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民族復興離不開思想文化復興

朱善璐:大力培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者創造者

2015年11月26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思想文化上的覺醒﹔一個民族的振興,最終取決於思想文化的振興。當今中國和世界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轉型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都會以不同方式反映到文化發展中來。對文化資源和話語權的爭奪已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內容,文化軟實力越來越顯示出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要性。

  中國共產黨是有著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馬克思主義政黨。90多年來,我們黨總是以思想文化上的覺醒、覺悟和堅定信念來探索歷史規律、把握前進方向、凝聚奮斗力量、推動事業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當代中國,推動文化發展繁榮,大力培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者、創造者,應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鑄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靈魂。“老祖宗”不能丟,這是歷史的結論,更是現實的需要。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指導思想,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靈魂。在新的歷史時期,能否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質和正確方向。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在紛繁復雜的文化思潮中辨識主流與支流、區分先進與落后、劃清積極與消極﹔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批判和抵制各種錯誤思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科學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筑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現代文化的母體,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立足新實踐、順應時代潮流,按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要求,對傳統文化進行科學梳理、辯証分析,深入挖掘和提煉有益的思想價值,努力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不斷發揚光大,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充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內涵。當今世界,一方面,文化多樣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另一方面,不同文明聯系日益密切,交流交融、互學互鑒成為先進文化建設的必經之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隻有兼容並包各種文化之所長,才能更好地促進本國文化發展。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華文化對外來文化具有很強的吸納和整合能力。今天,我們更應以開闊視野、博大胸懷對待外來文化,積極參與世界文化對話與交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有分析、有比較、有鑒別、有取舍地大膽吸收借鑒一切有利於我國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和優秀成果。以中國現實問題和現實需要為導向,推動外來文化在轉化再造中實現本土化,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新的文化果實,為世界文化發展作出新貢獻。

  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者、創造者。確立對待人生和社會的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走好人生道路必須扣好的第一粒“扣子”。這正是大學教育的要義。大學應堅持用先進文化引導青年學生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增強將個人夢想融入偉大中國夢、勇於奮斗圓夢的信心。堅持能力為重,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努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作者為教育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26日 07 版)

(責編:萬鵬、朱書緣)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