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8%增長的潛力
經濟增長的內涵是什麼?是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靠的是什麼?就是平均的勞動生產率水平要不斷提高。平均勞動生產率水平為什麼可以不斷提高?靠的是技術不斷創新,提高產品生產的效率和質量,以及產業升級,不斷出現一些附加價值比現在的產業附加價值更高的產業,把勞動力、土地、資本等從現有的產業往附加價值更高的新產業轉移,這樣勞動生產率的水平就會不斷提高,經濟就可以不斷增長。
這個道理不管對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是一樣的,發達國家要維持長期的收入增長也同樣是勞動生產率水平不斷提高,技術需要不斷創新、產業需要不斷升級,但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相比有一點不同,發達國家的技術跟產業都是在世界最前沿的,它的技術創新必須是自己發明的技術,它的產業升級也必須自己發明新的產業。發展中國家同樣需要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但是,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是在世界技術和產業前沿內部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可以有很多消化吸收借鑒模仿的空間,利用這個可能,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成本和風險也就小了。發展中國家如果懂得利用這個與發達國家的技術產業差距,發揮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上面的便利也就是所謂的后發優勢,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可以高於發達國家好幾倍。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取得36年平均每年9.7%的增長,雖然,很少有我們自己發明的技術和產品,但我國的增長的速度可以將近是美國的4倍,靠的就是這個后發優勢。
問題是后發優勢已經用了36年,還有多少?這是我們對於未來的一個很重要的判斷。看后發優勢的潛力不是看過去快速增長已經有幾年,而是現在平均的技術和產業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有多大,怎樣判斷我們現在的平均技術和產業的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最好的指標是看人均GDP的差距,平均GDP代表平均勞動生產率的水平,而平均勞動生產率就代表了平均的技術和平均產業的附加價值水平。最新的可以用來做比較的數據是2008年,按照購買力平價,中國人均GDP是美國的21%,這相當於日本在1951年,新加坡在1967年,中國台灣在1975年,韓國在1977年,跟美國的差距水平。日本從1951年用跟美國技術產業差距的后發優勢,維持了20年平均每年9.2%的增長﹔新加坡從1967年開始用了20年,平均每年8.6%的增長﹔中國台灣從1975年開始,利用后續優勢20年平均每年8.3%的增長﹔韓國從1970年維持了20年平均每年7.6%的增長。這些東亞經濟體的發展軌跡和我國從改革開放以后維持36年平均每年9.7%的增長軌跡是一樣的,如果在同樣與發達國家產業、技術差距的后發優勢水平,它們可以實現20年8%到9%的經濟增長,表明從后發優勢的角度來看,我國從2008年開始還有20年平均每年8%的增長潛力。
我國在新常態下有條件保持7%的增長
我國2012年以后增速節節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發達國家尚未從2008年國際金融經濟危機中完全復蘇,需求增長乏力,導致我國出口需求增長緩慢。從1979年到2013年,我國平均每年出口增長率是16.8%,2014年的出口增長率僅為6.1%,今年一季度的出口增長率低至4.7%,減少十幾個百分點。其次,2008年為應對國際金融經濟危機採取的積極財政支持的投資項目大多已經完工,在沒有新增項目的情況下,投資增長率也必然跟著下降,出口和投資增長率的下滑是導致我國經濟下行的主要因素。不僅我國是如此,其他發展中國家也面臨同樣的情形。
未來美歐發達國家有可能出現和日本同樣的長期增長疲軟,出口拉動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從我國與發達國家的發展差距來看,還處於具有8%增長潛力的大有作為機遇期,靠內部需求的啟動,包括投資和消費,實現7%左右的增長是完全有可能的。
產業升級的投資空間很大。現在很多人認為我們的產業過剩產能很多,很難再依靠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了。實際上,我國尚處於中等發展階段,即使現有的產業有產能過剩,或者有些產業比較優勢不在了會被淘汰,但中長期來看我們還有很多產業升級的空間。也就是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裡面所講的,現在大部分是中低端的產業,可以向中高端的產業升級。要升級就要投資,這裡面會有很多的機會。
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還很多。這麼多年我國固然做了很多基礎設施建設,但城市內部的基礎設施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改善或者彌補這些不足,就需要投資,這方面可投資的地方還很多。
改善環境還需要大量的投資。環境要改善大家都同意,但要把所有的工廠都關掉,回到1979年的生活,則是不能接受的。我們隻能選擇在發展和生產當中解決環境問題,投資新的節能減排設備、採用新的生產方式等等。
城鎮化的發展也需要投資。現在我國城鎮人口約佔總人口的54%,發達國家城市人口佔80%-85%,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城鎮化將不斷推進,隨之需要大量的住房、基礎設施投資和公共服務投入。
從2008年到現在六年多了,因為很難找到好的投資機會,發達國家至今走不出經濟下行與衰退。首先,發達國家的產業已經是世界前沿的了,下一個增長點是什麼很難知道,有的話也隻有一兩個﹔其次,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普遍完善,頂多是把老舊的基礎設施稍微改善一下﹔此外,發達國家的環境也相對較好,城市化也已經完成。所以,在判斷中國的發展前景時,不能簡單拿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方法作為參考。我們有自己的優勢,應該發揮出來。
我國有必要保持7%的增長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就業。如果我們不能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就業就可能成問題。2014年的就業是相當好的,新增了1322萬的城鎮就業,超出了去年初預定的目標。但如果經濟增長放慢,低於6%,企業的盈利狀況就會很不好,很多企業對未來的預期發生變化,可能就關門了,有可能出現斷崖式的倒閉潮。而保持7%左右的增長速度,有利於企業的信心,把員工保留著,也就保住了就業。所以,要保持較好的就業率,就必須要有一個比較高的經濟增長預期。
其次是金融的穩定性。經濟增長放慢,企業的經營狀況就會變差。這種狀況下,壞賬會增加,影響到金融安全。
第三個原因,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兩個翻番的目標:國內生產總值要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城鄉居民收入也要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十年國內生產總值要翻一番,平均每年增長速度要7.2%,前幾年都增長得比7.2%高,從2015年到2020年的增長速度可以低一些,6.6%就可以了。
但我們還有一個目標,即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要翻一番。有沒有可能GDP增長6.6%,靠分配讓收入增長更快一點,實現翻一番的目標呢?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會出現一個問題:現在企業的盈利狀況已經很差了,如果經濟增長率是6.6%,收入分配往勞動者這邊傾斜(當然我們也希望勞動者的收入增加),會導致企業的盈利狀況更差,一些企業可能就要關門,進而加大金融風險,這又跟前面就業和金融穩定的目標相抵觸。所以,要完成十八大提出的目標,還是必須保持7%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既可以實現居民收入翻一番,也有利於就業、有利於金融穩定。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摘自《財經》2015年第19期)
來源:《紅旗文摘》雜志
相關專題 |
· 《紅旗文摘》 |