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學苑論衡)

用學術書寫時代進步的華章

——為《中國社會科學》創刊35周年而作

高 翔

2015年11月09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35年前,也就是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創刊了。這個誕生、成長於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幸運兒,從一開始就承載著獨特的使命,凝聚著眾多的期望。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的胡喬木同志對這份刊物飽含深情,傾注了大量心血。他確定了《中國社會科學》的辦刊方向和編輯方針,強調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國內外社會歷史和學術思想,增進國際學術交流,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服務”﹔明確要求《中國社會科學》發表的論文質量要在全國是第一流的,能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以至我們國家的社會科學水平,能夠帶動全國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

  斗轉星移35年,《中國社會科學》始終不忘創刊者的囑咐和重托,始終牢記自己的責任,努力走在時代和學術進步的前沿。從1980年至今,《中國社會科學》刊發了3800余篇文章。這些在不同時期刊發的文章,無不鮮活而深刻地體現了當代中國學人的精神追求以及對時代問題的思考與回應。可以說,《中國社會科學》是新時期中國學術道路的一個縮影。“風雲雄氣象,筆墨辟鴻蒙。”回望過去,《中國社會科學》一路走來,不乏輝煌與榮光,也經歷過曲折和迷茫。反思、總結其中的經驗與教訓,對我們更好地把握中國學術的未來不無裨益。

  馬克思主義是當代中國學術的旗幟和靈魂

  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術萌生於上世紀五四運動前后,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社會史大論戰中逐漸成為進步學術的主流。新中國成立后,人文社會科學界形成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學術話語體系,這是新時期中國學術前進的基礎和出發點。

  《中國社會科學》自誕生起就處在劇烈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之中,面臨著各種思潮的相互激蕩和競爭。它一方面積極倡導學者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大膽創新,為時代的進步鼓與呼﹔一方面毫不含糊地宣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必然選擇,是中國學術的必由之路。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學術就從根本上堅持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掌握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學術就從根本上掌握了自己的未來。馬克思主義不是束縛學術創新的教條﹔相反,它從未離開人類文明發展的大道,從不保守,從不固步自封,是最沒有狹隘宗派主義的思想體系,具有最寬闊的胸懷和包容能力,善於通過批判的方法吸收和借鑒全人類的一切思想精華,使自己得到豐富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品格,要求學者站在社會進步的最前沿,在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中,不斷開辟新的思想境界、學術境界。這是當代中國學人的使命,也是中國知識界應有的精神追求。正是從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出發,《中國社會科學》組織、刊發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響的文章,體現出《中國社會科學》和中國學人的理論擔當與學術勇氣。

  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學術的根本宗旨

  對億萬蒼生的關切,對人類命運的關注,始終是學術文明得以展開、得以延續、得以發展的前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鑄就了一代代中國學人的崇高品格和凜然風骨。當代中國學術必須繼承和弘揚這一經世傳統,矢志不渝地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進步提供思想和智慧的支持。

  服務現實與學術研究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學術的生命力,從來都來自於對重大現實問題的深切追問,來自於對人類前途命運的終極關懷。學術不斷地從現實中汲取創新的素材和靈感,而人類生活的現實也在學術的不斷進步中獲得提升和改善。30多年來,中國最具創新價值的學術成果,最有可能成為“傳世之作”的學術文獻,無一不飽含著深沉的家國情懷,無一不清晰而直接地回答時代的課題。正是從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關注和思考中,從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中,我們的學者獲得了思想創新的動力和源泉。以《中國社會科學》所刊發文章為例,圍繞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與推進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的文章,與時代的脈搏共振,與人民的呼聲相應,具有鮮明的理論和學術創新價值。

  毋庸諱言,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中國學人在堅持獨立思考和服務現實方面還存在需要改進的空間。但這不應該成為遠離現實、逃避使命與擔當的理由。中國學人的雙腳必須牢牢站立在實踐的熱土上。否則,“躲進小樓成一統”,“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無論多麼勞神費力,最終形成的隻能是精致的“紙老虎”。歷史反復証明,學術要發展,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投身到時代進步的洪流中,去推波助瀾,去激流揚帆,而不是冷眼旁觀,更不能逆流而動。

  形成中國特色學術話語體系是當代中國學術的堅定追求

  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作為人類文明高層次組成部分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體系,更是如此。當今時代,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交通工具的發達,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聯系日漸緊密,文化在交融、知識在匯通,學術的全球化似乎正成為一場宏大的“盛宴”。然而,表象不等於本質,時尚不等於方向,真正成熟的學者不應該在喧囂和狂歡中迷失自我。我們需要對學術的全球化作冷思考。

  毫無疑問,當今時代,在學術上搞閉關鎖國既無出路,也不可能。學術要發展,必須具有全球視野,必須善於借鑒、學習其他國家,包括國際主流學術中的合理成分。但也要看到,學術交流應該是平等的、雙向的,放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民族性,用西方的學術理念改造我們的學術文化,隻能是死路一條。事實上,在如何正確處理中外學術關系上,我們既有成功的經驗,也不乏痛苦的教訓。一個時期以來,一些學科過於強調西方學術的先進性和普適性,盲目迷信和崇拜西方學術與理論,妨礙了我們的獨立思考和理論創新。面對中外學術思潮的洶涌激蕩,我們誠然需要有寬廣的視野、博大的胸懷和謙遜的姿態,但前提是堅守我們的學術價值、學術立場與學術原則,堅持獨立思考、獨抒己見,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中國學人不能一味當洋人的學生,不能放棄民族學術的尊嚴與自信。中國學術必須說中國話,必須形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中國學派。這是《中國社會科學》矢志不移的學術追求。

  堅守科學精神是當代中國學術的基本原則

  敬畏學術,以審慎的態度對待學術,是中國知識界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清代學者錢大昕說,“學問乃千秋之事”,“通儒之學,必自實事求是始”。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發展史上,真正的名家巨匠從來都是嚴謹治學的典范。然而,近些年學術氛圍、學術風氣出現種種弊端,自尊自重之風漸衰,庸俗媚俗之習蔓延﹔求實嚴謹之風不興,輕浮貪功之氣彌盛﹔抄襲剽竊時發,低層次重復成果甚多。與此同時,批評之聲漸微,堅持真理的品格不彰。所謂的學術評論,往往諛詞充斥,媚語多有﹔所謂的學術批評,往往避重就輕,避實擊虛。這一現狀,不但對包括《中國社會科學》在內的學術期刊的編輯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而且影響著當代中國學術的形象。中國學術要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好、更遠,就必須杜絕浮華,返璞歸真﹔堅守科學精神,堅守職業道德,堅守學術規矩﹔堅持做人、做事、做學問相統一,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扎扎實實做學問﹔將科學研究作為千秋之事,敬之慎之,不為虛名所惑,不為近利所誘,腳踏實地,厚積薄發,使研究成果真正經得起實踐的檢驗、經得起人民的評說、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從而使我們的學術界有品位、有尊嚴,風清氣正,一歸於淳朴正直之道。

  “禮樂百年而后興”。35年,在人類歷史上不過是短暫的一瞬。然而,這35年,中國創造了人類發展進步的歷史奇跡。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受益於這個時代,也成為時代前進的助推者、歡呼者。《中國社會科學》表征著我們這個時代知識的升華,反映著當代學人思想的追求,見証著社會的變遷與發展。在未來的歲月裡,《中國社會科學》將在追求真理的途中,與探索者一路同行,並留下濃墨重彩的華章。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黨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總編輯)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09日 16 版)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