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二屆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江蘇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青年社會組織DNA耦合新模式

2015年12月15日09: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關鍵詞】街道城市社區、江蘇南京、青年社會組織工作、支持發展青年社會組織、青少年社會組織創新中心、DNA耦合新模式

秣陵街道青少年社會組織創新中心位於秣陵街道百家湖行政服務中心內,園區總面積1500平方米,劃分為綜合運營、社區服務、孵化培育、創業引導、研發展示、資源聚集等功能區,為入駐組織和落地項目提供免費的辦公場地、水電物業等硬件服務的基礎上,結合組織與項目實際,訂制針對性的技術指導、融資平台、媒體宣傳、政府資源和雙創導師等軟件服務。

園區以加速器的理念,推動發展型社會組織快速突破成長壁壘,快速打開市場,實現組織與社會服務的共生性發展。同時,將引導高校社團實現服務落地,並提供必要的資金和技術指導,推動高校社團與社會創業的對接,最終實現高校人才、高校社團與高校項目的企業化轉化。

一、源起

由於諸多因素制約,青年社會組織在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政策法規亟待完善。青年社會組織是自主發起、自主運行和自我管理,加入組織門檻低,成員流動性大,隨意性強,管理難度大。組織難以對成員有效約束,制度建設總體較為落后,組織內部的一些管理制度往往只是在“刷存在感”。目前,政府部門對於青年社會組織的行為規范和權益保護,還停留在白紙黑字的文件上,還沒有從法治層面建立保障社會組織權益的法律法規。青年社會組織在和政府打交道過程中,時常會遇到政府購買服務程序不規范和公益創投過程不透明的現象,雙方簽訂的協議能不能有效執行,完全取決於政府是否“願意”遵守合約。“被毀約”的事時常會出現在政府購買服務的過程中,青年社會組織遇到這樣的情況隻能“逆來順受,忍氣吞聲”。

(二)自我管理亟待加強。缺乏資源是青年社會組織發展過程中常遇到的現實問題。其中,缺資金是第一難題。青年社會組織活動經費主要是靠AA制和繳納會費。組織開展活動必然牽扯到場地租賃、道具購買、師資邀請等費用,這讓很多組織感到壓力很大。場地不夠是另一大困擾,這個難題也是青年社會組織自身難以克服的,很多時候隻能在路邊、公園、廣場、免費旅游景點等露天公共空間開展活動。青年社會組織的成員大都是兼職,參加活動的時間和精力常常難以得到保証,而全職工作人員的月薪基本在2800-3400元之間,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根本招不來優秀人才。時間久了,種種限制必然會導致成員對組織的黏性下降,選擇離開。

(三)社會共識亟待形成。當前,秣陵街道青年社會組織雖然總數不少,但結構不盡合理,大多數為社區群眾團體和民非組織,公益慈善、社會服務和社會福利類社會組織的總量和規模較少,真正能成為政府和市場有益補充的青年社會組織有限。一些發展較好、規模較大且具備登記條件的青年社會組織,其組織負責人對於是否一定要取得合法身份存有疑慮,擔心登記注冊后被政府“收編”,害怕失去獨立性和自主地位,不願有主管部門進行管理。這些沒有注冊登記的青年社會組織成了純粹的民間青年組織,在政策約束和監管上處於空白地帶。這就導致大量的青年社會組織在開展集會、組織活動、聯合勸募時,合法身份常常遭到質疑。

二、做法

園區緊緊圍繞以“立足江寧、服務南京、引領江蘇”三位一體為原則,按照建設“省級總部基地,市級培育中心,區級服務廣場”的總體定位,打造集合研發、推廣、服務、轉化、創業、創新等多種功能的孵化創業園。在技術運營方面將綜合運用雙孵化、反向孵化等技術手法,孵化與培育出“頂天立地型”“鋪天蓋地型”的青年社會組織,將孵化創業園打造成青年的“人才中心”、“造血工廠”、“動員基地”。

(一)社會組織孵化器。為初創期組織提供辦公場地、辦公設備、咨詢診斷、注冊協助、孵化培育等服務項目,使孵化園成為社會組織的孵化器和加油站。

(二)社會組織診斷室。為不同類型和不同成長階段的社會組織提供戰略規劃、問題診斷與咨詢服務,並提供解決方案建議。

(三)社會組織人才訓練營。圍繞2個人才體系,做孵化園、社會組織等人才的系統化培養。圍繞孵化園運營的“4力體系”,培養一支青年社會組織工作專職運營管理人才團隊。圍繞項目執行與管理的10個維度,建立一支熟悉青年社會組織工作的團干部隊伍

(四)社會組織項目創意、演示廳。被孵化社會組織的項目創意、項目過程與項目成果研發、展示與交流,展示公益領域創新理念與創新成果。進行更具創意、更有效的公益項目的設計和開發,應對快速城市化、信息化、國際化進程中的各種社會問題。結合公益創投活動,組織支持性社會組織進行公益項目創意設計。對已實施的公益項目進行篩選、優化和提升,推動優秀創意項目的品牌化。

(五)社會組織嘉年華與伙伴日。舉辦具有參與性、娛樂性、創新性的公益嘉年華,通過公益文化展示、創意公益體驗、公益產品推廣等形式,吸引普通公眾感受公益、參與公益。每月一個組織舉辦一次伙伴日活動,邀請20個公益伙伴進入園區進行公益體驗,為組織和項目搭建交流的平台。

(六)社會組織智力苑。通過搭建高校互動平台,鏈接省內高校智力資源,創辦高校智力虛擬入住系統,為入住組織提供講座,開展公益研究,組建公益虛擬研究中心。

(七)社會組織好管家。為園區入住機構提供公共服務,進行組織建設。通過完善園區公共事務管理制度,積極開發園區公共資源,提升公共管理服務水平,做好園區接待﹔積極建設機構內部自治體制,以機構聯席會議形式促進機構之間的溝通,共商園區發展大事﹔做好園區基本保障服務,加強入駐機構與物業部門聯系,做好公共空間的維護工作。

提升園區內部社會組織績效評估水平,通過評估帶動組織內部的建設水平。

(八)雙孵化機制。招募高校、社會組織,企業,知名創業人士,作為創業孵化園的創業導師和公益導師,並且簽署合作協議,對於創業人才、公益人才進行專項的培育與督導,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公益教育的對接。

(九)資源對接會。為園區內的青年社會組織打造資源在對接的平台,包括學習如何融資,融資平台的搭建,公益服務轉化產品,公益產品生產,公益服務品牌推廣等,獲取多途徑的資源和平台,為組織的獨立發展奠定基礎

三、成效

(一)服務領域越來越寬。以青年為主體的興趣娛樂組織如車友會、驢友會、健身俱樂部等在社會組織迅速涌現,是青年社會組織的主力軍。在南京青奧會和亞青會的影響下,青年參加志願服務、參與社會治理的意識越來越強烈,以助殘、養老、扶困、環保等公益服務為重點的志願公益組織大量涌現,組織成員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熱衷社會公益,開展的活動得到政府和群眾普遍認可。

(二)組織來源越來越廣。青年社會組織發起人和負責人在初期很少有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絕大多數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士或獨立公益人,參與組織活動的成員主體也基本由這一群體構成。隨著青年社會組織的發展,一些健康運動、讀書交友、慈善公益類組織出現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比較多的“85后”、“90后”機關年輕人,參加青年社會組織的意願強烈。

(三)運行機制越來越活。站在移動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的風口上,青年社會組織更善於整合“互聯網+”資源,樂於嘗試把商業模式嵌入公益項目,通過開設網店幫助困難群體出售特色產品。他們善於運營自媒體平台,建立線上青年社群,幫助青年人跨界聯結,推動青年參與社會創新。他們運用O2O模式,主動聯系社會企業資源運作公益項目,策劃組織各類線上線下活動。這些青年社會組織用實際行動改變世界,用全新思維方式解決社會問題,通過市場証明自己可以生存下去。

(四)社會滿意度越來越高。青年社會組織給社會治理創新帶來生機活力,街道社區和參與其中的青年人非常歡迎。許多街道社區干部反映,有能力、講誠信的公益性青年社會組織來到社區,為本地“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等社會服務領域帶來優質公益項目,有效承接了政府職能轉移。許多加入社會組織的青年人表示,青年社會組織在特定領域具有專業優勢,開展公益項目、興趣活動和社會服務,用社會創新方式解決社會問題,契合自身成長與發展需要。

四、創新啟示

(一)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教育培訓是社會組織的生長源泉,是組織人才的供給基地,秣陵街道青少年社會組織創新中心主要特色為:以青年公益教育為基礎,實現青年公益教育與青年社會組織發展的雙重任務。

重點培養社會組織領軍人才,社會組織項目管理人才、社會組織后備人才、管理社會組織的行政人才四大類人才。

通過青年公益創業人才計劃,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公益教育的無縫對接。

通過在內部建立青年公益學院,建立有效的資源聚集與公益發展平台。

(二)項目研發的創新。研發平台是社會組織的生命線,也是社會組織的頭腦基地”和“知識源泉”。青年社會公益項目研發,主要包括:項目輔助設計、項目運行督導、項目推廣設計、項目評估設計等等。青年社會組織管理研發,主要包括:組織診斷、管理咨詢、戰略規劃、規劃體系。青年公益服務標准研發,主要包括:項目操作標准化研發、行業服務內容標准化、組織標准化研發、公益創投標准化研發、孵化園標准化研發、政府採購標准化研發等等。

(三)組織培育的創新。支持平台是社會組織成長的主要陣地。主要分為三個支持平台:組織孵化與培育平台﹔資金籌措與推廣平台﹔組織規范化建設與預警平台。圍繞不同成長周期的青年社會組織,將草創期孵化、成長期培育、成熟期合作的模式契入其中。圍繞社會組織發展的緊迫性問題,籌措區級社會組織發展基金會,建立有效的社會組織社會組織籌措資金的渠道。社會組織項目公示平台、社會組織財務公開平台、社會組織誠信公示與預警平台、社會組織內部黨建與工會建設平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