創新和應用的迫切需求和這三個方面對於人類網絡空間健康發展的根本途徑,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不僅看到了全球網絡空間發展的美好願景,而且照此努力前進,我們一定能夠實現這個願景以及它將給人類帶來的美好生活與未來!
(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