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國信息安全·2015烏鎮峰會專刊

“一帶一路”拓展中歐合作新未來——專訪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

2015年12月15日09:15   

編者按:法國前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先生是國際政壇的風雲人物。今年烏鎮峰會前夕,《中國信息安全》雜志記者通過互聯網對他進行了專訪。德維爾潘先生在來函中高度評價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倡議,並表示自己一直積極支持和倡導法國乃至歐洲抓住“一帶一路”帶來的戰略機遇,全力拓展中歐合作新未來。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倡議,這一倡議對歐洲和中歐合作會帶來哪些機遇?

德維爾潘:自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倡議以來,新絲綢之路不僅給倡導者中國帶來了廣闊的前景,也給所有參與國帶來了重大變革。從亞洲到中東,四通八達的絲綢之路將形成連接不同經濟與文化的紐帶。對於坐落在絲綢之路終點的歐洲,這也是一個促進新增長的巨大機遇。新絲綢之路正帶領全世界展望穩定與合作的新未來。因此近兩年多來,我一直竭盡全力推動這項事業。

目前,“一帶一路”已經建立了體制機制,有了經濟基礎。這樣堅實的融資基礎能夠在經濟上支撐新絲綢之路越走越遠,實現其遠大的願景。這個項目會在未來的30年裡,對公路、鐵路、地產開發和數字市場進行大規模的投資,最終建立一個亞歐合作體。這個合作體的參與方非常多元化,囊括30到50個國家,為跨境聯網戰略的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這個項目正式提出開始,我與一些絲綢之路沿線上與我志同道合,都認同此項目巨大潛力的政府和商界人士會了面。新絲綢之路立意高遠,資源豐富,我堅信這條路不僅能夠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更能夠為歐洲、非洲和中亞的參與國帶來新的發展與合作機遇。

新絲綢之路建立在經濟信用和政治合法的基礎上。對中國而言,新絲綢之路一方面能夠平衡諸如新疆等內陸地區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能為各個地區、國家和大洲的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是全球的經濟政治領袖。現在,中國展望地區與國際合作的新時代已經到來。同樣,歐洲也必須參與並支持絲綢之路項目。我相信如果歐洲能夠充分調動政府和企業,積極參與,必定能夠從新絲綢之路中獲益。

記者:對於“數字絲路”的建議,您覺得應該與歐盟“容克計劃”的“單一數字市場”倡議如何對接?法國是否在信息行業有類似的政策或建議?如何參與“數字絲路”建設?

德維爾潘:網絡是我們這個互聯世界的新的主要邊界。它開辟了新天地,在網絡上,人員、貨物和思想都可以快速流動。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網絡大展拳腳,不斷擴大服務面,改變著我們的日常工作方式、交流手段和貿易模式。因而網絡為貿易、對話和文化交流創造了廣闊的平台。網絡並不是虛擬的,而是聯結人員、社區、國家和企業的橋梁。在網絡中,我們必須探索機遇,同時管控風險。所以今天的舉措至關重要。

“一帶一路”戰略倡議中的一個重要支柱就是數字絲綢之路。網絡的虛擬空間是新絲綢之路除了陸地和海域以外的第三空間。數字絲綢之路開啟了絲綢之路沿線的一切可能。21世紀初,隨著數字技術擴張,網絡經濟在西方國家發展起來,電子商務在中國迅速成長,這不禁讓人回想起古代絲綢之路的遠大抱負:促進經濟發展,增強文化交流。幾個世紀以來,絲綢之路都是對話與貿易的橋梁。作為亞歐之間的商業紐帶,這條路原意旨在減少浪費在路上的時間與成本,增強各文明之間的業務往來。互聯網與絲綢之路之間的聯系既有象征意義,又有現實意義:它們共同的目標都是超越邊境。在大眾的認知與想象中,絲綢之路和互聯網都代表著繁榮與開放,發展與合作。

數字絲綢之路作為一個政治經濟項目,能夠讓我們在紛繁復雜,不斷變化而又危機四伏的世界裡開展交流與貿易。它為參與國帶來新的發展前景,例如企業與政府間的科技項目,互聯網活動的合作發展以及互聯網使用規則的相互協同。

但是,要想實現數字絲綢之路的遠大抱負,需要關注兩大挑戰。

第一個挑戰就是:讓人們能夠更方便快捷地聯網,改善絲綢之路沿線的網絡互聯。網絡互聯顯而易見是發展商業和文化關系的關鍵紐帶。在過去幾年裡,互聯網成為了全球傳播知識合作與倡議的象征,為全世界帶來發展機遇。網絡降低了成本,縮短了距離,建立了文化的橋梁,強化了發達國家之間的聯系,成為新興經濟體經濟發展的新助推器。但是不同國家之間聯網的便捷度仍有很大差異。舉例來說,在歐盟,78%的人口可以聯入網絡,而中國、哈薩克斯坦和伊朗的比例分別為49%、55%和39%。數字絲綢之路可以通過增加各個地域之間的網絡聯結來平衡地區和國家之間的聯網差異。

在很多國家,數字技術的擴張仍然是發展與增長的必要條件。我們要設定具體可量化的目標。例如,增加各個國家的網民比例,發展有線網絡提供互聯網接入。這樣,北歐網絡高度發達的國家和亞洲一些網絡發展落后的地區,這些地理相距甚遠的地域也可以通過寬帶高度聯結在一起。

對於蓬勃發展的亞洲企業來說,互聯網是提高生產力,加速全球化的利器。對於西方企業,遠東和中亞經濟體的數字化進程強有力地推動了增長。北歐的企業對擴展海外業務,走出歐洲大陸有著濃厚興趣。歐洲互聯網聯結方便快捷,92%的芬蘭、挪威和荷蘭家庭已聯網,數字基礎設施持續增長,寬帶滲透率不斷提高。因此,在絲綢之路的推動下,歐洲互聯網設備供應商(ADSL、光纖、WiFi、3G、 4G等)能夠在新興市場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對歐洲來說,數字絲綢之路為打破網絡壁壘,發展互通性提供了廣泛的機遇。容克領導下的歐盟委員會已經宣布了歐盟內部的數字技術發展目標,例如發展大數據和雲計算。歐盟委員會希望明年建立一個更綜合、更先進的數字單一市場,每年能夠產生4650億美元的財富,並提供就業。歐盟委員會計劃投入3500億美元,主要投資於與絲綢之路項目相關的數字市場。

數字絲綢之路的核心涉及許多有待討論的課題:不僅是互通性,還包括透明度,知識產權和保密性。為什麼不把歐洲數字單一市場和數字絲綢之路結合起來,向共同的目標邁進呢?有很多創新舉措能夠促進金融和經濟的發展與穩定,尤其是在信用評級和投資領域。如今,許多重要的項目都旨在保障絲綢之路沿線的企業與國家能夠獲得安全、有效的數據,促進跨境投資,幫助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行低成本融資。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就是中國諸多具有創新精神而又敢想敢為的信用評級機構之一。

當然,對法國而言,我堅信這將是增長的重要支柱。

從信息分享的角度來看,法國能夠從亞洲的數字技術擴張中受益,尤其是在廣告服務和娛樂業那些增長迅速的企業(如Criteo、Dezzer等企業)。

我相信法國的科技能夠極大地促進歐亞市場的連接。許多領域都會隨著數字市場的發展應運而生,如醫療數據管理、物聯網和汽車產業。為了在絲綢之路上發展互聯,我們需要建立強大的合作伙伴關系,促進共同投資。我們需要多管齊下來發展中國和歐洲的數字經濟。我們需要用同一個聲音說話,建立數字標准化。我們也需要創建經濟基礎,分享知識技術以支撐數字項目。可以在絲綢之路沿線建立貸款和風投基金,為企業和商業孵化器提供經濟支持。此項基金可以快速強化合作伙伴關系,促成國際合作項目實現。

第二大挑戰是將互聯網作為一個公共資源加以管理,確保每個國家獨立自主,並且促進數字市場和政策合作。要解決此問題,我們必須要創建一個互聯網管理的替代模型,在此模型中,互聯網不僅是公共資源,更是一個有潛在危機,有可能分崩離析的全球公共資源。作為公共資源,互聯網具有非排他性,因為當一個人使用互聯網時,另一個人可以同時使用。但是非排他性作為公共資源的第二大特點並不總是成立。由於互聯網市場運營商及各國實際使用規則等原因,互聯網僅局限於付費消費者或者授權用戶使用。數字絲綢之路通過搭建歐亞技術和規則的橋梁,促進網絡開放,加強跨境管理,讓互聯網真正成為公共資源。

記者:您認為中國如何通過“數字絲路”建設,實現與其他國家在網絡空間領域的優勢互補?如何借此推動建立國際數字新秩序,使之更好符合多極世界、全球治理需要?

德維爾潘:互聯網提供合作與交流的手段,是國家和人民之間增進理解的重要渠道。它以開放、包容的精神促進多樣性,提供了各領域相互交流的空間:地區和全球貿易、內容分享、研究與科技領域的個人與公共創新。但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現實。當前,網絡空間存在對抗的風險。數字對抗風險與壟斷風險密切相關。互聯網誕生於美國,自此之后,一直被嚴格監管,網絡治理與技術革新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基於上述原因,互聯網這一廣闊的交流平台也可能成為爆發沖突的空間,涉及網絡安全、商業和工業竊密、非法交易等領域。

因此,我認為必須要建立互聯網全球治理機制。

所有對新絲綢之路,尤其是數字絲綢之路,感興趣的國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逐步協調對接互聯網使用的各相關規定。

網絡空間面臨不少風險。由於地區沖突和極端伊斯蘭主義的興起,世界不穩定、不安全的因素上升,互聯網已經成為沖突和戰爭的新空間。例如,在歐洲,以網絡攻擊和網上招募“聖戰分子”為形式的網絡恐怖主義日益猖獗。應對這一虛擬戰爭,需要調整行動手段 ,加強國際信息合作。數字絲綢之路就是其中一條應對之策。

但是,我們首先必須承認,數字領域存在技術和治理不平衡。目前,我們需要在現有三種觀點之間,選擇網絡治理和監管模式。

第一種觀點認為,網絡空間在集中的市場內被私營企業控制。關於數字行業,我們必須認識到一個簡單事實:今天的互聯網市場被主要集中在硅谷的美國企業主導。在搜索引擎、社交網絡、計算機技術和電子商務平台等諸多領域,市場依然被幾家大公司所壟斷。這些企業都是本行業的領軍者,如谷歌、蘋果、臉書、亞馬遜,以及微軟、推特等公司。為了打破壟斷,減少對美國企業的依賴,中國等許多國家已經開始研發自己的數字工具,發展數字產業。搜索引擎百度、社交網絡微信、設備制造商華為、小米和聯想等中國高科技公司的國內外成功業績,都是中國數字產業蓬勃發展的具體例証。

第二種觀點認為,網絡治理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以社群為基礎。市場或法律監管的只是區域或當地互聯網使用群體,而不是網絡空間。這種觀點認為,互聯網是人們相互分享數字信息和提供網絡服務的公共空間。這種形式的網絡治理需要考慮當地、區域和國際互聯網普及情況。但是,這種治理似乎很難在互聯網這一自發和演進的環境中實現。

第三種觀點認為,網絡空間可以通過類似聯合國系統下的外交與合作手段實現全球治理。這包括確定獨立和主權條件,也包括設定數字對話的條件。我們應該在這一模式上展開合作。

為開啟這一治理模式,我認為新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可以在信息技術領域加強合作。通過加強網絡政策協調,數字絲綢之路將提供一個平台,不僅討論網絡等常規議題,還應促進公眾對話、政治合作和經濟交流。

因此,我認為對話與包容將促進國際網絡治理。

我認為數字絲綢之路可以成為聯系東西方大國的重要紐帶,如法國、德國、俄羅斯和中國,共同制定戰略,促進互聯互通,制定未來網絡標准,通過公私領域投資開辟新的數字市場。還可以成立數字絲綢之路管理局,支持互聯網領域的跨境操作。各利益相關方的國家代表可在管理局內推動數字工程實施。管理局也可以制定聯合數字戰略,組織政府、高校和企業間合作。管理局還可以制定內部標准。

我們正處在現實與未來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西方壟斷市場,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多邊合作體系,提供數字發展的工具。我認為必須要建立合作框架。

我們必須要避免一個風險。在美國的霸權面前,我們必須要避免沖突和數字對立。不可否認,互聯網治理和監管存在不平衡,而且被美國技術和機構主導。例如,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是美國加州的一家組織,負責全球互聯網域名系統運營和IP地址分配。但是美國對互聯網的治理正日益受到新興國家,尤其俄羅斯與中國的挑戰。其他的治理體系也因此建立。

這一努力難道不應發展成為國際框架,兼顧各國利益嗎?

我認為數字大國確有必要加強對話。習近平主席9月22日在西雅圖與美國互聯網企業領袖見面,正是和解包容的開端。歐洲也必須要加入這一討論。

奧巴馬總統宣布將改革ICANN,使其脫離美國政府,加強獨立性。我們現在正朝著結束半壟斷局面的方向邁進。鑒於互聯網已成為全球體系和全球市場,中國、歐洲以及其他地區必須要在多邊基礎之上,建立更具合作性的組織。

因此,就互聯網未來發展而言,每個國家並不局限於兩種極端選擇:技術上依賴美國的領導,或不同網絡體系分歧日漸擴大。 我認為還有第三種選擇,第三種數字方式。東西方可以在新絲綢之路下合作,發展共同的互聯網,開展技術和資源的聯合項目,共同創新。這裡所說的“數字絲綢之路”就是第三種方式的具體實踐。

記者:據您了解,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對“一帶一路”戰略倡議和“數字絲路”建議,有何看法?都有哪些觀點?

德維爾潘:我在亞洲、中亞和中東訪問期間,與各界人士探討了政治、文化和經濟問題。每次提到新絲綢之路,我都注意到人們對這一雄心勃勃的倡議的興趣和熱情。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急需動力,這一新絲綢之路倡議涉及資金數量龐大,利益相關方眾多,樹立了積極的形象。

首先,毋庸置疑,這一倡議造福亞洲各國。各國都認識到將從該倡議框架下的基礎設施項目中獲益。很明顯,這一倡議將推動區域一體化,促進社會穩定,加強亞洲內部經濟聯系。因此,參與這項中國倡議,將為亞洲各國提供增長動力,鞏固發展基礎。

但是,亞洲各國的經濟結構存在地區差異,我們必須要區別三類合作伙伴:中國的傳統伙伴東盟各成員國、中亞國家和中東各國。每一類國家都有自己的願景和利益。如第一類國家中的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這一新絲綢之路倡議將推動其與中國現有的強有力經濟聯系﹔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第二類國家將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發展,開拓新市場﹔伊朗、土耳其等第三類國家需要加強互聯互通,這一倡議則將助其實現穩定、促進合作,擺脫目前的沖突局面。因此,這一新絲綢之路倡議將通過貿易與基礎設施建設,有力促進對話、和平與繁榮。

第二,西方發達國家,如歐盟國家領導人,認為這一新絲綢之路倡議將創造機遇,推動與亞洲在能源、住房、公共事業、通信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經驗交流與合作。這一新絲綢之路,尤其是數字絲綢之路,將為歐洲提供巨大的市場。人們對經濟增長的期待很高。“一帶一路”也將促進跨境投資,對歐洲企業有利。在絲綢之路沿線,城市將擴張、建設,創造更多的基礎設施、交通、房地產和公共事業需求。在這些領域,歐洲國家可以獲得國際市場份額。海上和陸上交通網絡建設也將促進東部國家旅游業發展,增進文化交流。

表現積極的不只是沿線國家。一些新興國家雖沒有直接參與這一倡議,但依然態度積極。巴西和南非與中國一道,經常被視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驅動力。這些國家能夠通過這一新倡議,獲得資金和技術支持。它們所在大陸也面臨互聯互通、交通等類似挑戰。它們可以借鑒“一帶一路”的經驗,制定本地區發展戰略和願景。這些域外國家既然對“一帶一路”感興趣,也同樣可以參與數字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倡議不僅符合全球公共利益,也符合各國利益。地中海沿岸的歐洲和北非國家,乃至整個非洲大陸都應積極參與新絲綢之路倡議。

總的來看,人們對“一帶一路”的前景充滿信心和希望,將其不僅視為區域發展機遇,更是重振世界增長、加強復蘇動力的宏偉戰略。 

(記者 彭琳)

(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